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邗江潮湧瑞龍騰,智造揚帆啟新程!
2025年4月26日,瑞龍外科全球生產基地在揚州經開區正式投產。這一里程碑事件標誌著我國成功打破進口手術機器人長期壟斷的局面——其核心產品海山一®腔鏡機器人憑藉獨特的分體式設計,不僅顯著降低了對手術室物理空間的配置要求,還為各級醫院提供了可按需採購的靈活解決方案,使機器人手術從"三甲醫院專屬"向"基層普惠"方向邁進。
在全球生產基地暨臨床研究中心和培訓中心的開業儀式上,政府代表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楊斌,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張明,揚州市經開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黨政辦主任周峰,行業代表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志勇,醫院代表揚州大學附屬醫院院長殷旭東,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微創中心負責人紀妹,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泌尿外科教授王弘愷,共聚一堂,見證國內領先的覆蓋“生產﹣臨床﹣培訓”三位一體的分體式手術機器人全鏈條產線落成。


瑞龍外科全球生產基地暨臨床研究中心和培訓中心於2024年7月正式啟動建設,歷經9個月高效施工,現已建成總建築面積逾12000平方米的現代化手術機器人產業化綜合體,設計產能年產500套手術機器人系統和50萬套手術器械的產能。

瑞龍外科創始人 馬長征博士
開業儀式上,瑞龍外科創始人馬長征博士表示:2025年是公司的商業化元年,我們成功實現了產品上市和投產。瑞龍外科將以揚州“三把刀”文化為起點,和揚州大學附屬醫院共創“第四把刀”——智慧機器人手術刀,將靈巧、精準、智慧融入手術機器人,助力醫生和患者。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李志勇先生
本次全球基地的開工標誌著瑞龍外科研發生產邁入新階段。中國醫學裝備協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李志勇表示,協會的外科技能培訓中心將與瑞龍外科的臨床研究中心和培訓中心緊密協同,共同開展基於手術機器人的創新應用與發展。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微創中心負責人 紀妹教授
瑞龍外科工廠的落成是中國高階醫療裝置邁向世界的里程碑。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婦科微創中心負責人紀妹教授有著豐富的機器人手術經驗,在會上她總結了瑞龍外科旗下海山一®腔鏡手術機器人的三大優勢:一是透過分體式設計和模組化臺車突破空間限制,實現“機器隨人走”,提升核心手術室資源效能;二是重構專科術式正規化,讓“技術適應醫生”,引領外科新高度;三是機械臂可裝載直柄手術器械,並可相容醫院原有腔鏡裝置,讓基層醫院也能開展同類手術,推動精準醫療從“三甲特權”變為“全民惠及”。

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 楊斌先生
揚州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楊斌表示:瑞龍外科作為揚州經開區新健康產業的標杆專案,不僅豐富了產業體系,還為新健康產業叢集發展奠定了優越的基石,提升了揚州醫療裝備產業的高度。相信在瑞龍外科等龍頭企業的引領和政策、資本、人才等要素資源的支援下,揚州經開區將培育更多硬科技企業,形成產業集聚效應。
01
生產、臨床、培訓三位一體,
踐行臨床需求導向的自主創新
發言儀式結束後,眾領導專家一行實地參觀了瑞龍外科全球生產基地的核心功能區。期間,領導專家們深入瞭解了瑞龍外科的發展歷程,觀摩了海山一®腔鏡機器人的迭代過程以及生產線的佈局和工藝流程。


