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上半月,我在日本做了幾天調研,深切感受到老齡化社會的壓力、養老公平的重要性,也意識到要解決好養老問題所必須支付的成本——越來越高的政府負債率。(《當你老了,增長慢了》)
6月下旬,我到越南胡志明市和河內調研。越南比日本年輕太多,但對“老”的問題頗有前瞻性,剛剛改變了執行多年的計劃生育政策,放開了生育;同時,越南正在對行政區劃架構、行政治理體制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在我看來,這也是對國家機器運轉中老化、臃腫化、僵化的現象改革,以煥發國家和社會的活力。

凡是到越南的人,都不難發現這是一個年輕、充滿活力的地方,城市一派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等紅綠燈時,你能清晰地感受到紅燈後面的摩托車、小汽車車流在急切地積蓄力量,一旦綠燈開放便一湧而出。晚上在街頭,各種各樣的餐飲和服務場所很熱鬧,服務員在路邊熱情地招攬生意,夜經濟蓬蓬勃勃。
越南有33萬平方公里,人口超過1億,2024年人均GDP為4763美元,增速為7.09%,2025年增長目標為8.0%。這一人均GDP相當於中國15年前的水平(2010—2011年),彼時我們的增速在10%左右。
直觀上,我感覺越南像上世紀90年代末的廣州。廣州一位做民企的朋友到越南考察,他感覺越南像2000年左右的廣州。查資料,廣州市2000年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廣東省2007年人均GDP突破4000美元。
其實,越南是有不少問題的。比如清廉。雖然政府一直在強力反腐,但“跑冒滴漏”還普遍存在。多年前我去過幾次越南,當時過關,導遊都是提醒先準備好5到10塊美元。這一次我們有專人接待,走了外交通道,但另一組先期到達的朋友因為沒交小費,被置於最後才辦了手續,排了兩個多小時的隊。
導遊說,在越南街頭開車違章被查,遞一個裝著“咖啡費”的信封就能過關,只是“現在查得嚴,要到無人處給”。越南歷史上受法國影響大,越南人愛喝咖啡,也有小費文化。
我問了2019年到越南投資的一家大型中資企業,他們說這裡的投資環境還是可以的,他們請了專門的中介服務公司去處理和各個政府部門的關係,“中介公司已服務過不少中企落地,有經驗”。同時,他們現在也有專門的越籍員工負責維護政府關係。
廣州這位朋友說,他覺得越南的機會就是“還有不少縫隙”。“有縫隙就有空間,要是完全正規,就沒什麼機會了。”
越南的電力供應問題經常被詬病。2023年5月、6月,越南北部省份的工業園區輪流停電,世界銀行估計造成約14億美元的損失。我們這次去一家做彩電模組的工廠,上午突然說停電了,很多東西看不了,好在中午又恢復了。越南很希望發展AI與半導體行業,這都是電力消耗大戶,存在相當的挑戰。
越南的消費電子代工產業進步很快,還希望繼續升級。但一家中企反映說,當地招普工容易,招工程師難。越南的大學,文科設定比較多,培養的理工男少。他們要招電氣工程師,只能從做電工的人中選,再進行培訓。
越南工業用地價格不斷攀升,也是調研中多家企業的反映。
儘管有諸多問題,越南發展的心氣卻很高,鬥志很旺盛。
2022年5月,越南頒佈了《至2030年科技與創新發展戰略》,提出到2030年,科技與創新真正成為增長動力,全要素生產率(TFP)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高科技工業產品在加工製造業中的比重至少達到45%,全球創新指數(GII)位居全球前40個國家行列,每一萬人口中有12名科技人員,等等。
2024年10月,越南釋出了《數字基礎設施戰略(2025—2030)》政府令。12月,越南政府與英偉達簽署協議,決定在越南設立AI研發中心和資料中心。越南教育部門也在推進在高中試辦AI基礎課程以及培養大量AI工程師的計劃。
不怕現在有差距,就怕將來無目標。越南有明確發展目標,又能快速推進,所以是有希望實現跳躍式發展的。


越南經濟能快速發展,主觀是靠自身努力。越南的工人工作認真,街上各種各樣的小店主、小攤主、小販、司機給人以踏踏實實、一身勤勞的印象。
而在客觀上,越南牢牢把握了兩個機遇。
