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網上對這次董女士事件有不少誤解,包括很多德高望重的醫生,這裡提幾個常見說法。

1,有人說“協和4+4入學前的醫預學科要求、MCAT 入學考試都沒有”。
事實是協和要求申請者必須上完一些預修課程,包括生物、化學、物理、數學、英語、邏輯/寫作課程。

一開始我也以為協和4+4缺少MCAT統考這樣一個硬標準,後來發現協和其實有一個類似的筆試。美國MCAT考試共230道題,協和考試120道題,算一個迷你版MCAT吧。

這些資訊、以及協和4+4還有其他哪些要求,可以搜一下“北京協和醫學院4+4集結計劃”,裡面寫得很詳細。

2,很多人傳說董女士的規培期“被縮短至一年”,包括“南方日報”等媒體也這麼說。
我看了一下,沒有可信來源,這個”規培偷工減料成一年”的說法是謠言的可能性很大。
有朋友解釋了規培的事兒。“董入職的是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這個是一家專科醫院,病種不全,他們需要去中日友好醫院規培一年完善病種,再回腫瘤醫院繼續規培。”
據第一財經記者調查,董小姐現職為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泌尿外科住院醫師(規培階段)。

3,有人說“董甚至連高考都沒參加,更讓國內高考、考碩、考博苦戰三觀的醫學生們意難平”。
這個可以理解。

4,很多人不理解協和4+4出來拿什麼學位。
4+4和美國醫學院一樣,拿臨床醫學博士學位(MD)。美國沒有醫學碩士,醫學院畢業時也不需要論文。大部分醫學院對科研沒有要求,醫學生就是學習如何做一個合格的醫生。
5,還有人說“筆試是以後才有的,2019年沒有”。
我看了一下那一年的招生簡章,有筆試。

6,不少人說美國的住院醫培訓(規培)要七年。
很好奇他們是從哪裡聽來的這個不實數字,美國住院醫訓練一般是3-5年,和中國類似。其中內科、兒科等3年,麻醉、皮膚等4年,外科、骨科等5年。後面如有專科培訓再加時間。
7,有人覺得4年學醫是不是太短了,中國醫學本科要學5年呢。
其實起點不一樣,中國醫學院前兩年學的一些基礎課程,比如生物、物理、化學、數學、生化等,美國醫學生或協和4+4在入學之前就已經學過了。
世界上大體可以分為兩種醫學制度:
一種是美國、澳洲這種,先大學四年,再上四年醫學院,拿醫學博士。也有一小部分高中直升醫學院的選擇。
另一種是中國、印度、英國這種,高中畢業直接上醫學院,拿醫學學士。
我們這些人就是在中國拿醫學本科學位,在美國透過考試就取得和美國醫學畢業生一樣的資格,成為臨床醫學博士(MD)。
中國醫學院的學制很複雜。記得以前有個美國醫生去來了中國多次幫助工作,讓這位醫生最吃驚的是一個小地方的院長是個神經外科醫生,他成天做大腦手術,但只上過三年醫專,也沒有經過嚴格規培。
當然現在不一樣了,有五年本科、5+3 碩、八年博、4+4,加上臨床型研究生、科研型研究生,五花八門,莊時利和醫生說“中國擁有全世界最複雜的醫學教育體系,沒有之一”。
中國的醫學學制這麼複雜,有一個關鍵因素是對科研要求很高,培養碩士、博士(PhD),把很多醫學生都往“醫生科學家”方向培養。醫院裡職位提升也是對發表文章要求很高,催生了很多論文製造業務。其實這是沒有必要的,絕大部分醫生應該側重於好好看病救人。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