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特朗普發動戰爭!

特朗普總說全球化傷害了美國的利益,是這樣的嗎?
如果從區域性來說,那麼全球化確實傷害了美國很多產業的利益。但是,在全球化的過程中沒有幾個國家的所有產業都是受益的。就拿中國來說,世界普遍認為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國受益是最大的,這是事實,但是中國就沒有受損的產業嗎?
在特朗普對世界發動貿易戰的過程中,中國股市裡哪個行業非但沒有跌,反而大漲了?
農業板塊!
很顯然,在全球化的過程中,中國也有受損的行業,難道我們僅僅因為農業受損就要放棄全球化嗎?
這個世界上就沒有隻有好處沒有壞處的事情,你想要得到一些東西,你就要失去一些東西。你想要獲得好的成績,就要懸樑刺股;你想要身體康健,就要堅持鍛鍊;你想要事業成功,就要犧牲家庭陪伴;你想要成長,就要直面挫折……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美國的傳統制造業的利益確實受到了傷害,但是也有很多行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和攫取了極其驚人的利益。比如以美元霸權為代表的華爾街、以科技霸權為代表的矽谷和以文化霸權為代表的好萊塢。
中國的農業受損了,我們為什麼沒有放棄全球化?
答案不難理解:雖然中國的農業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受損了,但是中國的整體利益是增加的。
美國的整體利益在全球化過程中受損了嗎?
我們來看看《世界銀行》公佈的資料:以德國、日本、俄羅斯和英國為代表的傳統工業強國,在近30年裡的GDP並沒有增加多少。
事實上,在全球化的過程中,只有中美兩個國家是受益最大的。
從世界銀行公佈的GDP走勢圖來看,中國、美國的走勢是和德國、日本、俄羅斯、英國等其它傳統工業強國是完全不一樣的,中美的GDP走勢整體上處於上升通道。
既然美國的整體利益並沒有受損,為何美國還要把“鍋”甩給中國、甩給世界,甩給全球化?
其實,答案一點都不難理解,只有一句話:美國的財富分配出現了嚴重的問題。
在全球化的過程中,華爾街、矽谷、好萊塢和軍工複合體賺的盆滿缽滿,但是它們卻沒有把獲得的利益分配給其它人,導致其它人的生活狀況是變差的,大量中產階級返貧。
根據皮尤研究中心的資料,美國中產階級(按家庭收入定義)比例從1971年的61%下降到2023年的51%。同時,低收入和高收入人群比例都有所上升,其中高收入人群佔比由1971年的11%增加到19%。
也就是說,美國的整體利益是增加了,但是高收入的人群也增加了,低收入的人群也增加了,而代表社會中堅力量的中產階級數量是下降的。
說白了,就是一句話:美國的社會財富不斷地在向少部分人匯聚。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這個世界上,無論是國家內部,還是國際上,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戰爭?
翻開歷史,我們就會發現,絕大多數的戰爭都引向一點,那就是——社會財富在不斷的向少數人匯聚,最終讓大部分人難以生存下去了,於是那些處於底層的人不得不揭竿而起,發動各種革命。
當財富不斷的“單向匯聚”以後,就不得不面臨一個問題:富人擁有大量的財富,但是消費能力卻是有限的;窮人沒有財富,想消費卻沒有能力。
通俗易懂的例子:我是大地主,擁有大量的土地,每年生產了很多糧食,但是窮人卻沒有錢購買我的糧食。最終導致的結果就是,我有大量的糧食吃不完,放在糧倉裡餵飽了倉鼠、逐漸的腐爛,但是社會上卻“路有凍死骨”。
這種現象在工業社會就體現為:產能嚴重過剩——資本家生產了大量的汽車,老百姓卻買不起;開發商建了大量的房子,老百姓買不起……
如何解決這種問題?
在古代,這種問題幾乎是無解的,只有爆發革命這一條路:只有消滅那些擁有巨量財富的“金字塔頂層”,分了他們的土地和銀子——分了他們的土地,大家就都有地了;分了他們的銀子,大家就都有錢了……整個社會又能再次正常運轉了。
但是,這始終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因為不久以後,社會財富依舊會向少部分人匯聚,然後大量的人又活不下去了,只能再次發動革命……整個社會就這樣週而復始,朝代不斷的更迭。
進入現代社會以後,“財富單向匯聚”的問題也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但卻比古代多了一些手段。
有哪些手段呢?
