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高階老師親述:做好這4點,孩子不僅贏在起跑線上,後勁更足

寫在前面:
今天的文章,是大寶的大姑寫的。老朋友都知道,她是江蘇語文高階教師,擁有20多年一線教學經驗。
明年二寶就要上小學了。恰巧,她的表姐悠悠今年9月剛成為一年級新生,大姐又積累了不少最新的“實戰經驗”。
我邀請她來分享,作為語文高階教師,她是如何給孩子進行幼小銜接的,包括力抓的重點、有效的方法。
孩子進入一年級已經近一個學期了,回顧這學期孩子的語文學習,覺得孩子學得輕鬆,成績也很優異。回家只是讓孩子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沒有讓做額外的語文作業。
回顧孩子一年級之前的語文學習歷程,覺得一年級之前家長需要帶著孩子做好以下準備——
閱讀陪伴必不可少
閱讀的重要性不必言說,但是怎麼讀?讀什麼?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讀給孩子聽。
悠悠出生前聽錄音故事,出生後,趁她還不能選擇,我堅持給她讀故事,讀的第一本書還是《了不起的狐狸爸爸》呢!
一直擔心,如果小娃能聽懂,會不會學習到狐狸爸爸的狡猾。後來繪本、整本書啥的都斷斷續續給她讀。有時一本書孩子都能聽到會背,自己坐在那兒一五一十地大聲讀。
其次,和孩子一起讀。
孩子有一定識字量,具備一定閱讀能力後,我們就你一句,我一句,你一頁我一頁地讀起來,不認識的字我及時告訴她,減少她閱讀時的畏難情緒。
舅媽送(就是我

)的一大箱繪本,被我們娘倆反反覆覆讀了好多遍。就在這樣反覆的閱讀中,我們不僅讀了故事,培養了興趣,還認識了一些漢字。

圖源:網路
再次,讓孩子自己讀。
大班的下半學期,偶然看到板牙閱讀營組織的每月21天閱讀打卡活動。想著好習慣的養成需要21天,就給她報名參加閱讀打卡。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大聲朗讀故事十分鐘左右。
讀的書有一年級快樂讀書吧必讀書目《和大人一起讀》《讀讀童謠和兒歌》,有《小巴掌童話》,還有《十萬個為什麼》等,起初需要督促,後來就是她天天督促我:“媽媽,現在開始打卡啦!”
跟著讀了幾期後,我驚奇地發現,孩子認識的字越來越多了,朗讀能力也越來越強了。現在,都已經能夠安靜默讀故事了。

圖源:Pexels
至於讀什麼書,我們在大班這個階段,基本上都是隨心隨性的。有時你覺得好的,她不一定喜歡。故事類的書、一年級必讀的書、科普類的,甚至少年史記小故事,我們都會拿來讀一讀。啟蒙階段興趣為主。
現在上一年級了,她天天晚上堅持自己閱讀,我也天天晚上堅持讀給她聽。
正好,又拿到《了不起的狐狸爸爸》,這次我們一邊讀,一邊開始聊書了。
一個故事,她讀一遍,我讀一遍,然後我們就開始一問一答的模式:這個故事講誰的?其實就是故事的主人公是誰?讓她關注故事中的人。你覺得他是一個怎樣的人?講了他的什麼事?你看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就這樣你一言,我一語地聊,慢慢地就會讓她在閱讀的過程中關注地更多,將來做閱讀理解題應該也不是問題。

圖源:攝圖網
識字一定要提前
對於孩子是否提前識字,眾說紛紜。
但是,以一個一年級家長這個“過來人”的身份,真心勸各位寶爸寶媽,一定要讓孩子提前識字

因為現在一年級的數學題,字數繁多且沒有拼音,識字量不夠不僅不能獨立讀題,理解能力也會受到影響,做題的正確率就可想而知了。
那麼,什麼時候識字?怎麼識字?
其實,我也沒有什麼特別好的做法,因為我一直遵循孩子的成長規律,循序漸進。
在孩子對識字感興趣的時候,帶著她認識了一些簡單的字。
自己製作識字卡片、就著讀的故事、散步的時候看路邊招牌等識字。

但是,這些不足以支撐孩子的閱讀。
直到有一天,一位好朋友的孩子,把安慕希酸奶瓶上的所有字都能準確認出,我才發現自己遲了一步。於是奮起直追,開始帶著孩子識字。
先是帶著孩子看“洪恩識字”,孩子很感興趣,每次學習也都很積極。
但是,慢慢地我發現更讓孩子感興趣的,是那裡面的一個個小遊戲,有時候會把每一個識字裡面的小遊戲反覆玩,識字倒不是太關注。這就導致在平板前太久,有點傷眼睛,果斷放棄這一識字方法,改為書本識字。
在孩子讀中班這一年,斷斷續續利用孩子的空閒時間及節假日,帶著她跟著一套識字書系統地學習了一番。
在識字的同時,也堅持閱讀,這樣邊識字邊閱讀,在閱讀中鞏固識字的同時,也認識了新的生字(因為有研究表明,一個字在孩子面前反覆出現17次,孩子基本就可以記住)。自此,閱讀就與識字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中班提前識字,大班閱讀鞏固,孩子在一年級基本可以獨立閱讀,尤其是拼音學完之後,更是得心應手,有拼音的書的閱讀基本不用費心。