首先,中國這個“老師”就在身邊。
越南的國家發展方向是2021年越共十三大提出的“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到2030年,即越南共產黨成立100週年時,成為工業朝著現代化方向發展的中等偏上收入發展中國家;於2045年,即越南建國100週年時,成為高收入發達國家。越南很多經濟、產業、招商引資、自貿區建設的政策都照搬中國,借鑑中國,再根據實際情況做些調整。
中國的發展,給了越南“我也可以”的信心。
其次,美國這個大市場為越南製造提供了出口的機遇。
越南1/3的出口商品輸往美國,2024年對美貿易順差達1200多億美元。
雖然最近美國與越南達成的新貿易協議中,對越南本土商品徵收20%關稅,對經越南轉運的第三國商品徵收40%關稅,但越南整個產業鏈的日漸成熟以及效率的提升可以對沖不少壓力,同時越南出口產品的價效比強過墨西哥很多(這也是多家在越南投資的中企的看法),所以越南的出口會有陣痛,但優勢很難逆轉。
越南這條路,可以說是既摸著中國又摸著美國過河。把兩種條件的好處都發揮出來。


一個月內先到日本再到越南,兩相對比,讓我有強烈的觸動:一個國家既會面臨人口老齡化的挑戰(如日本),也會面臨國家機器老化、僵化的挑戰,要未雨綢繆,以憂患意識進行改革,這正是越南目前正在發生的。
人口的老齡化與國家機器的老化,前者難逆,後者可改。
關於人口老齡化,其實目前越南的情況並不嚴重。根據聯合國資料,2023年越南的人口中位數年齡為32.4歲(中國為39.1歲)。但從趨勢看,越南衛生部資料顯示,近年越南的生育率開始穩步下降,從2021年的2.11降至2022年的2.01、2023年的1.96、2024年的1.91。
所以今年6月3日,越南國會在《人口條例》修正案中,將“除特殊情況外,家庭只允許生育一至兩個孩子”的規定,改為“允許夫婦自行決定生育時間、數量和間隔”,廢除了1988年開始實行的計生政策。
而在防止國家機器老化、臃腫化方面,越南正在進行“建國50年來的最大改革”,全面、深刻、落地迅速。
今年2月,越南第十五屆國會第九次特別會議透過政府機構改革相關決議,將22個政府部門(18個部和4個部級機關)精簡到17個(14個部和3個部級機關),將8個政府直屬機構精簡到5個;同時取消各部委直屬總局的設定,減少201個公立事業單位;
今年6月,越南第十五屆國會第九次會議透過決議,將全國63個省級行政單位精簡至34個(包括28個省和6個直轄市);越南同時決定廢除“省-縣-鄉”三級行政體制,從7月1日起實施“省-鄉”兩級地方行政管理模式。原縣級行政單位約1/3職能向上移交至省級,2/3下放至鄉級。全國鄉級行政單位從10035個大幅精簡至3321個(包括2621個鄉,687個坊,13個特區)。
越南為何要做如此大的改革?
首先,越南有“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到2045年要成為高收入發達國家,而現在仍處於中低收入國家行列,任務艱鉅。有越南學者認為,如果沒有突破性的加速增長,越南有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如果堅決進行體制變革、大力投資戰略基礎設施、提升人力資源素質並主動應用高科技,就像一些東亞國家成功的模式一樣,則越南有可能躋身高收入發達國家。
其次,越南國土形狀狹長,呈S形,過去的行政區劃非常碎片化,這也是法國殖民時期分而治之策略遺留的問題,由此衍生出龐大的政府機構與人員編制,政府官員和工作人員超過250萬,約70%國家預算用於支付公務員薪水和常規開支。越共中央總書記蘇林在2024年10月的講話中說,“如果我們只用這些錢養活自己,就沒法發展關鍵基礎設施。”重組省級發展空間也有助於抑制地方主義,促進產業鏈協同。
第三,省級行政區劃調整有利於越南充分發揮地理資源的稟賦優勢,進一步發展海洋經濟和出口貿易。
調整後,越南臨海省份(包括臨泰國灣、北部灣和南海)的數量從28個減至21個,但臨海省份在全國省份的比例從44%升至62%,所有沿海省份均配備港口,多個內陸山區省份也透過合併獲得了出海通道。
調整後,越南不再有面積不足1000平方公里的省份。如北部製造業重鎮北寧省原面積為822.7平方公里,同鄰省北江省合併後擴至4718.6平方公里。胡志明市在合併平陽省和巴地–頭頓省之後,面積拓展至6772.59平方公里,人口達1400萬。
