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一場,我離家多少年,他就看了多少年天氣預報

圖源網路

天氣預報
文/原楓

沒有手機和手機普及的年代,我的父親常年堅持在電視機上看《天氣預報》,幾乎從未間斷。
上世紀80年初,父親辛苦勞作,攢夠積蓄後,託人從內部弄到一張緊俏的電視機票,為家裡買了一臺14寸的金星牌彩色電視機。那時父親正是壯年,又是家長,電視機由他主控。他最愛看的節目是央視的“新聞聯播”和“天氣預報”。
14寸金星牌彩電  圖源網路
新聞聯播快播完後,全國各地城市的天氣預報就開始了。看完省會及重點城市天氣預報,休息一會,他還會跳到地方臺看當地天氣預報。古龍的陸小鳳系列武俠劇在地方臺開播的時候,我心裡憤憤地嘀咕,天氣預報怎麼還不完?不停詛咒多雲晴西北風的天氣預報怎麼這麼囉嗦?有時抱怨的聲音大了些,父親慢慢轉頭,瞥來一個眼神,我就只能乖乖地等了。父親中等身材,孔武有力。他在家裡不苟言笑,惜語如金。他在外面很多場合善言,母親有時還取笑他能諞。聽說有一年有個記者採訪勞模的父親,父親滔滔不絕地講了一大通卻不著要領。記者只好採訪別人了。
我小時候,父親在家門外種了一排槐樹和椿樹。長大後,離開故鄉,家裡就剩下父母二人了,屋裡空蕩蕩的。這些樹已經長成參天大樹了,樹影婆娑,枝葉繁茂。兒女與父母而言,有時不如樹木,能不離不棄相陪,沒有抱怨。父親上了年紀後,耳不聾眼不花背不駝,看電視新增了不由自主地點頭的毛病。父親大多時間都是一個人看節目。母親有時看見父親看電視時點頭,會責怪他樣子太醜了。他聽後不言語,直直脖子。過一會,又開始點起頭來。電視裡的天氣預報一結束,他就關機了。
我離開家後,除了假期回家陪伴,平日與父親交流常用固定電話。電話中總是沒說幾句就停頓了。靜默了幾秒後,他通常都會說,“你那裡明天要下雨。”咔嚓,電話那頭就斷了。後來,我換了城市生活。父親經常在電話那頭結尾時都會叮囑“明天你那裡要下雪了,明天你那裡要降溫了,明天你那裡要颳大風了”,好像從未說過明天是多雲亦或是晴天。
父親離開快三年了,近日看到他離去當天我在烏雲密佈的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登機回家前拍的照片,我突然明白了他一生為何愛看“天氣預報”。壯年時,他在外奔波操勞,天氣預報是他出門的保護傘,也是他渴望瞭解外面世界的一扇窗戶。年老時,天氣預報是對子女的牽掛和思念,也是他內斂隱忍情感的交流媒介。
作者拍攝於上海浦東機場
只有八個鍵的金星牌小彩電還在老家,部分按鈕都不靈光了,開啟後還能看幾個臺。我的家裡沒有電視,手機上下載了天氣預報,我像父親一樣每天都會看天氣預報。故鄉的春夏秋冬,風霜雨雪,我一直知曉。天氣預報維繫了父親與我不能隔斷的親密無間。父與子幾十年,我離家多少年,他就看了多少年的當地天氣預報。風雲變幻的天氣預報長年累月地刻在父親沉穩堅韌的心裡,教我如何不想他。
感謝歆悅承福,東方之風,阿米好乖,一枚園地6,思想的鳥巢,子規啼春,平湖扁舟,仍然的盒子,曉崇視界等公號推廣我們的新號,如果願意在你的公號推廣一下我們的公號,請後臺留言,不勝感激。暗夜遞來的花,雪中送來的炭,我們謹記心間。為防失聯,請加”erxiang8d“。
~the end~
作者簡介:
原楓:寧夏靈武人,高校圖書館館員。喜歡閱讀和思考,偶爾寫點文字。
平臺原創文章均為作者授權微信首發,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與本平臺無關。
牽掛與思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