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防走失,電梯直達
安全島報人劉亞東A
來源:梅斯醫學
作者:Swagpp、樂一
親愛的打工人,你是否估算過自己每天“坐”了多久?
讓我們來簡單計算一下:正常公司的上班時間為朝九晚六,減去午休1小時,以及上廁所、接水喝等雜活,大約有7個小時的時間處於坐著工作的狀態。如果再碰上加班,更是10、11、12個小時不止。
當然,久坐並不僅侷限於字面上的“長時間地坐著”。世界衛生組織(WHO)釋出的《2020年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提示:久坐行為,包括了人體在清醒狀態下,所有能量消耗低於1.5代謝當量(MET)的狀態。
也就是說,躺著玩手機、窩在沙發裡追劇、上下班開車通勤等等,只要消耗的能量足夠低,都屬於廣泛意義上的“久坐”。好不容易回到家,窩在沙發裡吃喝玩樂一條龍安排上,“久坐”時長又再次被續上。
這樣算來,沒有運動的一天,久坐時長遠遠超過了8-10小時,基本上屬於“睜眼坐”了!
然而,久坐堪稱“最溫柔的慢性自殺”,慢慢吞噬著當代“脆皮年輕人”的健康。
JAMA子刊:每天久坐超8小時,
全因死亡風險增20%!
一項由中國學者發表在JAMA子刊,題為Association of Sitting Time With Mortal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High-Income, Middle-Income, and Low-Income Countries的研究表明:每天久坐8小時,增加20%死亡風險;而且,這種風險在中低收入人群中更為突出!

圖片來源:JAMA Cardiology
來自21個國家105,677名成年志願者(平均年齡50歲;59%為女性)參加了這項為期8-12年的隨訪。在11年的中位隨訪期間,共有6233例死亡和5696例心血管疾病(CVD)事件發生。
結果顯示,與每天坐立時間<4小時的人相比,每天坐著時間>6小時的人,全因死亡率、心血管死亡率的相關風險顯著增加12-13%。如果每天久坐>8小時,相關風險則分別增加到驚人的20%和29%!

每日久坐時間與臨床結果的關係
那麼,久坐造成的死亡風險究竟與什麼因素有關呢?帶著這個疑問,科學家對臨床資料進行了更加深入地分析。
他們驚訝的發現,來自低/中低收入國家的人群因久坐造成的死亡風險會比高/中高收入國家更為顯著——當久坐時間>8小時/天,“窮人”發生複合事件(包括全因死亡風險和主要CVD死亡風險的複合結果分析)的風險增加29%,而“富人”卻僅僅有8%。
同樣是久坐,為什麼掙錢越少反倒死亡風險越高呢?難不成健康也開始“嫌貧愛富”了?廣大打工人表示“我不理解”。
基於這個問題,研究人員表示,這可能是由於不同收入水平人群的工作性質不同,導致了久坐形式的差異。比如,與中、高收入人群的職業性久坐(即為了工作而久坐)相比,低收入人群更傾向於久坐看電視(純屬娛樂),且隨著電視劇情的深入,久坐時間不自覺延長且不間斷,從而加大了死亡風險。

久坐時間與按國家收入水平分層的全因死亡率和主要心血管疾病的綜合比較
藍色,高/中高收入國家;黃色,低/中低收入國家
有趣的是,若將30分鐘的久坐時間替換為體力活動,其主要終點事件發生風險則會降低約2%,並且這在不同強度的體力活動中效果一致。
看到這裡,想必“久坐族”們不由得稍稍鬆了一口氣。還好還好,只要勤加運動,久坐帶來的“後遺症”也不是徹底沒救了。

每天30分鐘身體活動時間的複合事件風險
綜上所述,久坐真“折壽”!每天久坐超過8小時,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顯著增加20%和29%,這種風險在低收入者中更甚。
無獨有偶。
此前,柳葉刀子刊eClinicalMedicine上刊登的超大型佇列研究顯示:每天久坐>6小時,與12種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包括:偏頭痛、類風溼性關節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慢性肝臟疾病(CLD)、糖尿病、抑鬱症、慢性腎臟疾病(CKD)、哮喘、甲狀腺疾病、痛風、憩室病和缺血性心臟病(IHD)。

久坐對多種慢性病的影響
還真是坐以待“病”呢!窮苦打工人流下了崩潰的淚水,好不容易掙點“窩囊費”都用來看病了。但好訊息是,久坐的風險是可以“抵消”的!
BMC子刊:喝咖啡能使人“久坐不侵”?
來自蘇州大學的研究團隊發現了個有意思的現象,飲用咖啡竟可抵消久坐帶來的危害——每天久坐時長≥6小時且不喝咖啡者的死亡風險是每天坐<6小時且喝咖啡者的1.58倍。該研究發表在BMC Public Health上。
更有意思的是,久坐與死亡風險增加的關聯僅存在於不喝咖啡的成年人裡;即不喝咖啡的人群裡,久坐時間越長,全因死亡風險也更高。但這種關聯在愛喝咖啡的人群中並未觀察到。誇張點說,飲用咖啡能讓你“百毒之‘久坐’毒不侵”。哈哈,原來“牛馬的辮子”還有這一層作用~

doi: 10.1186/s12889-024-18515-9
研究者從全國性大樣本的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NHANES)中收集到59,842人,在納入排除標準篩選後得到10,639名“合格”的參與者。長達13年的隨訪期間,累計記錄到945人死亡,其中284人死於心血管疾病。
久坐能增加死亡風險並非新聞,並在這項研究中進一步證實了。事實上,每天超過8小時的久坐增加了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具體來說,與久坐<4小時/天的相比,≥8h/d的參與者的全因死亡風險顯著增加了46%,因心血管疾病而死亡風險則增加了79%。
相反,飲用咖啡則是保護因素。與不飲用咖啡者相比,當每日的咖啡飲用量≥540g(約等於2.16 cup),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分別降低33%和54%。與此同時,隨著咖啡攝入量的增加,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也顯著下降。

久坐和咖啡消費與全因死亡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之間關係
那麼,當久坐遇到咖啡,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到底是誰“更勝一籌”呢?
好訊息是,飲用咖啡竟可以抵消久坐帶來的健康損害!具體來說,久坐與死亡率增加的關聯僅存在於不喝咖啡的成年人中;而在習慣飲用咖啡的人群中(比如每日飲用咖啡>540g的群組),更長時間的久坐也沒有加劇死亡風險。
當然啦,飲用咖啡+減少久坐的健康效益更大。多變數Cox比例模型顯示,每天久坐時長≥6小時且不喝咖啡者的全因死亡率顯著高於每天坐<6小時的咖啡飲用者,前者是後者的1.58倍。

久坐時間與咖啡飲用的聯合作用情況
研究者推測,這背後的原因與炎症息息相關。先前研究表明,長時間的久坐會損害葡萄糖代謝並增加炎症水平,誘發促炎標誌物和減少抗炎標誌物,比如:久坐時間與C反應蛋白水平呈正相關,而C反應水平的升高與調整後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呈正相關。
而“神奇的咖啡”中含有1000多種化合物,最常見的自然是咖啡因、綠原酸、咖啡酸和咖啡醇等多種具有抗炎特性的多酚。未經過濾的咖啡中含有咖啡酚和咖啡醇,能夠減少炎症反應來預防多疾病;綠原酸則是另一種重要化合物,能夠調節許多與炎症有關的重要生化途徑……
真沒想到,咖啡還有這一層作用!每天久坐的打工人,快來杯咖啡續續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