圖源:Pexels
拼音適當學一點
由於提前識字,拼音的學習就略顯滯後了。一年級之前,只是帶著孩子認識了一些簡單的聲母、單韻母啥的,簡單地帶著孩子拼拼簡單的音節。
本來想著大班暑假系統學習拼音的,但是暑假裡孩子學習古箏、輪滑、寫字、繪畫等,時間太滿就沒有機會學習。
幸好,進入一年級前兩三個星期,孩子在跟著老師學習拼音之前的一個識字單元,我利用這個間隙,簡單地帶著孩子跟著拼讀了一些拼音書,讓她對拼音學習有了一定的感覺,但還是一知半解。
所幸的是孩子一年級的語文老師,拼音教學特別細緻。
所以,一個月的時間徹底解決了孩子的拼音學習,順利地讓拼音成為孩子閱讀的有效助力。
這一個月的拼音學習,明顯讓我感覺到孩子系統的學習拼音,需要一個過程:
自己已有的基礎—老師的系統教學—家長的耐心陪伴—持之以恆的閱讀鞏固。

說到閱讀,不得不再次強調,一定要提前識字
試問如果孩子不提前識字,單靠學習的拼音識字,不是太難了嗎?畢竟現在拼音教學降低難讀,只要求孩子會拼讀即可,不是以前的直呼,如果每一個字的注音都需要孩子拼讀,哪一個孩子還願意閱讀啊!
寫字在大班練起來
我家孩子是在大班的暑假開始正式練字的,雖然我也是一位語文老師,也在孩子大班的時候教了她幾次,但是都沒有堅持下來。
利用大班的暑假,跟著一位經驗豐富的低年級老師學習寫字,那一個月的學習,奠定了孩子的握筆、筆畫、間架結構等寫字基礎,讓孩子進入一年級不至於太狼狽。
但是,經過這個學期的學習,我發現孩子練字的最佳時間還是在大班的下學期,如果能夠練一個學期,再加上一個暑假,孩子進入一年級的寫字應該就能做到入體、美觀了,只需要在學校跟著老師練習即可,基本不用家長再操心,就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於閱讀或發展其它興趣愛好。
作為語文老師,我深知練字的重要性
所以,雖然孩子起步較晚,進入一年級以來,我也一直鼓勵和陪伴她練字,現在孩子對於字的間架結構把握很好、筆畫筆鋒也很到位,寫字日顯成熟。

古詩文誦讀不可少
記得在孩子還在懷裡抱著的時候,我除了讀書給她聽、和她隨便聊天,沒事的時候,就喜歡背古詩、兒歌給她聽,儘管那時孩子還不會說話,但是我堅信,媽媽的聲音會給孩子留下一定印象。
後來,孩子會說話了,我就經常帶著她背古詩,有時看著書背,有時出去散步的時候,我一遍一遍地磨耳朵背,通常是五六遍過後,孩子基本就能夠背誦出來了。記得託班的時候,她就已經會背幾十首古詩了。
上小學之前,我們通常是利用週末、寒暑假集中背誦古詩,現在進入一年級,我給她買了一本大字版、注音的《古詩詞144首》,孩子每天跟著我早早到學校,先自己讀10分鐘左右的古詩,再去自己的班級跟著老師晨讀。
這學期結束我們的目標就是把這144首古詩能夠基本會背誦,下學期再開始背誦其它古詩和簡短的文言文。
作為語文老師,我堅信有豐厚的積累,語文學習一定不會太差,學習起來也會省力很多。
在背誦古詩文的過程中,我發現孩子的記憶力也得到一定訓練,老師發的一年級晨誦內容,一個單元有五六首兒歌,孩子願意的前提下,基本上一個晚上就可以背誦出一個單元,很快就把16個單元80多首兒歌全部會背。

陪伴孩子成長的這幾年,我最大的感受就是:
只要家長堅持,耐心引導,精心陪伴,孩子就會朝著預定的方向前行。
很多時候,孩子半途而廢,都是家長提前放棄的緣故。
相信孩子,用心陪伴,孩子就會還你一份驚喜。
部分圖源自網路,侵刪

也許你還想看看

【帶娃去海南打工】

喜歡記得點亮小紅心

川媽說說
提前識字這件事,真的強烈建議,幼小銜接的時候一定要做。
我家大寶是在上小學之前開始獨立閱讀的,現在六年級了,語文成績一直不錯,且學得比較輕鬆。但這不是最重要的,關鍵是他比較早地進入了大量閱讀的正向迴圈,他具有獨立閱讀能力更容易愛上閱讀,然後讀更多的書。而閱讀的價值和意義,不用我多說了。
當然,提前不等同過於雞血,什麼5歲就識字幾千的。提前識字,我的經驗是“適的當針對性學習”(識字書是個好用的工具)和“大量閱讀的積累”,堅持不懈、日積月累,緩慢圖之。孩子不排斥、也有能力接受。
今年,我開始帶著二寶做幼小銜接,相比大寶那個時候思路更清晰、重點更明確,也堅持得更好。關於語文,最早開始識字、現在開始練習寫字,下學期再學習一點拼音。她有興趣也不辛苦,循序漸進,為小學一年級做好準備)。
關於數學和英語的幼小銜接,希望我繼續分享的同學們,點個“在看”

告訴我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