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林宛央
來源 | 宛央女子
ID | Apple1990-kun
坦白講,《再見愛人》第四季我看到了一半,沒再看了,要知道作為這個節目的老粉,之前三期,我是一幀一幀反覆看的。
想了想,大概是從麥琳和李行亮鬧矛盾,談到離婚那一期我棄看的。並不是因為討厭誰,也沒覺得被誰背刺,而是太累了,看得我太累了,我覺得我的很多能量都被消耗了,於是再也提不起任何興趣。
甚至,有一段時間,我會跳過一切和《再見愛人》第四季相關的熱搜詞。就,怎麼說呢,人是會有自我保護機制的,不會一直去承載一些過於負面的情緒。


也因此,後面的大結局和回門宴,我都只是在網上看了些出圈片段。
談談我對三個女性的感覺吧。
黃聖依應該是六個人(包括男嘉賓)之中最不在乎流量的,節目播完後,就沒再參與直播相關活動,我倒是真的希望看到黃聖依好好演戲,但感覺以她的性格,重新殺回演員賽道,她也不太能真的為演戲吃苦和拼命。
我在黃聖依身上看不到對任何東西的熱愛感。她有時讓我想到《甄嬛傳》裡的葉瀾依,就隨便活著就行,沒有什麼特別明確的目標,甚至連體驗感也不那麼在乎,不太難受就可以。
葛夕的婚,從她的狀態來看,我覺得離得相當不乾淨,她內心應該還在猶豫和糾結中,那種脫胎換骨的新生感,我在葛夕身上沒有看到。她對留幾手的濾鏡,並沒有真的卸掉。
出乎意料地,有被麥琳驚喜到,我覺得現在的她能量場好強啊!如果說大家上這個節目,都有想博流量賺大錢的慾望,那麼我覺得這裡面以後能賺大錢的,女的就是麥琳,男的會是留幾手。
留幾手靠的是表達。
而麥琳靠的是什麼呢?我自己認為是——她有非常踏實的生活經驗,可以讓很多人照抄那種。


(麥琳心態真好自己玩梗跳bule舞)
我們先來看看麥琳給大家提供了一個什麼樣的生活模板吧——
出身極其普通甚至有些底層,憑藉五六分的容貌和熱情開朗肯吃苦的性格,結了一個小小改變自己命運的婚,然後生了兩個孩子,迎來了婚姻生活中枯燥、忙碌、疲憊且危機四伏的一個階段,於是自己先失了控,甚至因為自己的婚姻問題被別人清楚地看到而破了個大防。
麥琳看起來最順流直下也最容易的路,是節目結束後,就當沒錄製過這個節目,然後該怎樣還怎樣。又或者是被洶湧的網路意見裹挾,為了所謂面子而離婚。
但是這兩條路,麥琳都沒有選。她選擇親自迎著這波流量衝上去,她走的是一條逆向之路——別人說她應該離個婚,但她不想,她就偏不離;別人說她應該後悔上這個節目,但她偏要給自己殺出一條不後悔的生路。
那麼多上這個節目被罵慘的人,但麥琳是唯一一個,會對網友說,其實你們罵得都對的人。她沒抨擊網友說,你們看到的只是片面,也沒因為自己捱罵,就在網上控訴說這波網友不行,太厭女。
在回門宴上,她說不刪任何人的評論,是她的選擇,不舉報任何一個人、不對任何罵她的人有怨氣,也是她的選擇,因為那會讓她舒服。並且鞠躬給觀察室嘉賓和所有觀眾道歉,說無論如何氣到大家都是很不好的,希望大家不要生氣,以後都好好把日子過下去。
以及,她絲毫沒有怨怪節目組,一直在替節目組說話。
那一刻,我覺得麥琳很有種,以及有生活智慧。你看,一個底層女性堅韌樂觀的生活模板不就出來了嗎?


