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聖丹斯電影節獎項公佈,這些紀錄片獲獎!

本文轉自:愛上紀錄片
聖丹斯電影節
Sundance film festival
聖丹斯電影節是全球最知名的獨立電影節之一,由羅伯特·雷德福(Robert Redford)於1978年創立,最初名為“猶他州/美國電影節”,1985年更名為“聖丹斯電影節”。電影節每年1月在美國猶他州的帕克城(Park City)舉行,為期10天左右。
2025年聖丹斯電影節在1月23日-2月2日舉辦。聖丹斯電影節以展示獨立電影、紀錄片和短片而聞名。紀錄片是聖丹斯電影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主競賽單元包括:美國紀錄片競賽(U.S. Documentary Competition):展示美國本土製作的紀錄片。世界紀錄片競賽(World Documentary Competition):展示來自全球各地的紀錄片,反映不同國家和地區的獨特視角和故事。許多在聖丹斯電影節上首映或獲獎的紀錄片都獲得了奧斯卡獎或其他重要獎項的提名。
美國紀錄片大賽主競賽單元‍‍
U.S. DOCUMENTARY COMPETITION
 評審團大獎 :《種子》Seeds
本片揭示了遺產的脆弱性和擁有土地的重要性。作為導演處女作,Brittany Shyne為美國南部的黑人農民製作了一幅詩意而悽美的肖像。她用親密的鏡頭,讓觀眾沉浸在日常生活的節奏中。豐富的黑白電影享受著簡單的時刻——風穿過頭髮,奶奶錢包裡的糖果,透過車窗交談,都紀念著家庭與土地之間的聯絡。而令人清醒的統計資料凸顯了他們故事的緊迫性——1910年,黑人農民擁有1600萬英畝土地,但今天,這個數字已經減少到一小部分。這個社群的農民努力為之奮鬥的土地,附近的白人農民卻可以輕鬆獲。而將土地傳給子孫後代的夢想對黑人農民來說岌岌可危。
導演:Brittany Shyne/時長:123min/地區:美國
最佳導演獎: 吉塔·甘德比爾 《完美鄰居》
佛羅里達州一場看似微不足道的鄰里糾紛升級為致命的暴力。警方的攝像頭鏡頭和調查採訪揭露了佛羅里達州“站出來”法律的後果。在一個正常的美國社群,孩子們互相玩耍,一名婦女很快將衝突視為需要警察關注的攻擊。當地“Karen”的惱人行為慢慢被揭示為更黑暗和可怕的東西。導演Geeta Gandbhir透過巧妙地呈現現實生活鏡頭,講述了這個獨特的美國故事。
導演:Geeta Gandbhir /時長:96min / 地區:美國
最佳剪輯獎/觀眾喜愛獎:《安德烈是個白痴》André is an Idiot
Andre收到一個可怕的訊息,他因為沒做結腸鏡檢查而快死了,真是一個白痴。他在地球上最後的日子可以在幾周或幾個月內計算,所以他決定拍一部關於電影。永不滿足的好奇心,讓他踏上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學習如何在不失去幽默感的情況下快樂而可笑地死去。他走在一條我們都必須走的道路上,即便知道結局令人心碎,但過程仍然充滿感動和快樂。
導演:Tony Benna / 時長:88min/ 地區:美國
評審團特別獎:《死後的生活》Life After
1983年,一位名叫Elizabeth Bouvia的加州殘疾婦女尋求“死亡權”,引發了一場關於自治、尊嚴和殘疾人生命價值的全國性辯論。經過多年的法庭審判,Bouvia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了。導演Reid Davenport敘述了對Bouvia發生的事情的調查。導演的參與式方法使這項調查既扣人心絃又個人化。他將一個複雜的案例看入到對生命的理論神聖性和能力主義社會中殘疾人經歷的鮮明實際現實的廣闊和存在主義探索。
導演:Reid Davenport/時長:99min/地區:美國
評審團特別獎(檔案故事): 《賽琳娜洛斯迪諾斯Selena y Los Dinos
