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奧斯卡落下帷幕,《阿諾拉》橫掃五項大獎,看傻了一眾網友。
要知道,去年的戛納金棕櫚也是頒給了這部。
按說這種獲獎程度,電影應該精彩得無懈可擊才對,但這部電影的評價,卻走向兩個極端。
不看好的人覺得電影尺度過大,華而不實,連一向低調的演員文淇都公開打了兩分;

女主米奇·麥迪森更是因在片中有大量大尺度鏡頭,被質疑斬獲奧斯卡影后的合理性。
但支援這部電影的人,態度也很明確,電影所講述的內涵其實很深刻。
究竟為什麼會產生如此大的爭議?

《阿諾拉》講述的故事其實很熟悉,典型的灰姑娘敘事。
在底層生活中掙扎的脫衣舞娘阿諾拉,意外邂逅了俄國富二代伊萬。
兩人沉溺於彼此帶來的新鮮感,在衝動中閃婚。

阿諾拉覺得自己就是那個灰姑娘,終於等到了救自己出苦海的王子。

電影到這一幕時其實未免顯得俗套,畢竟這種故事,在我們這邊短劇裡都已經被拋棄了。
但接下來,基調發生鉅變,阿諾拉沒想到,對方只是個披著王子表皮的懦夫。

當事情敗落,伊萬父母趕來紐約逼兩人離婚,「王子」四處逃竄,不知所蹤,留下午夜夢碎的灰姑娘,獨自面臨這一切。
電影披著言情小說的外衣,卻講著現實主義的故事,灰姑娘沒有等來王子的救贖,現實撕碎了她對於階級跨越的幻想。
連兩人之間究竟有沒有產生過愛情,她都很難說,畢竟都是慾望滿足之後的衝動。

她像是做了場糖衣包裹的噩夢,不但沒有得到曾經所渴望的東西,就連內心深處的信念也通通被擊碎。
電影創造了近年來最具爭議的神話,導演肖恩·貝克斬獲奧斯卡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和最佳剪輯,創造了一人四獎的奧斯卡歷史。
男二的扮演者尤拉·鮑裡索夫,則憑藉電影中的精彩演繹,成為俄羅斯歷史上首位奧斯卡提名演員。
以及,繞不過的史上第二年輕奧斯卡影后米奇·麥迪森。


電影獲獎的另一爭議點,集中於女主。
因為電影有大量限制級鏡頭,對女主私生活的刻畫篇幅佔比過大,讓電影看起來是那麼淺薄、輕浮。

而現場也並沒有請親密戲指導,一度引發業界巨大爭議。
後來也有記者詢問過女主的扮演者米奇,她的回答出乎意料,她一點也不介意,甚至認為「這樣能簡化流程,快速拍完」。
於是當時現場只留下導演和製片人,完成了拍攝,對於米奇來說,的確是一大挑戰。

外界看來過多的裸露鏡頭,米奇也並不放在心上:
這是她(女主)的謀生之道,她不得不這麼做,所以我感覺自己作為一個演員,也應該有這種「工作」的心態。
這是她(女主)的謀生之道,她不得不這麼做,所以我感覺自己作為一個演員,也應該有這種「工作」的心態。

電影褒貶不一,但對於米奇的演繹,讚譽還是居多的。
女主角色是脫衣舞娘,靠出賣肉體維持生活,渴望透過婚姻來實現階級躍遷。
在發現男主將所有過錯都歸責於她,任自己被旁人嘲諷踐踏時,她的清醒才那樣深刻。
如此沉重的落差感,對於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女演員來說,挑戰極大,但她演得很細膩到位。
阿諾拉做著令所有人不齒的工作,她是為了生計,不妨礙她依然有美好的品格。


和男主結婚,不僅僅出於是對現實的考量,更重要的是或許她以為,他們起碼有過瞬間的真心吧?
或許對於一個性工作者來說,愛情顯得那麼不切實際,但阿諾拉依然選擇相信。
這段被對方鄙棄的婚姻,是阿諾拉擁有的全部,彼時她已經拋棄自己的工作,準備迎接新的人生,因此接下來才展開電影大半個篇幅的尋人過程。