瑞龍外科從成立之初便摒棄了仿製路徑,秉持著“創新不必從仿製開始”的理念,始終貫徹“以臨床價值主導創新”的自主發展路徑。為延續這一創新基因,公司在規模化生產階段,將生產、臨床研究、培訓三位一體,並與供應鏈、質量體系及售後技術服務緊密相連。透過三大中心垂直協同,形成“臨床需求驅動研發、研發反哺臨床創新”的發展閉環。此次在揚州開設全球生產基地的同時啟用臨床研究中心和培訓中心,正是公司運營和創新核心理念付諸實施的具體行動。
■ 全球生產基地:智慧化製造與產業化核心載體
作為國內首個分體式模組化手術機器人量產基地,瑞龍外科全球生產基地依託長三角醫療器械產業叢集協同優勢,深度融合揚州精密製造工藝與工業4.0智慧化技術,構建起從核心部件生產到整機整合的全鏈自主可控智造體系。該生產基地不僅實現了分體式臺車、機械臂及一次性耗材等核心部件全流程本地化生產,更透過標準化組裝、精準檢測與規模化製造,顯著降低了單臺手術機器人的製造成本。
■ 臨床研究中心:醫工協同創新與臨床轉化樞紐
作為多專科分體式腔鏡手術機器人科研樞紐,該中心將承接分體式腔鏡手術機器人相關臨床研究。後續亦將合作範疇逐步拓展至泌尿外科、胃腸外科、結直腸外科和婦科等專科分體式機器人專家共識和其他臨床研究合作專案。同時,該中心還可與美國RISE瑞龍國際臨床卓越中心形成聯動,進行技術方面的聯合攻關,同步挖掘複雜術式等臨床新場景,持續釋放分體式機器人在精準醫療領域的應用潛能。
■ 培訓中心:醫工雙向賦能驅動術式創新與下沉
據瑞龍外科CTO兼COO毛穎介紹,臨床培訓中心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幫助不同背景的醫生快速理解並掌握分體式模組化手術機器人的操作方法,讓海山一®能夠被用得更好、更安全、更有效;二是透過與臨床醫生的緊密合作,探索海山一®在多專科領域和不同術式的廣泛應用;三是促進醫工結合,培訓中心之所以緊鄰生產基地,旨在讓醫生了解醫療器械從設計到生產的全過程,並知曉工程實現的可能性和工藝過程;四是即時反饋與改進,便於醫生將新想法直接落實到生產實踐中,確保創新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02
與揚州大學附屬醫院簽署戰略合作,
讓手術機器人用得好、用得上、用得起
開業儀式進行到尾聲,瑞龍外科與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正式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一合作標誌著雙方將攜手推動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與技術創新。


雙方將基於瑞龍自主研發的國內首款分體式模組化手術機器人海山一®與揚大附院的臨床科研優勢,以優惠採購為基礎,開展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包括聯合臨床試驗、創新器械開發、課題申報及功能迭代等,合力打造擁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優秀的國產機器人手術平臺,全面推動海山一®在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婦科和胸外科等惡性腫瘤微創治療的探索和實踐。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創建於1960年,作為揚州大學的直屬附屬醫院及省教育廳、省衛健委的共建單位,現已發展為集醫療、教學、科研、急救、預防、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院長 殷旭東先生
揚州大學附屬醫院院長殷旭東介紹道,瑞龍外科作為國內首個自主研發並量產的分體式腔鏡手術機器人企業,打破了國際壟斷,為臨床一線提供了更趁手的精準外科使用工具。揚州大學附屬醫院期待與瑞龍外科深化合作,共同開展手術機器人在肝膽、胃腸、婦科、胸外、泌尿等專業領域的臨床應用,透過積累真實世界資料,最佳化操作流程,提升手術質量,更好地服務患者。另一方面,醫院希望藉助瑞龍外科的培訓中心平臺,構建醫工結合的人才培養體系,醫院將選派骨幹醫生參與標準化操作培訓,並邀請企業技術專家走進臨床一線,開展專題研討,培養既懂臨床需求又精通裝置操作的複合型人才,為揚州及周邊地區打造高水平的機器人手術團隊。
醫療創新的最終目標是患者獲益,瑞龍外科手術機器人的臨床應用不僅是裝置和技術的突破,更是連線企業、醫療單位、貫穿產學研的橋樑。揚州大學附屬醫院將與瑞龍外科在臨床研究、人才培養、推廣等領域構建長效合作機制,推動高階國產醫療裝備真正用得好、用得上、用得起。

如果您想對接文章中提到的專案,或您的專案想被動脈網報道,或者釋出融資新聞,請與我們聯絡;也可加入動脈網行業社群,結交更多志同道合的好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