Selena Quintanilla——“特哈諾音樂女王”——和她的家庭樂隊Selena y Los Dinos,從在 quinceañeras表演到體育場巡演售罄。本片透過大量家庭影像展示她的生活。導演伊莎貝爾以此片對Selena致敬,巧妙地捕捉到了這位歌手的旺盛生命、謙遜態度以及她與家人的深厚紐帶。對與她親近的人的採訪揭示了她成名背後的心和犧牲。懷舊的家庭影片將我們帶回了20世紀90年代,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一瞥。
導演:Isabel Castro/時長:110min/地區:美國
世界紀錄片主競賽單元‍‍
World Cinema Documentary Competition
評審團大獎:《鑿開岩石》Cutting through rocks‍‍
作為伊朗村莊第一位當選的女議員,Sara Shahverdi旨在透過訓練少女騎摩托車和阻止童婚來打破長期的父權制傳統。當有人質疑Sara賦予女孩們權力的意圖時,她面臨威脅。在這部富有洞察力的處女作紀錄片中,我們目睹了Sara的許多勝利和快樂,以及她的掙扎和令人心碎的挫折。在這種情況下,她最大的目標是讓女性選擇選擇自己的道路——或者至少在其中有發言權,這感覺如此基本但很激進。
導演:Sara Khaki /時長:94min / 地區:伊朗/德國/美國/荷蘭/卡達/智利/加拿大
最佳導演獎:《距安德烈夫卡2000米》2000 Meters to Andriivka
在反攻失敗中,一名記者跟隨一個烏克蘭排執行任務,穿越一英里的防禦森林,從俄羅斯佔領中解放一個戰略村莊。但他們越是越是越是在被摧毀的家園前進,他們就越是意識到這場戰爭可能永遠不會結束。在這幅全面戰爭的畫面中——從指揮中心帶領士兵到喪生者的葬禮,以及幾年前平民的殘酷戰鬥,講述瞭解放家園的可怕美麗,同時也堅定不移地看待戰爭本身的徒勞和恐怖。
導演:Mstyslav Chernov/時長:107min/地區:烏克蘭
評審團特別獎(言論自由獎):《共存啊,蠢貨們!》Coexistence, My Ass!
喜劇演員Noam Shuster Eliassi創作了一個關於巴以戰爭的單口喜劇節目《共存啊,蠢貨們!》這部電影以Noam Shuster Eliassi在哈佛大學開發的精彩單口相聲作為敘事主體,記錄了Eliassi(一位聯合國外交官轉為喜劇演員)不斷變化的觀點,還記錄了該地區正在展開的現實和圍繞它的話語。觀眾會帶著笑聲、淚水,感覺就像踢在屁股上一樣。
導演:Amber Fares / 時長:95min/ 地區:美國/法國
評審團特別獎:《反對普京的無名先生》Mr. Nobody Against Putin
隨著俄烏戰爭發展,俄羅斯腹地的小學變成了戰爭招募階段。面對在由宣傳和暴力定義的系統中工作的道德困境,一位教師臥底拍攝自己學校裡真正發生的事情。在烏拉爾山脈的家鄉,他熱愛的學校和社群從一個教育和自我表達的地方轉變為軍事化和國家意識形態的地方。很快,他自己的學生和他們的家人被招募去戰鬥。《無名者反對普京》秘密拍攝了兩年多,描繪了當今俄羅斯的生活。
導演:David Borenstein/ 時長:90分鐘 / 地區:丹麥/捷克
觀眾喜愛獎:總理》Prime Minister
影片講述紐西蘭前總理Jacinda Ardern的生活,在她重新定義世界舞臺上的領導地位時,她經歷了動盪的五年,作為世界上第二位在任期間分娩的國家元首,她壓力巨大。而她童年的英雄Ernest Shackleton爵士說過一句話:“樂觀是真正的道德勇氣。”一直指導著她的人生,在一場毀滅性的大規模槍擊事件後,她毫不猶豫地實施了全國性的槍支法改革,並依靠科學來指導她的國家度過疫情——即使以犧牲自己的人氣為代價。
導演:Michelle Walshe/時長:102min/地區:美國
短片單元
紀錄短片評審團獎:《我們是風景》
1975年,Hoa Thi Le和Hue Nguyen Che乘船逃離越南,停靠在菲律賓,在拍攝《啟示錄》期間,他們被用作背景臨時演員。(15min)

出品人:周兵
主編:張安寧
編輯:陳佳苗


凹凸鏡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鏡DOC
推廣|合作|轉載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關心普通人的生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