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課的新東方,帶貨的新東方

我個人並不喜歡新東方(注:特指課外輔導、外語培訓、出國留學的新東方,並不包括廚師技能培訓的新東方)。
作為從高考大省河北省卷出來的做題家,我在高中幾乎每個暑假都會上新東方的補習班,初中的時候還多是本地的零零散散補習班居多,到了高中新東方基本形成了壟斷效應了——本地口碑不錯的老師,要麼自己靠人脈開小班,要麼就加入了新東方。所以普通家庭沒啥選擇,只能接受新東方高出了兩三倍的補課費。
但是以現在客觀冷靜的視角回想起來,新東方的補習效果並不理想(注:特指與高考相關的各種輔導,不包括雅思託福等英語培訓,因為後者我沒有經歷過,沒有發言權),只不過一來形成了壟斷效應,二來學生們上得很開心,家長們都恨不得一個週末補習五天,所以新東方的生意異常欣欣向榮。
客觀來說,當年新東方火不是課教的多好,而是上課的時候加入大量的成功學雞湯+劣質段子——對不對不用管,怎麼吸引眼球怎麼來。當年我們接受的是非常死板的應試教育,這種授課形式確實對未成年人很有吸引力。

當時我們為什麼至少不反感上新東方的課,因為我們不是去學習的啊,我們是去花錢聽脫口秀的啊!別管這個脫口秀有多劣質,至少對我們一週有六天半都上課的中學生來說,是一種莫大的精神放鬆。因為真的沒有別的娛樂方式了——電視不讓看、網不讓上、手機沒收,把脫口秀偽裝成上課,不吸引人才怪。
歸根結底,新東方是一個以銷售導向性的企業,核心的奧義不是說輔導你獲得更高的分數,而是要把課賣出去。所以新東方的老師與其說是教師,更不如說是銷售。
家長壓根就不會去聽課,也完全無法評判老師的教學質量——暑假培訓這種大課,跟家教模式不一樣,更多的是一種“大家都上我不能被落下”的心理。所以孩子說同學都報了新東方,孩子說新東方某某老師教得好,家長怎麼可能拒絕呢?所以當年新東方這種把握核心客戶需求與痛點的模式,在教培市場上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再加上新東方早早上市,有龐大的資本助力,可以為優秀的教師(銷售)開取遠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工資,本地的小規模教輔根本無法與其競爭,很容易形成壟斷效應——一旦壟斷起來了,那就是割韭菜時間了。
所以我為什麼要講新東方當年的“授(售)課”模式,因為跟現在直播帶貨一模一樣,這樣一對比大家馬上就明白了——本質沒有任何區別。
所以新東方可以從教輔市場到直播帶貨無縫銜接,因為做得都是一樣的事情啊!不必對東方甄選的成功大驚小怪,這種模式二十年前就跑通了哦。

我再講講當年的自己的經歷,那個時候新東方什麼樣的老師最受歡迎呢——最會講段子的,課堂最逗樂的。這就導致了一個不好的現象:老師(銷售)會竭盡所能地討好學生(客戶),而最通用的手段,就是講黃段子。
所以這個現象在各地新東方都非常普遍:最放得開、黃段子講得最溜的老師,是最受歡迎的老師。雖然根源正如開頭所說:這是對應試教育的反叛,同時也是我們性教育普遍缺失的一個間接結果,但無論怎麼樣,在絕大多數都是未成年人的課堂上講黃段子,並不是一件值得推崇的事情,但這其實也確實是新東方眾多“名師”大受歡迎的根源。
不過還是要說,新東方傳統的“心靈雞湯+成功學+黃段子”的模式跟不上時代的程序了,現在網際網路如此發達,什麼樣的娛樂形式沒有,年輕人的口味和認知早就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所以在網路視角之下,講課堂段子起來的新東方高層們各種發言都十分的丟人現眼匪夷所思,根本原因還是跟不上時代了。大家可以去看看俞敏洪的演講,一小時演講二十段雞湯,還都是紙媒時代《讀者》《意林》講爛的雞湯。

