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項基於2007~2018年美國健康與營養調查的新研究提示,抗炎飲食可能有助於減輕久坐行為對成年人生存的不利影響。
作者指出,該研究結果顯示了個體化飲食管理對於普通人群的益處。減少久坐時間對普通人來說很重要,尤其是女性。而對於從事久坐工作的人來說,強烈建議堅持吃抗炎飲食來降低死亡風險。
該研究納入18 425名成年人,平均年齡48.2歲,女性佔51.7%。中位隨訪7.7年期間,1960人死亡,其中488例為心血管死亡。
分析顯示,校正年齡、性別、種族、腰圍、教育水平、家庭收入貧困比、吸菸狀況、飲酒、身體活動、糖尿病史、慢性腎臟病、高血壓、高膽固醇血癥、使用降壓、降脂和降糖藥物、心血管病和癌症等混雜因素後,促炎飲食(飲食炎症指數≥0)和每天靜坐≥6小時均是全因死亡(HR分別為1.15和1.42)和心血管死亡(HR分別為1.37和1.41)的危險因素。
在堅持吃促炎飲食且每天靜坐≥6小時的人中,全因死亡和心血管死亡風險分別增加52%和79%。
研究者發現,飲食炎症指數可改變靜坐時間與全因死亡風險之間的聯絡。在堅持吃促炎飲食的成年人中,與每天靜坐<6小時相比,每天靜坐時間≥ 6小時與全因死亡風險增加相關(HR=1.50),但在堅持吃抗炎飲食(飲食炎症指數<0)的人中上述關聯不再明顯。
作者指出,久坐行為和飲食性炎症有一些共同作用機制,二者都在決定肥胖程度和影響慢性炎症和代謝功能障礙方面發揮核心作用,而慢性炎症和代謝功能障礙又均與死亡風險增加相關。考慮到這一點,該研究觀察到的疊加效應可以解釋為久坐行為與飲食性炎症共同作用的結果。
在該研究中,受試者每天平均靜坐時間為6.3小時,平均飲食炎症指數為0.95。
該研究選擇了27種與炎症潛力相關的膳食營養素來計算飲食炎症指數,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纖維、總脂肪、飽和脂肪、膽固醇、多不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n-6脂肪酸、n-3脂肪酸、鐵、鋅、硒、錳、酒精、咖啡因、葉酸、β–胡蘿蔔素、煙酸、硫胺素、核黃素以及維生素A、B6、B12、C、D、E。
若食物中含有的一種營養素能顯著升高C反應蛋白、白介素(IL)-6、腫瘤壞死因子α、IL-1β水平或降低IL-10和IL-4水平,則加1分,相反則減1分,如對以上6種炎症標誌物無明顯影響,則計為0分。飲食炎症指數≥0為促炎飲食,<0則為抗炎飲食。
看更多精彩科普節目,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們~

來源:Anti-inflammatory diets might mitig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sedentary behaviors and the risk of all-cause deaths. Nutr Metab (Lond), 2025, 22(1): 11.
來源:中國迴圈雜誌 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