她要找到伊萬,她需要一個答案。

所以在伊萬脫口而出「我只是和應召女郎玩了一段時間」後,她才會感到如此羞辱與憤怒。

憤怒中又明顯能感受到心有不甘,那句「可悲」何嘗不是在罵自己,向伊萬父母展開強烈反擊的同時,又陷入自貶的陷阱。

比起很多人議論的大尺度鏡頭,角色本身的張力其實更值得一看。
為了演好這一角色,米奇需要學習很多新的技能,比如鋼管舞。
她從前並不是什麼專業舞者,只能從頭開始,第一次倒立的時候,為了克服噁心的感覺,甚至直接在地上躺了45分鐘。

她打心底裡敬佩那些跳鋼管舞的女性,沒有佩戴任何有色眼鏡看待:
我意識到這些女性的動作有多麼自如,要自然展現出來在舞臺上的從容、性感,背後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這真的非常費體力。
我意識到這些女性的動作有多麼自如,要自然展現出來在舞臺上的從容、性感,背後要付出巨大的努力,這真的非常費體力。
當然不止舞蹈,因為電影中男主身份的緣故,米奇還需要學習俄語,以及不同的方言。

事實證明,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藉這部電影,米奇斬獲大大小小40多座影后獎盃。
還不到26歲,已經成為手握戛納金棕櫚作品、奧斯卡影后獎盃的演員,人生高光時刻不過如此。

要說運氣那肯定也是有一些的,但更多的,是把自己完全奉獻給角色的狠厲。
有人直言我的長相不夠甜美,但我相信角色需要靈魂,而非標籤。
有人直言我的長相不夠甜美,但我相信角色需要靈魂,而非標籤。


從電影本身到女主,所獲獎項的認可,似乎已經驗證了電影的成功。
然而,電影口碑還是呈現兩極分化。
無非是對電影故事基調有所偏見,覺得過於狗血,有點像現在流行的網文橋段,失足少女愛上天真男孩。
但其實電影的重頭戲,放在了後邊。
電影前半段,所有人伴隨著女主的視角,展開夢幻般的生活鉅變;

卻在後半段給人當頭一棒,擊碎幻想。

夢碎後的阿諾拉坐在車裡,車外大雪紛飛,一如她此刻的心境。
而她沒想到的是,富豪身邊的打工小弟,那個和她一起尋找「丈夫」的、她一點也瞧不上的男配角伊戈爾,竟然掏出了那枚曾改變她命運的婚戒。
她無從知曉伊戈爾怎麼偷來的這枚戒指,但兩個近乎同樣狀況的底層人,卻在這一刻成為彼此人生的星光。
現實的夢碎了,這枚戒指的出現,卻儲存了她內心尚且天真的一處角落。

她無以為報,習慣性地試圖用身體來補償他,又或者是在猜想,其實伊戈爾也只是一個慾望上頭了的男人。
結果她沒想到,對方最終只是給出一個最簡單的擁抱。
千言萬語融化在這個擁抱中,阿諾拉崩潰大哭。
可以說前邊所有片段的鋪墊,都是為了最後一幕的昇華。


導演貝克·肖恩甚至將《阿諾拉》的結局視為一種存在主義的崩潰:
她能表達感激的方式就是透過她的身體,然而,她情感和心理上的煎熬使她陷入了一個無法繼續以她慣常模式前進的困境——
一個作為性工作者的人,而這份職業要求她避免與他人形成像伊戈爾可能試圖建立的,那種實質性的情感聯結。
她能表達感激的方式就是透過她的身體,然而,她情感和心理上的煎熬使她陷入了一個無法繼續以她慣常模式前進的困境——
一個作為性工作者的人,而這份職業要求她避免與他人形成像伊戈爾可能試圖建立的,那種實質性的情感聯結。
灰姑娘的故事看多了,「反」灰姑娘的故事,看起來總是不那麼「順眼」。
可這不就是現實,透過婚姻實現階級躍遷,是最不實際、代價最大的人生「捷徑」。

▫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
撰文丨姜姜
編輯丨qko
主編丨眠去
出品丨麥子熟了工作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