國會對新胡志明市的定位是,打造一個具有區域乃至全球影響力的集金融、製造、物流與創新於一體的超級都市。


大改革,防止國家執行體系的老化
令我特別驚訝的是,越南的這場大改革,雖然有一些陣痛和麻煩,如企業在6月要辦的一些事要拖延到7月1日之後,如老百姓的身份證、戶口本、駕照等要更換,但總體上並無大的阻力,進展很快。越共中央展現出了強大的領導力和執行力,越南社會也顯示出高度的認同感。
為了做好省、市、鄉級合併改革的領導和籌備,越共中央政治局派出了19個工作組前往各地直接指導,每週政治局都定期聽取籌備工作彙報,並在6月30日舉行儀式,公佈中央和地方有關合並省、市、鄉、坊、特區行政單位,成立黨組織,指定領導人選的決議,確立自7月1日起正式執行。黨中央、國家領導也赴各地參加了這一重要時刻。
越南改革,離不開蘇林的強力推動。去年8月3日,時任越南國家主席的蘇林當選為越共中央總書記,接替7月19日病逝的原總書記阮富仲。當選後不久,他就提出“唯有創新思維、創新方法、敢於突破常規,才能推動國家長遠發展”。
去年11月,他在“發展新紀元——越南民族奮發圖強的紀元”專題討論會上要求,著力精簡黨的組織機構,激勵和保護有創新思維、敢想、敢做、敢突破、敢擔當的幹部,在發展體制上更有力地突破,破除瓶頸和障礙,一切為了經濟-文化、社會發展和人民物質精神生活的提高。
蘇林指出,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執行新的地方政府模式是國家發展事業在全球化、數字化轉型和第四次工業革命背景下的客觀且必然要求;是越南更新領導思維、革新國家管理方式、大力應用科技、提升國家治理質量和服務人民效率的寶貴契機;也是越南共產黨領導下95年革命歷程、80年國家建設以及40年革新事業的重要成果。
政府常務副總理阮和平指出,越南數十年來有效運作的政治體系逐漸暴露出以下不足:
第一,機構設定不夠科學、有點臃腫;
第二,形成了多箇中間層級;
第三,人員編制龐大,導致改善薪酬結構遇到困難。
因此,中央委員會與政治局決定進行組織結構的大改革,採用“兩級地方政府”模式。
他認為,兩級政府旨在實現幾個首要目標:使地方政府機構更科學、更精簡,取消中間層級,讓政府更貼近基層。兩級政府正式投入執行後,每個鄉鎮都必須設立一個政務服務中心,讓民眾在這裡辦理全部行政事項。目前大多數公共行政服務也可線上辦理。同時,這也是一次幹部精簡整頓的契機。不符合要求的幹部、年齡較大、有健康問題,或有意願離退的同志可獲安排離職,如今畢業生接受正規教育、素質高,(精簡機構)為吸納這部分力量創造了餘地。
越南內務部部長範氏清茶說,省市合併後,預計約79339名公務員辭職或提前退休,加上此前中央機構改革受影響的約23000人,越南面臨超10萬名公職人員轉崗壓力,長遠看,涉及人員將達25萬人(13萬正式公務員和12萬鄉級兼職人員)。
為此,越南內政部將拿出約130萬億越南盾(約357億元人民幣)用於遣散費,支援相關人員提前退休或轉崗。
越南國會相關決議也指出,“對因行政區域調整而失去崗位的幹部,按工齡和實際貢獻給予足額補償,確保轉身時平穩”。根據測算,預計未來5年可節省113萬億越南盾(約310億元人民幣)行政開支,釋放出的資金將優先用到民生和生產上。
越南政府已經宣佈,從今年9月起開始推行15年免費教育,即全國公立幼兒園至高中階段實施學費全免政策,涵蓋2600萬名學生,每年投入30萬億元越南盾。
越南的改革舉措,因為充分考慮到被調整幹部的要求,也讓老百姓很快得到了好處,所以勢如破竹,又頗為平靜。
在越南,有很多熟悉的味道,市場經濟的味道,社會主義的味道,反腐倡廉的味道,邁向高收入發達國家的味道。雖然越南無論是經濟總量還是人均水平和中國都有很大差距,但越南透過改革釋放活力、讓國家執行體系年輕化的舉措,對我們的全面深化改革,也能帶來一些有益的啟示。
—— · END · ——
No.6436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秦朔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歡迎點看【秦朔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