今年的畢業生太難了…

昨天在一個微信群裡,看到了一位家長詢問大家是否有合適的工作機會,可以幫忙介紹。
他家孩子 3 月份畢業至今沒有找到工作,人很焦慮。然後大家熱鬧地討論了起來。
一個一致的共識是:今年的畢業生找工作真難。很多畢業生現在都偏向於找安全穩定的國企了,以前一些普通 211 就能進的產研院,現在都本科清北起步。
而網際網路大廠和外企,雖然沒有以前招人待見,但也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幾乎都是 985/211,雙非連簡歷都過不了。
今年的高校畢業生大致有 1179 萬,比去年增加了 20 多萬人。
相比於 2000 年 100 萬的大學生,2024 年的高校畢業生已經翻了十多倍,來到了 1179 萬人,比去年還增加了 20 多萬人。
真就是,年年都是最難的畢業季。
不過其實不止應屆畢業生難,老員工們也很難,吃了一波時代的紅利後,也都要面臨中年失業的挑戰了。
上兩天在網上衝浪,就看到了一位 35 歲 IT 女從中大廠被裁後,輾轉去了外包的故事。
以下內容轉自(作者:喜聞樂見):
原文連結:https://zhuanlan.zhihu.com/p/701491271

35歲,IT女,帝都。2023年底被裁,失業馬上半年了,簡歷也出現了史無前例的gap期
剛被裁時頂著中大廠光環,並沒太多焦慮,內心更多的是平靜,甚至還有點盲目自信:老子專業對口、學歷本科、週歲不滿35、工作經驗豐富、12年待過3家公司且都是無縫銜接、已婚已育(當然這個不會寫到簡歷上),尋思這樣的簡歷hr很難再挑出毛病了。
boss、某聘、某勾三管齊下,小廠是看不上的,在招大廠、中廠一個不落全打了招呼,我發出去的訊息有回應的不足10%,眾所周知,有回應你才有向對方傳送簡歷的機會,hr和技術都認可簡歷的不足1%,換句話說,能約到面試等同於大海撈針。
中大廠看不上我,好吧,條件適當放寬,小廠也不是不可以,投了幾波小廠,呵呵噠,同樣的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這時候聽聞幾個前同事都在幹外包,boss上能主動撩我的90%也都是外包hr,當然那時候姿態還沒擺平,對外包還是略帶偏見的,覺得外包無異於前途毀滅,一日外包終身外包。
在面試機會不超過一隻手、0 offer的環境下,試著慢慢跟自己和解,給自己定個規則,最多堅挺到4月底,如果還沒拿到offer,就接受外包(說的好像人家多願意要我似的)。這時候對外包的認知還停留在:0門檻,只要外包公司簽了你,就給你隨便塞到一個公司、一個專案幹活,活幹完再塞另一個專案,週而復始,總之有活幹,當然也一直有工資拿,不會有年齡限制,只要願意你可以幹到老幹到死,只是外包身份會受到一丟丟歧視而已。反正大家不都是打工掙錢麼,不丟人,這樣一想外包似乎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然而,馬上到4月底,如我所“願”依然0 offer,試著開始接納外包。大環境下行,狼多肉少,儘管薪資低到下限,普遍比自研崗低30%甚至更多,外包崗也遠比你想象的競爭慘烈,現在的外包標準也水漲船高,各大外包公司也清一色推出了卡年齡、卡學歷、卡經驗的限制套餐。慶幸這些標準我還勉強滿足,簡歷能過hr關。尋思著簡歷過了hr簡單聊聊談談薪酬福利啥的不就該籤合同,然後分配專案了麼?並不,你需要先透過各專案所在公司初試、複試,全部通過後才有機會拿到offer,至於外包面試就有意思了,能把你僅有的一點自信慢慢磨平,逐漸拉低你的下限,讓你深陷自我懷疑的漩渦中無法自拔。我遇到的幾個奇葩外包面試案例:
A:某大型保險央企
唯一的一次現場面試,且此公司只接受線下面試,面試流程分為筆試+面試,筆試通過了才允許參加面試。當天氣溫接近35度,下午1點需要準時到1樓大廳,那裡會有外包(某通)駐場的hr來接人去面試。由於本人平時不喜歡遲到,所以提前了一小時到場,剛好1樓大廳有個星巴克,就進去歇會兒順便點杯拿鐵,好傢伙是真貴,選了最便宜的一款,還有新客的原因吧,最後30塊錢一杯,肉疼,平時也沒捨得喝過,失業後一直緊巴巴過日子,這次犒勞下自己,就不吃午飯了。
熬到1點,先是另一家知名外包公司的hr來1樓接人,一招呼,有5、6個參加面試的圍上去。緊接著過了5、6分鐘,某通hr下來招呼,算我在內大概有7個參加面試的,4個男生都揹著大書包,3個女生都挎著帆布袋,每個人臉上都似乎寫滿了無奈、疲憊。我們跟著hr上樓去參加筆試,筆試是機試,筆試前每個人都需要把手機鎖到門口櫃子裡,鑰匙自己拿著,要不是知名央企,我都懷疑自己進了緬北。機試2套題,2套題需要全部達到60分以上才允許進入面試環節。速度再慢2點之前也能做完兩套題了,其中1個女生沒過60分,其他我們幾個過了的就等著面試了。
