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吃的到底有多癲?難怪待久了精神狀態都不太正常….


姐妹們,借開頭預告個大計劃!
下週三(8月21日)又可以和你們雲見面了,我把“世界廚具之父”德國WMF廚具搬進了直播間!一定要記得預約
以前留學時候經常帶朋友買WMF揹回國,現在咱們不用出國背鍋了,在直播間就可以買到德國進口鍋具、德國精工廚房刀,還有咖啡機和價效比廚房小電器,承包一個品質廚房該有的一切。
這場直播來之不易,攢了三個多月的進口庫存,只有週三晚上這一場,下播就不能買了,千萬別錯過啦。
如果晚上忙沒法一直蹲直播,可以新增黛西小夥伴,預約直播後新增小夥伴,還可以參與抽獎哦🎁

文|黛西

今天來廣州了!
從山東到廣東,從烤爐到蒸籠。
現在不想做靈魂有香氣的女子了,只想做一個肉體帶冷氣的女的!
我發現餅餅的適應能力是真強。
在山東,輕鬆拿捏山東氣質!
來廣東,馬上又有了廣東靈魂!
一天五頓是標配,沒有一個人可以瘦著離開廣東!

明天我約了個朋友見面。
朋友發訊息問我,回國還吃得慣嗎?想念德國菜嗎?要不要找個德國餐廳,請你吃豬肘子?
不是,現代社會人和人之間的誤解,已經這麼深了嗎?
他明明可以直接跟我絕交的,但是他還想先請我吃一頓肘子!
在德國生活了十幾年,很多東西變了,但中國胃不會變,永遠不會變。
你們老問我怎麼保持身材,我想說因為在德國很難吃到人飯!
德國菜到底有多難吃?
有人說,德國人吃得好像蘇軍還在柏林。
還有人說,文化差異果然大,起碼咱們不拉盤子裡。
德國人用著全世界最好的鍋,做著全世界最yue的菜。
他們把所有智慧、邏輯、嚴謹、工匠精神,全部都用在了研究廚具上。
而留給食物的精神狀態,只剩下一個
主打一個高開低走,差生文具多。
暑假有朋友帶孩子去歐洲玩,讓我推薦好吃的德國餐廳。
我的沉默震耳欲聾。
來德國,我一般只建議吃老三樣:
德國烤香腸。
德國烤豬肘。
德國炸豬排。
以上是德國人對食材最大程度的尊重。
在德國吃東西,好奇心不能太重,
不然的話,你可能吃到一戰時候就死了的魚——
和農家吃剩下的殺豬菜——
如果你發現一個德國留子的精神狀態不太正常,不一定是因為畢不了業,也可能是因為餓的。
好人做到底,今天來盤點下德國“美食地圖”,排名不分先後!

1. 生豬肉糜漢堡(Mettbrötchen)
首先用上萬塊的德國料理機,把豬肉絞成糜,類似咱媽包餃子的餡。
再把黑胡椒、鹽粒子混進去攪勻。
然後用上千塊的德國刀,切點兒洋蔥碎。
往肉糜上一撒,就可以生啃了!

有一些心思細膩的德國人,會把這道菜做得十分精緻。

更多人會把生肉糜捏成小刺蝟,洋蔥切小段,豎著紮在肉糜上。
一道水靈靈的德式刺身就做好了!
它有個人畜無害的名字叫“肉糜刺蝟”(Mettigel)。
如果你捨得花錢,還可以買兩顆藍莓,給刺蝟做一雙卡姿蘭大眼睛!
如果需要創作靈感,你還可以在德國美食網站上,找到形態各異的刺蝟!
以前做金融的時候,肉糜刺蝟是我司招待貴客的招牌小吃。
涉世未深的我,鼓起勇氣陪客戶吃了一隻。
說實話,沒有想象中那麼腥,甘甜口的,甚至有那麼一點子的… … 好吃?
肉糜和生洋蔥,吃出了一種負負得正的感覺!

