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什麼“脫鉤了咱們也能活得很好”。而應該把斧子撿起來,學學大英的套路。
終於可以留言評論啦,歡迎大家向筆者拍磚
世界第一大糧食消耗市場是中國,世界第二大糧食消耗市場是中國的豬。
中國一年自產7億噸糧食,還要從世界其他地方進口1.6億噸糧食。而印度雖然坐擁全世界最大的耕地面積和最多的耕地降雨量,每年只能生產出3.1億噸糧食,還不到中國的一半。然後再刨掉印度出口的0.2億噸糧食,人口比中國更多的印度,只吃2.9億噸,相比於中國的8.6億噸糧食,一箇中國人吃三個印度人的主食量,中國人實在是吃的有點多。
不是中國就是大米饅頭吃得多,而是咱們裡邊還有國中之國。
中國養了7.3億隻豬(出欄量計算),每隻豬一年要吃五六百公斤精飼料,還得吃骨粉、大豆餅(豆粕)、魚粉,中國一頭豬一年吃的糧食相當於兩個半印度人,光七億頭豬就得吃掉3.5億噸糧食,比印度14億人還多吃五千萬噸。

產鋼世界第一是中國,世界第二是中國河北,世界第三是中國河北唐山。
糧食消耗世界第一是中國,世界第二是中國的豬。
除了七億隻豬,中國人還養了80億隻雞,1億隻牛,3.3億隻羊。除了吃青飼料之外,都得吃點玉米豆餅的精飼料。
中國人愛吃,也會吃,有錢之後放開吃。越有錢的地方吃肉吃的越多。大中華區收入最高的是香港,香港人均肉類消費達到了136公斤/人,比美國還高20%,全世界最高。北上廣深平均也都超過了一百公斤,達到了美國的水平。

雞鴨魚肉,天上會飛,地下會跑,海里會遊的大嘴吃八方。

吃肉這事,絕對的G2,中美是天下無敵的存在
哪怕是全國平均,咱們人均62公斤的肉類消耗量,也超過了德國的55公斤,日本的35公斤,妥妥的發達國家範。

中國人吃肉吃的如此之多,連平均身高都漲了快10釐米。

中國人是如此的熱愛吃,以至於德國人發明的恩格爾係數都失靈了。
德國人認為,越富裕,食品支出佔總支出的比例就會越低,畢竟人就只能吃那麼多,所以用恩格爾係數(食品支出/總支出)來表徵富裕程度。只能吃肘子的德國人,實在想象力有限,想不到有錢之後能吃的多精細,多昂貴。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有錢吃點好的,就是中國人的生活方式。
要保衛中國人的生活方式,不但要給14億中國人找到幾億噸口糧,也得給中國這十億豬牛羊,八十億隻雞,總共一百億張口找到口糧。
為了給這一百億張口找到足夠的口糧,中國人使出了所有聰明才智。
大米產量低,那就用畝產五千斤土豆替代畝產一千斤的大米,用土豆高科技改性做成大米,不但口感跟大米無二,而且產量提高三倍,隔氧儲存下樂觀估計十年都不會變質,無需恆溫恆溼通風,解決長期儲存問題


土豆也不夠吃,那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合成澱粉,無中生有。

上天入地,無所不用其極,可面對這一百億張口,中國佔全世界7%的耕地,無論如何是不夠的。


美國人在冷戰對抗蘇聯的時候,喊過一個口號:“保衛我們的生活方式”
現在我們到了保衛我們生活方式的時候,中國的耕地養不了這一百億張口,中國的鋼需要給這一百億張口找到口糧。

從這個角度上說,不採取攻勢的對外策略,是絕對不行的。決不能把我們的生活方式,放在別人的手裡。因為事實一次又一次的證實,指望西方遵守規矩和慣例,是天方夜譚。


為了吃一口豬肉,咱們也得支稜起來。
從這個角度上說,絕不是要脫鉤就脫鉤,講什麼“脫鉤了咱們也能活得很好”。而應該把斧子撿起來,學學大英的套路。用科技把商業文明帶給地球村。


180年前,他們用槍炮逼我們自由貿易,180年後,他們又想拿著槍炮不想讓我們自由貿易。

你想脫鉤就脫鉤,我們橫練這一身腱子肉可還有意義?

風大浪高,有些不方便說的,可以點選下邊卡片移步可以留言的小號聊一聊,也可關注筆者微博賬號 @躺平學副教授
筆者的新書上市啦,錯愛筆者閒扯的讀者,可以點選下邊的 閱讀原文 購買~~已購買的讀者,記得後臺聯絡筆者,加入VIP讀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