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琳的帶貨能力,太猛了

流量不是冰冷的資料,
它是有溫度的,也是有情緒的。
一個弔詭的現象是,麥琳被罵得有多狠,商業價值就有多高。
11月12日。
內蒙古張金濤燻雞董事長髮布影片,致謝《再見愛人》,致謝麥琳。
因為她在節目中提到燻雞。
燻雞銷量爆漲100倍以上。
客流太多,導致客服“回訊息回到凌晨2點,打字打得關節痛。”
其他燻雞商家,也迎來了潑天富貴。
只要打上“麥麥同款燻雞”,
產品圖上也貼上麥琳照片,
銷量就能翻10倍以上,直接爆單。
各大廠家直接過年。
不止燻雞,她還帶動了一系列產品的銷量爆漲。
比如:
同款防曬帽、護頸枕、飾品,甚至是扇子,都被賣爆了。
很神奇吧!
惡評如潮的人,賣貨也如潮。
當我們評價她的言行有多瘋時,商家、資方和平臺看到的是,她的帶貨能力有多瘋。
當我們說她有多討厭時,她的同款就賣得有多好。
麥琳帶來的,不止產品銷量。
還有驚人的變現價值。
據11月21日的百度搜索資料顯示,《再見愛人4》的搜尋指數4,122,環比增長高達2508%。
搜尋需求排名中,第一為芒果TV。
第二是《再見愛人》。
嘉賓之中,只有麥琳上榜,登上第四位。
抖音、微博、B站、小紅書、知乎、豆瓣等平臺都看到大量關於《再見愛人4》的切片、二創內容。
相關話題中,麥琳的個人討論度,遠超其他嘉賓。
豆瓣小組《再見愛人》組裡,超7萬網友參與討論,最熱討論的前十位,還是集中在麥琳身上。
除此之外,《再見愛人4》還火到了國外。
海外使用者用YouTube即時追節目,被稱為是真正的“華人春晚”。
節目大爆,最大功臣,非麥琳莫屬。
她實實在在幫芒果TV大賺了一大筆。
“燻雞事變”後,芒果藉此帶貨,在節目播放頁面貼出了新版塊:心趴燻雞。
點選進入後,可以看到頁面上寫著:
“瘋狂星期四”;
“無論如何都要買來嚐嚐的燻雞”;
“不用飛上海也能吃到的青團”……
無一不是利用麥琳引發的效應在帶貨。
這些產品銷量驚人。
節目組乘勝追擊,又推出了《再見愛人》語錄冰箱貼、燻雞鑰匙扣,同樣大爆。
藉著麥琳的罵聲,芒果tv賺得盆滿缽滿。
同樣因為麥琳引發的爭議,平臺新增vip、svip資料爆漲。
2024年11月27日,湖南衛視臺長龔政文在演講中透露,芒果TV會員規模超7171萬,比去年底增長近600萬。
大家算一下,600個會員,將為芒果帶來多少錢。
不止如此。
11月7日,芒果推出“加速觀看禮”。
加速觀看禮分兩類:“會員專享”,“全員可購”。
“會員專享”指在平臺vip的基礎上,增加3元可購買單期搶先看,增加19元可購買打包搶先看。
“全員可購”分為23元、44元的“月卡+搶先看”禮包。
“燻雞事變”後,數以萬計的觀眾花錢也要追上這波八卦。
僅靠一期“搶鮮看”,芒果最少掙了兩千萬。
自第二期起,節目“高開瘋走”,麥琳一期比一期更狗血,一期比一期更抓馬,觀眾又怒又虐又放不下,期期都為芒果臺帶來潑天收益。
證券市場也是一片喜訊。
11月27日,芒果超媒報收29.22元/股,漲幅1.46%。同日,上證消費80指數報收4773.27點,漲幅1.55%。
如今,各大平臺的熱搜,幾乎被麥琳承包。
由她引發的討論,也令節目熱度超長續航。
節目一齣,即在綜藝市場排名第一,成為現象級爆款。
麥琳,真不愧“綜藝之神”。
所以有人說,楊子眼光太差了,他不應該讓黃聖依去帶貨,而是讓麥琳。
試想,如果麥琳和李行亮開直播,只要當著鏡頭互懟、互嗆,和網友互動,產品就能被秒光。
所以問題來了。
為什麼一個“瘋女人”,能成為流量化身?
又能瘋狂帶貨?
我個人覺得,有三方面的原因:
1,麥琳身上的複雜性,戳中了各個群體的癢點、痛點和憤怒點。
她是無理性、反常識的。
所以她在傳播中,也是有討論度、有情緒激發性的。
一個完美的好人,或一個全然的壞人,其實都引發不了潑天議論。能引發全民共議的,往往是一個複雜的人格體。
ta需要是好壞兼併、強弱兼具、善惡共存、正邪皆有的。
這樣的人,最具衝突性。
所以,成熟的節目製作人,會在節目中樹立一個典型,讓ta引發共情,又引發惡感,激起大家各抒己見。
觀眾意見的不同,又引發亂戰,繼而引發二次傳播、三次傳播、N次傳播。
麥琳就是這樣寶藏的“癲式愛人”。
從節目製作來看,她的身上,存在非常多的“流量密碼”。
她又強勢,又弱勢,又是主婦,又是惡妻,眼淚最多,話語最尖銳,最沒有話語權,但態度又最倨傲偏執。
於是,有人同情。有人反感。
有人罵。有人在她身上看見同類。
她的整個人,就是一個充滿爭議性和衝突感的輿論場。
馬東曾經說過一句話,觀眾是不需要那麼多新模式的。
觀眾需要衝突與情緒。
而麥琳,引發了最多的情緒。
縱觀各大平臺,男女老少都在討論她。
這種人,堪稱百年難遇的“綜藝之寶”。
有了她,流量就有了。
二,麥琳“勤儉持家會省錢”的主婦身份,贏得主婦群體的認同。

