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右邊的朋友認為,財產權是私權,透過血緣繼承天經地義,敢質疑這一點就是大逆不道。左邊的朋友認為,我是替資本家說話,替財產的血緣繼承辯護。同時被左邊和右邊罵,是我樂於看到的一個結果。
此外,也看了幾篇評論文章,一位右邊的大V引用了密爾的《論自由》,認為私權和公權之間需要有顯著的紅線。紅線之內的私權可以轉讓和代際傳承,紅線之外的公權,不能轉讓和代際繼承。財產權是私權,政治權是公權。
公權和私權的劃分我認為沒啥問題,確實應該有劃分。但憑什麼財產權就是私權,可以繼承;政治權就是公權,不能繼承呢?
如果我們看看歷史,就知道:在資產階級革命之前,政治權,財產權,都是私權不是公權,都可以授受和繼承。
西方的貴族封建制,政治權力分散在君主和貴族手中。政治權力同樣透過血緣繼承,屬於私權。當時的哈布斯堡家族,就是把私權的血緣繼承發揮到了極致。哈布斯堡查理五世從父親手裡繼承了奧地利、低地國家和弗朗什孔泰,從母親手裡繼承了整個西班牙帝國。靠結婚和繼承。哈布斯堡家族打造了歐洲的第一強國。
秦之後的中國的集權官僚制,政治權力集中在君主(皇帝)一個人手裡,透過血緣繼承。一個人當然無法治理國家。皇帝再把政治權力授權給官僚,由官僚幫助治理國家。官僚的政治權力來源於皇帝,而不是血緣,也就沒法透過血緣繼承。
西方貴族封建制的權力分散,君主和貴族為政治權力持續鬥爭。中國的集權官僚制權力集中,但政治權力中的血緣繼承成份少得多。寒門甚至平民,也可以透過科舉,攀爬官僚層級,獲得政治權力。
孰優孰劣?兩者各有利弊吧。
資產階級革命前,西方世界的政治權力集中在君主、貴族手中,教會也有一些。資產階級是沒有政治權力的,但他們有錢,有經濟權力,還想奪取政治權力。
為了達到奪取政治權力這個目的,資產階級創造了一種新的意識形態敘事:財產權是私權,政治權力是公權。更直接的說,就是:我有的,就是私權,全都是我的,別人不能碰。我沒有的,就是公權,是大家的,我也有權分一杯羹。
這個敘事,是資產階級為了自己階級利益,創造的敘事,並不是公理,也不是道德。所謂風進雨進,國王不能進,也是這種資產階級的階級敘事的一部分。
無產階級,既沒有政治權力,也沒有經濟權力。我有的,是私權,我自己的。我沒有的,就是公權,是大家的。無產階級啥都沒有,所以無產階級革命的訴求就是政治權力和經濟權力都是公權。
所以,那些什麼財產權是私權,政治權是公權;什麼風進雨進國王不能進。本質上都是資產階級站在自己利益角度的階級敘事。目的是為了維護資產階級的財產權,同時從貴族和君主手裡奪取政治權力。這些敘事,不是歷史的終結,也沒有什麼道德優越感。
我們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是:公權取代私權,是不是歷史的大趨勢,是不是社會的進步?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那麼,當前的政治權是公權,財產權是私權的公私界定,是一個階段性的狀態,不是歷史的終結,也不是道德的高地。未來的人類社會,一定也會逐步過渡到,政治權財產權都是公權的共產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可能需要很久,但最終會到來。
如果你的答案是“不是”。那麼,資產階級革命,把政治權力從私權變成公權,不算社會的進步,也沒有什麼道德優越感。
我的答案是“是”。所以,我認為和西方的貴族封建制,以及中國的集權官僚制相比,資產階級革命是進步的。財產權的代際傳承,也比政治權力的代際傳承更容易被公眾接受。未來,人類社會會逐步向財產權“公權化“一步步過渡。大政府,累進所得稅和遺產稅都算是這種過渡的一個步驟。
當然,最終實現共產主義,需要漫長的時間。
人類社會,是否存在“政治權是私權”,“財產權是公權”的社會形態?也不是完全沒有,有些宗教團體的組織形式就是這樣。
宣揚資產階級的階級敘事沒啥問題,畢竟屁股決定腦袋,立場決定觀點。小資產階級也算資產階級嘛。但別雙標,別唸經,別站在道德高地上亂噴裝大尾巴狼。你們念得那些經,只不過是資產階級為自己階級利益創造的,並宣傳洗腦幾百年的階級敘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