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True/False Film Festival(真實/虛構電影節)是一個專注於非虛構類電影(主要是紀錄片)的國際影展。每年三月在位於密歇根州的哥倫比亞市舉行,為期四天。影展以電影為焦點,強調非傳統敘事形式,致力於吸引社群參與的沉浸式的藝術體驗,探索各種假設,激發共同的快樂、驚奇和內省。協會的價值觀為:誠信、包容、趣味性及可持續性。
影展設定真實視野獎,該獎項旨在表彰在紀錄片領域具有獨特視角和深刻洞察力的作品。來自草場地工作站的作者胡三壽,首獲此獎,以表彰他在非虛構電影製作領域的成就和貢獻。影展期間將展映他的兩部紀錄片作品,分別為首部作品《山旮旯》,以及最新的作品《復活》。
除此之外,還有另外四部華語影片入選展映。
以下為影片介紹:
真實願景榮譽

山旮旯 MOUNTAIN VILLAGE
中國 / 70分鐘
2013年
胡三壽
胡三壽的首部長篇紀錄片是他首次攜帶攝像機回到他祖父母位於陝西省農村的家中。在這部親切而細膩的電影中,他的鏡頭跟隨家人和鄰居,記錄他們的日常生活。他的祖父母以勞動密集型的方式生活,自己做飯、製作工具、養豬,而胡三壽則向他們詢問對“三年困難時期”的記憶。

復活 RESURRECTION
中國 / 106分鐘
2024年
胡三壽
一架高速公路從故鄉橫穿而過,村人被迫遷移祖墳。作為湘子店村後生,胡濤記錄下村人遷墳的過程,並萌發讓這些只見骨骸不知肉靈的同村人重見光日的奇想——對共存亡於一片土地之人的顯影。
關於導演:
胡三壽,出生於陝西秦嶺,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2013 年參加民間記憶計劃。劇情片作品:《燈火餘生》2015 年。紀錄片作品:2013 年《山旮旯》,2015 年《古精》,2018 年《偷羞子》,2021年《地洞》,2024年《復活》。
延伸閱讀:

約會遊戲 The Dating Game
美國 / 87分鐘
2024年
馮都 Violet Du Feng
在中國,適婚男子比女子多,三名長期單身的男性加入了一個為期七天的強化約會訓練營,這可能是他們為尋找愛情所做的最後一次努力。
影評人Ania Trzebiatowska的推薦語:《約會遊戲》既有趣又深刻細膩。導演馮都巧妙地以幽默和同情的方式探討了孤獨、自我價值和社會期望等主題。透過將個人故事融入更廣泛的敘事中,她以深刻且引人入勝的方式將生育政策、社會壓力以及性別規範的轉變聯絡起來。
導演介紹:
馮都,是一位艾美獎獲獎電影製作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紀錄片分會成員,以及哥倫比亞大學的兼職教授。她曾執導、製作並監製了13部紀錄片,包括《秘語者》(Hidden Letters)。她的製片作品還包括《我們在黑夜的海上》(Night of Nights)、(Singing in the Wilderness)和《我只認識你》(Please Remember Me)。

《願土地無處不在》May the soil be everywhere
美國、中國 / 96分鐘
2024年
Zhao Yehui
本片為世界首映
當導演Zhao Yehui開始拍攝她的祖母時,她踏上了一段尋找家族過去以及他們在黃土高原中早已遺失的故鄉的旅程。她出發去尋找曾祖父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她發現了先輩們世代耕耘的土地,以及他們的窯洞居所。在這裡,她見證了家族與土地、勞動和堅韌不拔精神的關係。作為一部形式多變、充滿趣味的首部長片作品,這部電影融合了表演、詩歌和動畫,Zhao Yehui構建了一個口述歷史和社群戲劇的鮮活檔案。將過去召喚到當下,《願土地無處不在》透過一個家族四代人的視角,記錄了戰爭、饑荒和快速城市化的歷史。
短片

如果我錯了就糾正我 CORRECT ME IF I’M WRONG
德國 / 美國 / 23分鐘
2025年
周豪
一位導演在家人試圖消除其性別流動身份的過程中,經歷了一系列家庭療法和精神干預。
從我們見到薩拉·沙赫韋迪的那一刻起,她就展現出了堅韌和力量。儘管不斷有人試圖恐嚇她,但她並不容易被嚇倒,她決心振興自己的社群,並終結當地議員多年來不斷許下的空洞承諾和懶政行為。
關於導演:
曾以自編自導自演的處女作《夜》入圍柏林電影節全景單元,並獲得泰迪熊獎最佳劇情片提名。

DAILY WORKER
美國 / 10分鐘
Ting Su
在曼哈頓,Ting Su致力於將紙質報紙《工會日報》數字化。當她凝視著這些過往的資料時,她發現了工人爭取權益的歷史,並在這座日新月異的城市中思考著自己的未來。
編譯自:https://truefalse.org/program/films/
編輯:徐俠客
特別鳴謝:三壽、夢奇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