大部分普通人,做錯了事情總是要找理由的,道歉那是更不可能的,因為會覺得那樣就很沒有面子,因此會找很多說辭替自己挽尊,我人到中年後,發現一個很殘忍的真相,那就是相當多的價值觀被創立出來,只是因為有些人想要讓自己的很多事情合理化。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網上各種各樣價值觀盛行又隨時在變化的原因。很多人的觀點都是在為自己的行為服務的。
所以,真的沒有什麼必須奉行的價值觀。我觀察了下身邊那些很有生活智慧的普通人,她們都有一個共同特點——沒有那麼多一套一套的價值觀,只有把日子過下去的決心。
麥琳就是這一種。
所以網上那些各種紛擾的聲音,並不能真的左右她。張泉靈說葛夕最有大女主潛質,言語間裡裡外外不太看得上麥琳,但我要說一句可能會捱罵的話——葛夕其實很容易被各種價值觀干擾,她的核心並不穩定,而看起來好像不愛讀書的麥琳,實際上最有大女主風範,她知道自己的生活會延伸到哪裡去,她能穿越所謂的價值浪潮,直抵人生的本質。
哪些東西是虛的,哪些東西是實的,麥琳非常清楚。
所以我說她有非常踏實的生活經驗。包括節目錄制過程中麥琳能帶火卓資山燻雞也是因為觀眾雖然一邊罵麥琳一邊心裡也清楚,這幾個人中,也就麥琳是真的把腳踩在地上過日子的,是真的知道什麼好吃什麼好用的,人們會質疑家庭主婦的事業觀,但絕不會質疑家庭主婦過日子的能力。
何況麥琳還悄悄摸摸地瘦到了103斤。
她身上發生的事情,隨隨便便一個切片,都能成為小紅書爆款。
比如:“二胎後,悶聲瘦掉20斤,逆襲成為小美女”。
比如:“絕望的主婦幹掉了絕世美女大明星,成為天選流量捕手”。
比如:“家庭主婦隨便找了個班上,結果比明星老公還圈粉”。
比如:“變美后,我終於配擁有了一杯咖啡”。
比如:“產後抑鬱又經歷網暴的我,如何渡過各種情緒反撲”。
太多太多了。
而如果大家仔細看這些麥琳相關切片,應該能發現,這些切片都寫著兩個字【生活】。


所以,我一直都和大家說,生活本身就是最大的財富,黃聖依為什麼一直給人感覺差點什麼,就是因為觀眾在黃聖依身上,真的捕捉不到什麼【生活感】。葛夕也有點類似,她的翼裝飛行等極限運動,離普通人太遠了。
可麥琳的漢服事件、燻雞事件、青團事件等等,全都和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關。誰沒在麥琳熱度最強的時候,去搜過燻雞、青團等等,因為會好奇,到底有多好吃,才能讓他們為了這個東西吵成這樣。
普通人的生活不全是這些小事嗎?何況,大家又都負擔得起。
所以,我是堅定不移地相信,麥琳肯定能賺大錢。因為她能販賣的,是不管過去現在未來,所有人都需要的一個東西——【生活感】。
這是最細水流長的一項事業。
我也很慶幸,麥琳沒被任何人的價值觀蠱惑,滑入進一種看起來似乎更高大上的道路,她始終只奔向生活的洪流。
波伏娃以前有一段廣為流傳的話:
“男人的極大幸運在於,他不論在成年還是在小時候,必須踏上一條極為艱苦的道路,不過這是一條最可靠的道路;女人的不幸則在於被幾乎不可抗拒的誘惑包圍著;她不被要求奮發向上,只被鼓勵滑下去到達極樂。當她發覺自己被海市蜃樓愚弄時,已經為時太晚,她的力量在失敗的冒險中已被耗盡。”
那些不可抗拒的誘惑和失敗的冒險到底是什麼呢?曾經我問過自己很多次,都沒有確切的答案。但現在我知道了,那就是我們太容易走進別人設定的價值浪潮裡,做別人認為正確的事,而忽略掉最真實的生存與生活本身。
我希望每個女性都可以像麥琳一樣,永遠不顧一切地埋頭於讓自己舒服的生活。將來有一天,這些生活都會反哺你。
人生不是想明白的,是過明白的。多和生活廝殺,少和價值觀廝殺吧,朋友們。
與大家共勉。

林宛央。公眾號:宛央女子。瀟灑派生活者,暢銷書作者,未來知名編劇。一個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卻過得比誰都瀟灑的姑娘。忌矯情,治拎不清,喜歡你的不盲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