某通hr通知我們面試時間是下午4點開始第一個人面試,我們做完題的時候不到2點,也就是說不管4點之前面試官有多閒,我們這群人都要乾等2小時以上~MD!閒聊過程中,聽某通hr說崗位本來要招2人,今天突然接到通知不需要那麼多人,現只招1人,也就是說今天來的透過筆試的10幾個人裡最多留一個人,而且有很大可能今天一個都不留,因為後續還有很多簡歷待面試,面試官也並不著急今天就定下。
到4點了,第1個人開始面試,每個人10-15分鐘左右的樣子,輪到我時,已經5點多,會議室裡6、7個面試官群面你一個人,主面試官全程無笑臉表情很兇眼睛直直瞪著你,像欠她250W。倒是沒問啥太刁鑽的,答的還可以,但體驗很不好~
競爭慘烈,本人能力一般,當然最後也沒過。
B:某大型交通央企
面試前外包hr把6個參加面試的人拉群裡,等開始面試的時候一個挨一個@你,線上進會議,只有你自己一個人開啟攝像頭和語音,其他20幾個面試官(對,你沒看錯,至少20幾個)攝像頭全部關掉,每個人面試5分鐘左右:自我介紹、面試官提一個問題、問最快入職時間。
這個面完都快1個月了,突然通知我等複試,說央企流程長,也真是醉了。然而到現在複試時間也沒給出,肯定也掛了。
C:某網際網路大廠
二面完了,外包hr通知我說他們又不缺人了
D:BAT 某大廠
女面試官,親和力挺強,素質也高,雙方聊的特別好,業務和技術都自我感覺答的很不錯,這也是我面試最滿意的一次,然而並沒有結果,這也是最打擊我的一次,有點像KPI面
現在已經被打擊的體無完膚了,變的極度自卑敏感多疑,感覺所有人都比我強。說到底還是自己不夠優秀,從小到大,一直資質平平,也沒有特別出眾的能力,沒有任何競爭力,35歲以後真不知道自己還能幹啥。有時候想想真挺可笑的,35歲工作嫌你老,60歲退休嫌你年輕,普通人中間的25年就活該自生自滅嗎?
最後實在不想待家裡內耗了,已入坑外包(安慰自己賺錢不丟人!),甲方是網際網路某知名血汗工廠,薪資比之前低35%,無年終。馬上入職1周,最奇葩的是還有1周的試崗期,明天試崗答辯,不知道能不能透過,不透過就要滾蛋了(自行腦補安陵容首次侍寢被退場景),愛咋咋吧
說說這幾天感受~
關於歧視:
工牌顏色沒有區分;電腦一視同仁;三餐跟正式工一樣免費;零食飲料水果下午茶都會有;表面上唯一的區分是點開某個人頭像能看到這人是正式or外包
關於工作強度:
入職當天早上培訓完就到中午了,leader帶你簡單介紹組內同事就跟大家一起吃午飯,中午12:00-14:00是午休時間
過了14:00零幾分就開始有人給你派需求了!太他媽扯淡了!我連他們內部的聊天軟體還沒整明白就告訴我這個需求已經提測了,你開始介入吧,然後把我拉到需求群,且跟其他人周知這個需求由我來測並@我,注意這個給我派活的我簡稱他為A。
A並不是我的直接上級,而是跟我平級的外包,我告訴他我先了解下需求,他毫不客氣地說這個需求已經拖了很久了,抓緊吧!我瞬間一萬個草泥馬在狂奔,但又礙於入職第一天不好撕破臉,就委婉的回了句:拖了這麼久不是我造成的哦~,然後表示我需要有個熟悉的過程會盡快介入,然後就開始各種文件滿天飛了,注意這個時候是下午2點多。
需求剛熟悉到一半,3點多突然又來一條訊息:這邊有倆小需求已經提測了,週四上線,應該不復雜你來跟吧。艹!!不復雜你還不自己消化了?我直接跟她回覆說自己還在跟另一個需求沒時間,時刻安慰自己新來的先夾著尾巴做人,要麼忍要麼滾。注意這第二個給我派活的是正式工B,她也不是我的上級。
終於熬到了快下班,突然又有條訊息發過來說以後我負責的方向是XX模組,現在有個大專案明天提測,你可以先熟悉下業務背景及文件,明天我們一起對下分工。第三個給我派活的這個是正式工C,她也不是我的上級。
後續的工作分工也是亂七八糟,任何人都可以毫不客氣的給你指派活,鼓吹的團隊氛圍我是沒看到,可能所謂的氛圍是留給正式員工之間的吧。
第一天就想run了,眼淚就在眼眶裡打轉,下班回家的地鐵上面無表情的站著發呆,思考自己為啥這麼挫,混成這樣,哦對了,團隊成員都特別年輕,30以內,我他麼像個SB一樣的存在。

寫在最後

上週有位朋友去瑞士旅遊,回來跟我說那邊的人過得多麼鬆弛,很嚮往那邊的愜意生活,當然如果消費水平跟國內一樣就爽了。
希望我們也能朝著鬆弛的方向發展吧,不被焦慮憂愁裹挾,每個人都能早點找到讓自己快樂愜意的前進道路。
·················EN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