首先就是技術創新。財富都聚集到少數人手中,他們的消費能力有限,那麼我就透過技術創新讓他們不斷的把財富拿出來消費,這樣大家就都有活幹,有飯吃了。當你有了腳踏車後,你就會想要有一輛汽車;當你有了一輛汽車以後,你就想要一輛跑車;當你有了跑車以後,你就想要一架飛機……你永遠存不下來錢,大家也就都有工作做了。
在現代科學誕生之前,人類科技發展速度是比較慢的,技術的進步遠遠的落後於“財富單向匯聚”的速度,所以戰爭間隔就非常短。
其次就是加強國際貿。由於技術的進步,交通運輸能力得到了極大的加強,尤其是火車、飛機和巨型油輪的出現,讓各國之間的貿易量有了指數級的增長——在古代,你有糧食但缺礦,他有礦卻少糧食,彼此之間很難進行大規模的貿易;在現代,雙方則形成了有效的互補。
第三就是加強政府經濟調控的能力。進入現代社會以後,創新了貨幣體系,取消了金本位和銀本位制(不用金銀作為貨幣了),建立了現代信用貨幣體系(紙幣),這就讓政府有了更加強大的經濟調控能力。比如,底層人沒錢了,我就印錢給你,你就能活下去了——在古代以金銀為貨幣,政府是無法“印”金銀的,調控經濟的能力也就弱了很多。
由於科技的進步,交通運輸能力得到了加強,以及現代信用貨幣體系的出現,讓整個世界變得相對和諧,沒有那麼多的戰爭和動亂了,但是這並非沒有任何問題的。
首先就是技術是有瓶頸的。技術是不可能無限發展的,或者說技術發展是有瓶頸的,當技術發展遇到瓶頸以後,財富的單向彙集就會再次凸顯出來——你連飛機都有了,再賺到錢就沒有消費的地方了,別人也就賺不到你的錢了。
其次,國際貿易開始複雜化。你有糧,我有礦,我們之間相互貿易,彼此都受益了。但是,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各種商品的種類不斷增加,很多商品大家都有了一定的生產能力,只不過生產成本不同而已——我的生產成本比你低,我就想搞垮你,自己獨自佔領整個市場。於是,出口就開始出現問題。由於你向我大量出口導致我的國家大量老百姓失業,政府為了維護自身的統治就必須要阻止你的商品進入;另外,由於國際貿易關係異常緊密,這就容易把自身命運繫結在別人身上。比如,另一個國家出現經濟危機或戰爭動亂了,你的出口就會跟著出現問題。
第三,信用貨幣不是萬能的。當財富大量向頂層人彙集、底層人沒錢的時候,政府是可以用印錢的方式給窮人發錢的,但是發的錢多了,就會產生嚴重的通脹——想想疫情期間,美國政府給老百姓印了大量的錢後發生了什麼?另外,政府有了印錢這個超級權力後,就很容易“躺平”,出現問題就想要用印錢的辦法解決,最終導致貨幣信用盡失,經濟崩潰。
現在我們再看看美國遇到的情況,是不是與之類似:技術遇到瓶頸,財富大量匯聚到頂層的手中,他們的消費慾望和能力正在急劇的變差,而底層人則生活艱難;國際貿易出現問題,逆全球化的趨勢正在不斷加強;政府肆無忌憚的印錢,美元的信用大幅下降……
不是我說的難聽,如果沒有核武器的出現,世界級的大戰恐怕早就發生了——遇到這種情況,想要國內不爆發革命,對外發動戰爭似乎成了唯一的選擇。
由於核武器的出現,世界大國之間出現了一種微妙的平衡,讓大國之間不敢輕啟戰端——戰爭的目的是為了轉移矛盾和獲得利益,而不是自我毀滅。
由於核武器的出現,大國之間爆發戰爭的可能被大幅度降低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一些大國不會對一些小國發動戰爭。
3月30日,特朗普在接受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電話採訪時說道:“如果他們(伊朗)不達成協議,那麼就會有轟炸,而且轟炸規模之大將是他們從未見過的。”
現在的伊朗也處於高度緊張之中,整個國家都在備戰。
在接受採訪時,伊朗外長阿拉格齊對媒體透露,現在的伊朗正處於百分之百戰備狀態。
雖然特朗普一直鼓吹自己是唯一一個在任期內沒有發動過戰爭的美國總統,他也一直心心念著“諾貝爾和平獎”,但是你別忘記了,他是美國總統,當他無法解決國內問題的時候,只有戰爭這條路可選的時候,他就有可能會鋌而走險。
軍工複合體和石油利益集團是特朗普的大金主,對伊朗發動戰爭既能為金主牟利,又能轉移國內矛盾和緩解經濟問題——戰爭爆發,中東石油運輸中斷,油價上漲,美國大規模開發油氣,促進就業;戰爭爆發,世界經濟動盪,大量資本就會到遠離戰爭地的美國避險,美元迴流,股市、債市、匯市就會再次繁榮……
所以,我們一定要警惕特朗普,這個瘋子什麼事都能做得出來的。
美國霸權不倒,戰爭的陰霾就始終無法散去。
—–如果您想看到更多的文章,請點選下面的公眾號名片,關注即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