麥琳的省錢,省到了摳的程度。

家裡物品,都是價效比極高的。
不耐穿、不實用、不好看的衣服,退。

華而不實的垃圾桶,不要,用油漆桶替代。

用舊的東西,全都拿到二手平臺賣掉。

這很能獲取同樣節儉的主婦群體的認同。
贏得主婦,就贏得了帶貨密碼。
從各大電商平臺的資料,我們得知,家庭主婦是人數最多的消費群體。
一個家庭的消費,如家庭用品、兒童用品、食品等的購買,往往都由她們拍板負責。
她們對價格敏感。
購買量大。
注重商品品質和價效比。
而麥琳在“省錢買好物”這點上,人設無疑是成功的。
於是,“跟著麥琳買東西”成了罵聲狂潮中,一股被忽視但強韌的暗流。
三,麥琳被全網狂虐,更能激起共情者的心理認同。

上面說過,麥琳不是一個100%的惡人。

她有自己的可恨之處。
也有自己的無憐之處。

看見這一點的人,會對她的“惡”、“瘋”、“癲”都極為理解。

做傳媒的人應該很懂這個規律:

想要一個偶像產生商業價值,只有正面光環、全網吹捧、一片和平是不行的。

還得“虐粉”。
什麼意思呢?
就是一定要讓偶像遭遇不公、不平、網暴、誤會等負面事件,要讓他承受罵聲與攻擊,要讓他被摁到泥地裡,要讓他美強慘……

只有這樣,粉絲的保護欲、支援率、死忠度,才會直線飈漲。

虐粉之後,你會發現,粉絲打榜率、購買率、活躍度,都會高出一個新臺階。

對麥琳的全網圍剿,其實也暗含這個邏輯。

我們只看見麥琳被罵得狠。

孰不知,大批理解她的人,會被虐得激烈聲援,或用實際行動支援她。

我就聽過一些網友說:

“我懂麥琳,但我不敢說話,但如果她需要幫助,我會出手。”
或者是:“帶貨吧姐妹,我買。”

被虐得越慘,支持者越心疼。

被罵得越狠,商業價值越高。
這種心態落到資料上,就是她的帶貨能力高得髮指。
所以,如果麥琳能在節目中洗白,她就是《再見愛人》最大贏家。
如果她能接住這潑天流量,就能成為帶貨新傳奇。
接下來就看她如何打這手牌。

流量從來雙刃劍。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陷入其中,無法駕馭,無法為我所用,就容易被火焰吞噬,被海水淹沒。
但如果你長袖善舞,抓住風口,迎風而上,將罵聲變流量,用流量帶銷量,就是藉著風口上天的“豬”。
現在,節目尚未結束,離婚無法預判。
可以肯定的是,三對夫妻各有問題,也各有內心算盤。
楊子黃聖依是否為了帶貨?
留幾手是否為了翻紅?
李行亮麥琳是否為了出名?
都不得而知。
他們下了節目之後,將何去何從?
也無人知曉。
希望節目結束後,大家都能得償所願。不論是利益,還是婚姻。
作為滋養了萬千商家、資本和平臺的麥琳,如能被反哺,獲得經濟來源,她的婚姻困境,也能得已緩解吧。
關注我
看更多好文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