2.  銀魚漢堡(Bismarckhering Baguette)
在德國生活十幾年了,這魚是我一直不敢試探的雷區。
醃製的鯡魚,魚皮閃爍著銀色光澤,有一種還沒死明白就被夾在麵包裡的氣質。
溼滑的觸感,讓你感覺它進了肚子還能四處出溜。
配上德國人祖傳的洋蔥和酸黃瓜,就可以生啃了!
整個漢堡最可口的部分是麵包。
不理解,但尊重!

3. 鯡魚沙拉(Heringssalat)
由於裡面加了甜菜根,沙拉醬呈現出一種令人匪夷所思的緋紅色。
下面蓋著一坨神秘的物體,讓人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這道沙拉的德語名叫Heringssalat。
這裡提供一個解題小技巧。
凡是名字裡含Hering的食物,都可以加點鹽、黑胡椒,拌勻後烤箱150度烤25分鐘,然後拿出來就可以直接扔了!
鯡魚沙拉屬於北德名吃,經常出現在聖誕小吃攤上。
為了照顧遊客的感受,當地旅行指南經常會溫馨提示遊客:
這道菜你們只需要憋住呼吸,吞掉鯡魚,吃掉甜菜根和小黃瓜,然後就可以去拉肚子了!

在德國點菜,一定不要被名字迷惑。
你以為魚香肉絲沒有魚、螞蟻上樹沒有螞蟻,已經足夠抽象了。
但德國菜名的抽象程度,早已到了next level,讓你明白什麼叫學無止境。
比如東德名吃Tote Oma,直譯為“死去的老奶奶”。
這道菜是由血腸碎,煮土豆,和德國祖傳酸菜拼的盤。
血腸是豬血和豬肉做的,剁碎之前長這樣——
有一說一,味道我能接受,但菜名為何如此癲,老奶奶的棺材板要壓不住了!
再比如德國名吃Leberkäse。
Leber=肝臟,Käse=乳酪。

而它裡面既沒有肝也沒有乳酪,就是

豬肉和澱粉做的一塊午餐肉。

整塊肉樸實無華地躺在麵包裡,有情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擠點兒番茄醬,蛋黃醬,然後就可以啃了!
主打一個紮實、頂餓。

德國菜,充分體現了德國人的實用主義精神。
德國的土豆,從不起什麼花名。
直接整顆帶皮煮,原封不動裝盤。
主打一個足斤足兩,真材實料,童叟無欺。
讓你吃得明明白白,絕不會出現點了一盤土豆絲,拼起來發現少一根的現象。
德國的口蘑,不燉小雞,也不炒肉片。
它不是任何人的配角,它就是要做它自己,獨成一道風景。
我知道口蘑能生吃,但咱們老祖宗發明了火,是有原因的!
德國的意麵,義大利人看了當場原地去世。
遠看是意麵,近看是意麵。
吃進嘴裡,小腦萎縮了!冰冷的酸味兒直衝天靈蓋!
它的真名叫做意麵沙拉(Nudelsalat)。
想知道這種沙拉的受眾群體到底是誰?
是想吃意麵的人?還是想吃沙拉的人?還是想不開的人?
德國最實用的食物,還得是德國黑麵包。
進可防身,退可砸核桃。
在德國超市的麵包區,經常可以看到一臺神秘的切割機。
你以為它是切肉片的,其實它是殺麵包來的!
德國有3000多種麵包,這是德國人引以為傲的食物品類。
我坐過的一家德國郵輪,船上的特色招牌美食居然是… … 一桌面包??
千萬不要隨便跟德國人吐槽他們的麵包,這在德國跟犯天條沒有任何區別!
好了,德國美食地圖就分享到這兒,歡迎有朝一日來按圖索驥!
我繼續去養膘了。
每逢回國胖五斤,這是對機票最基本的尊重!
黛西
黛西的小紙條
雖然德國菜癲,但德國廚具的精神狀態絕對線上,來洗洗眼睛!😂

別忘了預約下週的「世界廚具之父」WMF直播承包一個品質廚房該有的一切,直播價僅限直播的幾小時,千萬別錯過啦。
晚安🌛
黛西
📍📖 你可能還喜歡讀
📍📹 你可能還喜歡看
來影片號圍觀真人黛西
謝謝你們點的小紅心❤️
📍🛒 西好物推薦

不開打賞,喜歡請轉發+在看+點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