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可曾想過,在海與高山的另一邊,縣城高中的孩子們正在經歷什麼?
在中國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縣城中學承載著無數孩子改變命運的希望。正如社會學家費孝通所言:“從基層看,中國社會本質上是農村的。”截至2020年,生活在農村及縣城的人口占比超過50%,中國2000多個縣,容納了全國50%以上的學生。
然而,縣城高中的教育正在面臨挑戰。長期以來,優秀師資向大城市集中,縣城的教學條件受到極大限制。生源流失是另一個問題——城市裡的“超級中學”們吸納了原本出身縣城的優質生源,導致縣中的競爭力大幅下降,“寒門再難出貴子”。

三類高中精英大學生佔比逐年下降——後浪工作室
除此以外,來自縣城們的孩子們對於進入優秀高校往往擁有更大的心理壓力和更少的自信——高考是萬人過獨木橋,沒有媲美許多城市中產家庭的堅實後援和經濟支援,只有極少數的縣中學生能夠走通這條幸運的道路。
在精英教育、留學潮流備受矚目的今天,縣城高中的孩子們卻往往被忽視。他們的故事鮮有人聽見,他們的教育需求也被經常性忽略。
你是否願意加入一場深度閱讀與思考的交流,共同探討教育公平的意義?
在即將到來的三月一日,我們將在西雅圖華盛頓大學舉辦一場關於縣城中學的讀書教育沙龍,連線正在縣城支教的一線教師,共讀林小英老師的《縣中的孩子》,在多元經歷與對話中探討教育公平與未來。

透過這次閱讀沙龍活動,雨山前書會與ChanceSee希望讓更多的人關注到縣城高中教育的現狀和挑戰,也希望來自於不同國內與海外背景的華人能夠增進對彼此不同教育背景的瞭解,為改善教育公平、推進緩解縣中教育困境盡一份自己的力。


流失優質生源與師資、超級中學強勢崛起、“分數為王”的單維高強篩選……北大教育學院林小英歷時3年,深入六省七縣25所不同層級學校,書寫一部多角度展現縣域教育生態的田野調查。
透過描述東、中、西部不同縣域內乏力或奮進的學校、踏實或遊移的教師、在幻想或現實中長大的學生、對孩子教育過度操心或無能為力的家長、在正事和雜事中疲於奔命的校長、緊密交織的政校關係、國家教化權力和市場選擇驅動之間的城鄉關係,作者呈現了縣域教育的生態,深度剖析了中國縣城基礎教育管理體制困境的根源及後果。本書生動刻畫了縣中學子的真實生活。它讓我們看見,他們如何在資源匱乏的環境中拼搏,他們如何承受社會流動的焦慮,又如何在希望與現實之間尋找出口。

1. 破冰環節 + 教育類話題 Quick Talk
你對“寒門再難出貴子”怎麼看?
你認為教育應該注重“升學率”還是“全面發展”?
如何看待“雞娃”(過度教育競爭)現象?
中國教育 V.S. 美國教育?
2. 主題閱讀討論:聚焦縣中教育困境
參與者們將提前閱讀《縣中的孩子》書籍內容與部分補充材料,結合背景知識與經歷,交流自身感悟與體驗,探討縣中、農村等不同教育體系的問題與影響。
3. 縣城志願者教師分享互動
我們邀請了在縣城高中支教的笛子老師,她將結合書本里的內容及她在縣城高中任教的具體經歷,為大家講述和補充縣城高中的故事。

笛子老師

促進城鄉教育公平的NGO組織PEER毅恆摯友專案部全職,在縣域學校為學生運營朋輩公共空間,和湖南廣西貴州的縣域中學生一起成長。

無論你是在北上廣深這樣的一線城市長大,還是曾在小城或縣城的課堂裡度過青春,縣中教育始終以一種隱秘而深刻的方式,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它是中國教育生態中最龐大卻也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環,承載著無數普通家庭的期望與夢想。
然而,在城市化浪潮的衝擊下,縣中正逐漸陷入資源流失、師資匱乏、生源外逃的困境。這種困境不僅關乎縣中本身,更折射出教育資源分配的不均衡與社會流動的隱憂。關注縣中教育,並非僅僅是為了拯救一所所學校,而是為了重新審視教育的本質——它應當是一種普惠的權利,而非少數人的特權。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真正理解,縣中的命運,某種程度上也是我們所有人的命運。

紀錄片《早晨的星空有黑色有白色》截圖

活動時間:
3月1日 15:30 – 17:30 (PST)
活動地點:
Husky Union building (HUB) 二樓 214
4001 E Stevens Way NE Seattle, WA 98195
報名方式:
方式一:掃描下方二維碼填寫報名表;

方式二:滑動至文章最後,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填寫報名表;成功提交後我們將邀請您加入活動群。
報名截止:
西雅圖時間(PST)2月24日
參與費用:
‼️🆓免費
但我們鼓勵您按照自己的情況捐款,所有善款將用於購買書本,贈予縣城高中。活動結束後,我們將反饋圖書捐贈情況並分享縣中孩子們的故事。

在即將到來的三月一日,
讓我們一同“育見”縣中的孩子們,
看見縣域教育,
讓我們一起,
用閱讀和行動,
為教育公平點亮一盞燈。

文案:Karina, Reese, Ashley
排版:Ashley


👇報名請點選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