他們那些段子和雞湯,在一個幾十人的課堂上講,效果估計還不錯,現場的人就是有想法的因為從眾心理也不會有太多反應,但在網上發出來不被群嘲才怪。當然,這種批判並不僅限於新東方的“名師”們,還有一個很典型的:“瘋狂英語”創始人李陽,也在網際網路時代褪去了當年的光環。不過既然本文話題是新東方,就著重說主題。
所以新東方換血是必須的,董宇輝就是符合新時代網路傳播特性的新一代“名師(銷售)”。不過還是要說,我一貫很不喜歡直播帶貨模式,我一直認為直播帶貨跟消費主義洗腦、非理性消費是一枚硬幣的正反面。
從薇婭李佳琦剛火的時候我就批評直播帶貨模式,現在對羅永浩董宇輝也是一概而論。比如下面這篇文章《消費主義在2019》,寫得時候正直薇婭李佳琪如日中天的時候。我當時的批評點是:主播會用煽動性的語言、誇張的表情與動作、曖昧甚至虛假的商品描述,激發你的購買慾望,直播間最大的目的就是刺激消費者衝動消費、非理性消費。

不過比爛而論,目前直播帶貨好歹是市場篩選,新東方教培則是壟斷畸形。雖然也有平臺壟斷、流量扶持的成分在,但多多少少消費者的流動性,要比一個個城市的輔導班強多了——我高中那時候好未來還沒崛起,不報新東方的課外班就真沒得報了。
所以之前整頓教輔市場,我寫文章主要表達了三個觀點:第一,以高考為終極目的的應試教育不改變,課外教輔永遠有市場;
第二,教育不公平的根源在於巨大的貧富差距,學區房制度就是最典型的教育階級歧視,也是赤裸裸的用錢購買教育資源——只不過這個錢流入了房地產行業。高考也遠遠談不上公平,北京上海天津超高的錄取率,也說明了教育資源是透過身份(戶口)傾斜的。

第三,所以教輔市場終究只是一個細枝末節的問題,但是,又要說但是了,新東方和好未來等壟斷教育集團,憑藉其壟斷地位,制定壟斷價格,用“孩子的未來”綁架了所有家長,攫取了大量壟斷利潤。
這些壟斷教育集團真是“好死,開香檳”——雖然學區房制度不改革,北京河北不能用一張卷統一錄取,但搞掉這些壟斷教育集團也不能算錯。

迴歸到本文的話題,這件事情的本質就是老的壟斷資本主義和新興市場的自由資本主義產生了矛盾。
新東方的教育培訓機制早已經脫離時代了,但是它起步早,原始積累做得好,可以壟斷市場和師資力量,還可以輕鬆轉型銷售模式。但對於想學知識的學生和想祛魅消費主義陷阱的消費者來說,就是劣幣驅逐良幣,課程和商品死貴死貴的最後也就是被灌點劣質雞湯。
雖然董宇輝比那些“老新東方”強太多,至少是自由市場消費者用腳(購買力)投票選出來的偶像。但我還是要說,我堅定反對直播帶貨模式,堅定認為透過煽動性的語言、誘惑性的描述、聲光電絢麗場景和動人的聲音干擾人的情緒,是消費主義陷阱在當代最典型的表現形式,抹殺了人的主體性(俗稱PUA),讓人成為了買買買的附庸。

但資本主義就是要抹殺人的主體性,我們給資本家打工也沒有什麼主體性存在。所以說董宇輝一邊在直播間抹殺消費者的主體性,一邊面對新東方的舊官僚們也不得不獻祭自己的主體性,被俞敏洪等高管拿捏的不要不要的。所以這世間的無奈大抵如此。
不過對圍觀群眾來說很開心啊,舊壟斷官僚和新消費主義粉圈的較量,吃瓜看戲就好。
◆ ◆ ◆  ◆ 

最近嘗試了幾期直播,很多朋友問直播回放在哪裡看。還是要強調一下哈,公眾號和影片號是兩套系統,雖然現在為了粉絲或導流的需要,很多功能是重疊的,但是公眾號不等於影片號。


比如直播回放,就必須要去影片號看,點開下面這個影片:

在評論區看見這一條,點選頭像進入主頁:


在這裡關注我的影片號,然後就可以檢視直播回放了。


感謝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援,祝大家新的一週愉快。
第二本新書正式連載完畢:《資本囚籠》全目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