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縣並省!真正的大變局來了!

來源:國民經略
全球的鐵飯碗,都端不穩了。
近日,越南推出史上最激進的機構改革方案,將省級行政單位數量減少50%左右,地方機構數量減少70%以上。同時研究取消縣級行政單位、合併鄉級行政單位。
還記得不?就在一個月前,越南透過機構改革方案,撤銷9個部委、700多個司局、3300多個分局及200多個事業單位。
經過這輪改革,越南將裁撤五分之一左右公職崗位,預計“砍”掉10萬個“鐵飯碗”
刀刃向內,向來是最難的,越南稱之為“一場革命”。
越南的大動作,釋放了什麼訊號?

01

越南,為何撤縣並省?
越南面積只有33萬平方公里,與雲南省基本相當;人口剛剛突破1億人,與河南相差不大。
這樣一個國家,卻劃出了63個省級行政區,包括5個直轄市和58個省。
我們熟悉的河內、胡志明市都是直轄市。越南準備建設的南北高鐵,連通的就是這兩座城市,與我國京滬高鐵剛好對標。

省級行政區劃過多,雖是法國殖民時代“小省制”遺留的產物,也與越南國土相對狹長、地理多樣、民族混雜的環境不無關係。

在越南,除了河內、胡志明市人口雙雙超過800萬,其他省份也就兩三百萬人,還有10多個省不到100萬人。


就此而言,越南的省級行政區,接近我們的地級市。
在我國,區劃最多的廣東、四川也只下設21個地級市,越南的省級單位明顯過多。
省份太多不僅導致機構臃腫,而且未必利於管理,改革可謂大勢所趨。
令人意外的是,越南還準備取消縣級行政單位。
與中國不同,越南沒有地級市,不存在“市管縣”模式,地方行政架構為“省-縣-社”三級,社相當於鄉鎮一級,縣則處於省與鄉鎮之間。

越南全國大概擁有700多個縣級行政單位,1萬多個鄉鎮/社級行政單位。
取消縣級,越南將變成“省-鄉”兩級地方行政體系。
這裡的省,可以替換成我國的市,“市-鄉”兩級架構也足以令人瞠目。
一個共識是,行政層級越簡單,中間機構越少,疊床架屋的可能性就越小,財政負擔隨之而減輕,市場空間也就越大。(參閱《嚴控財政供養人員規模!什麼訊號》)
就此而言,取消縣級單位,不只是財政改革,更是一場權力與市場空間的重組。

02

裁撤10萬鐵飯碗,影響有多大?
任何大規模機構改革,都涉及直接的利益調整,影響數萬人乃至數十萬人的鐵飯碗,推動起來向來不易。
在越南國內,反對聲音不在少數,但多侷限於體制內人員,民間多抱以歡迎乃至鼎力支援態度。
從國際和歷史層面來看,裁撤鐵飯碗的改革要想順利推動,除了強勢的管理者之外,更重要的是選對時機
這一次,越南之所以敢大刀闊斧動手,而非沿襲漸進式改革的傳統路徑,與其經濟所處的階段不無關係。
一般而言,鐵飯碗的吸引力,與權力的輻射半徑成正比,與市場的發達程度正反比。
市場越發達,就業機會越多,鐵飯碗的吸引力自然就越弱。
一個有利因素是,越南猶如世紀之交的中國,正處於經濟的騰飛期,“淘金”機會俯拾即是,鐵飯碗未必有如此之大的吸引力。
過去幾年,受益於全球地緣大變局、產業大轉移帶來的利好,越南藉助外貿一飛沖天,外資、跨國企業和技術蜂擁而入,帶動本國就業崗位擴張。
這讓人想起30多年前我國盛極一時的“下海潮”,當時一批體制內人員放棄手中的鐵飯碗,投身於市場大潮之中。
據統計,1992年,有12萬名公務員辭職下海,1000多萬名公務員停薪留職,其中不乏廳局級官員。
至今在企業界,仍有“92派”之說。許多商界大佬,第一桶金就來自於此,而現代企業制度也是從那時逐步步入成熟期的。
越南公務員會否重演“下海潮”不得而知,但只要經濟能保持高速增長,市場吸引力與日俱增,刀刃向內就不會存在太大障礙。

03

越南,雄心越來越大了。
今年2月下旬,越南悄然將2025年經濟增速目標調整為8%,而在此之前的秋季例會上還是6.5~7.0%。
在剛過去的2024年,越南GDP達到4763億美元(約合3.5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09%,增速位居亞洲地區前列。
不僅如此,越南還提出了“三步走”戰略,表示2045年要躋身高收入國家行列。
要知道,改革開放40多年之後的今天,中國才剛邁過高收入國家的門檻。
根據世界銀行標準,高收入國家人均GDP不低於1.38萬美元。
越南目前只有4700億美元,如果人口保持穩定,意味著未來20年越南GDP總量要翻一番以上。
換言之,不只是2025年,未來20年越南都要保持6-8%的平均增速。
要知道,過去幾十年,能連續多年保持8%以上高增長,GDP、人均GDP能在10多年時間實現兩個“翻一番”的,只有中國。
顯然,越南試圖複製中國奇蹟,重演中國從世界工廠到製造大國的跨越之路。

04

越南,憑什麼?
對於越南來說,面臨著三個前所未有的全球產業大轉移的機遇期。
全球產業大轉移是其一,地緣大變局帶來的“左右逢源”空間是其二,人口紅利、改革紅利帶來的支撐是其三。
在國際上,越南奉行“竹子外交”思維,在大國之間左右逢源,雙向受益。
以東盟為基地,越南一邊加入RCEP,一邊躋身CPTPP,與中國、美國、歐盟、東盟之間都形成了相對完善的自由貿易體系。
同時,進水樓臺之下,越南不斷靠攏中國,火速批准中越鐵路,並在南北高鐵上尋求中國支援,《突然轉向!超級鉅變來了》一文對此有論述。
在國內,越南大刀闊斧推進“革新開放”,即越南版的改革開放。
從農業改革、國企改革到機構改革,經濟革新與政治革新兩條腿走路,重塑經濟增長動力。
當然,即使處於風口之上,越南仍舊只是一個城鎮化、工業化方興未艾的發展中國家。
論經濟,越南一個國家的GDP,剛剛超過廣西,不及深圳市。

論人均GDP,越南只有4700美元,不到我國的1/3;論就業收入平均不到3000元,遠低於中國。
即使看似蒸蒸日上的製造業,多數依賴於外資,未能形成完整的工業門類,就連電力也依賴於中國。
但是,千萬不要低估一個成長中的經濟體。
西方當年曾嚴重低估中國的崛起,我們也不應小覷越南的未來。

2024年,隨著經濟走勢、房價與利率下行,國內大類資產收益率普遍跌破2%(國債1.6%/存款1.5%/保險2.5%/房租1.7%),且極有可能長期維持在低位。這意味著從2025年起,中國家庭面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保值難題。

在低利率、低通脹與老齡化時代,除了降低房地產比例,增配國債、保險等避險資產。更好的做法是將選取標的擴大到全球的核心資產(比如鎖定4.6%利率的美債),讓家庭資產配置的收益率更穩健、風險對沖性更充分。
有全球資產配置諮詢需求的朋友,請新增運營微信(lang202501),或者長按下方二維碼預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