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
微信公眾號:地球知識局
散裝東莞
文字:楊帝
製圖:澄澈 / 校稿:通麥 / 編輯:澄澈
“
散裝
”,在中國經濟發達的地區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最著名的莫過於“蘇聯”笑話,也可以說是
長三角地區
的典型代表。
實際上,在中國經濟的另一個增長極——粵港澳大灣區,也同樣存在著許多“散裝”現象。例如佛山,“區不認市”的現象常常發生,這倒是也與長三角的蘇州情況類似。
長三角和珠三角經濟發達
“散裝”現象也很普遍▼

同樣在大灣區,有一個城市的散裝,如果對照同級別的城市,就很難找到相似的例子,這就是東莞。
東莞坐落於廣深兩座一線城市之間,眾所周知,它也是中國為數不多的“直筒子市”。“直筒子市”,是對未設縣級行政區、直接管轄鄉級行政區的地級市的俗稱。
東莞被夾在廣深惠之間
人口在廣東僅次於廣深
(橫屏 珠三角行政區劃圖)▼

作為國家統計局認定的特大城市,東莞的經濟實力也很強。最近的東莞,也非常“網紅”,從“籃球城市”,到平均年齡33.4歲的年輕城市,再到最近住建部發布的《2022年城市建設統計年鑑》,東莞以城區人口突破1000萬榮升“住建部版本”帶引號的“超大城市”。
東莞人口眾多,經濟實力強勁
(橫屏 東莞夜景 圖:圖蟲)▼

那麼,為什麼東莞會有“散裝”城市之稱呢?這種“散裝”,又給東莞帶來了什麼呢?
強鎮林立,“不知”有市
實話實說,到了2023年,東莞肯定是一座全國性的知名城市了。一個事實可能令人們意外,即使不是最近幾十年的經濟發展,所有中國人大概在很早的時候,都會了解到與東莞有關的事情。原因無他,林則徐的虎門銷煙發生地就在東莞。
相比人們對歷史的熟悉,知道“虎門是屬於東莞的一個鎮”的人,佔比就不一定多了,大多數都是珠三角本地人,或是和珠三角有來往的外地人。
虎門鎮所在▼

同其他散裝地區一樣,虎門人也很少會認同自己為狹義的東莞人。一個很常見的現象,虎門人去南城(東莞市府所在地),往往會說“去東莞”,而不會說“去市區”一類的話。
這是因為在虎門人看來,虎門是虎門,東莞是東莞,雖然南城與虎門之間的直線距離僅有25公里不到。相似的距離放在北京,通州與天安門的直線距離已經超過了25公里,但是通州人進二環裡面辦事,除了老一輩的通縣人,很少有人會說“我去北京”,大部分都會說“進城”、“去市裡”,或者直接說具體地名。
“下不認上”形成的原因有很多
發達地區往往是出於經濟原因
欠發達地區往往出於當地歷史輝煌原因
當然空間距離也是有很大影響▼

很顯然,這就是典型的“下不認上”現象。江蘇是“市不認省”、蘇州是“縣不認市”、佛山是“區不認市”,到了東莞這裡則是“鎮不認市”。
東莞不設區縣,由市直接管理街道和鎮,現設4街道和28鎮。
密密麻麻的行政區
(橫屏 東莞行政區劃圖)▼

莞城街道,是東莞曾經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廣東四大名園”之一的可園就坐落於此。
南城街道,是東莞市政府所在地,原名篁村區街道,2001年更名為南城街道。
東莞的“中心城區”由四個街道組成▼

再來看東莞的鎮,個個強大。在《2023年全國千強鎮發展報告》中,東莞28個鎮全部上榜,且14個鎮躋身前百。
在絕對值上,東莞的鎮街也個個能打,許多鎮街的GDP已“富可敵市”。
東莞的千強鎮數量“遙遙領先”
(圖:《2023年全國千強鎮發展報告》)▼

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虎門鎮,現如今是著名的紡織重鎮。
長安鎮,東莞經濟排名第一的鎮,擁有以智慧手機為核心的電子資訊、機械五金模具兩大特色產業叢集。人們耳熟能詳的OPPO、VIVO和小天才,都在這裡。塘廈鎮是電子元器件重鎮;厚街鎮,則是鞋業、傢俱業重鎮。
東莞經濟排名第一的長安鎮毗鄰深圳
大量的電子和機械加工廠在此安家落戶
(橫屏 長安鎮 圖:圖蟲)▼

可以看到,東莞的經濟和人口都集中在各個強鎮。相比之下,作為主城區的四個街道佔比較低,“鎮不認市”的情況就不意外了,而帶來的結果就是“散裝”。
製造世界,城鄉結合
東莞強鎮林立的局面有著特殊的歷史原因。1978年,轟轟烈烈的經濟改革大潮初起。當時還是農業縣的東莞缺乏資本,為圖發展,只能從小資本的“三來一補”做起。
所謂“三來一補”的“三來”是指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而“一補”是指補償貿易。這是一種在改革開放初期十分流行的合作貿易形式。“三來一補”的出現主要跟改革開放初期地方缺乏資金、技術和技術人員有關。
太平手袋廠
全國第一家“三來一補”企業
(圖:東莞市人民政府)▼

和廣東省的其他縣市一樣,來自香港的投資,是最重要的資源。為了爭奪香港“三來一補”的機會,東莞充分調動鄉鎮和村莊的積極性,採取了“人盯人”的戰術。憑藉這一策略,東莞在短時間內實現了高速增長。也正是在那個時候,奠定了東莞工廠星羅棋佈,各鎮開花的散裝格局。
這類“三來一補”的外貿輕工業加工廠
為東莞早期的產業發展立下汗馬功勞
(圖:圖蟲)▼

1985年,東莞撤縣設市。1987年,東莞升格為地級市。當時掌舵東莞已有十年的市委書記李近維出於種種考慮,為升級後的東莞留住了“市管鎮”的架構,並一直延續至今。
不設區縣,市直管鎮,也讓鎮的權力有所提升。所以各鎮能夠最大程度的調動主動精神,在追逐發展的道路上各顯神通,從無到有,從有到優。
經濟發展,交通先行
東莞各鎮的產業發展,離不開發達的交通網路
(橫屏 南沙大橋鳥瞰 圖:圖蟲)▼

如今,強鎮林立的東莞已是中國製造名城,電子資訊、電氣機械及裝置、紡織服裝鞋帽、食品飲料加工、造紙及紙製品等產業實力雄厚。
同時,不同於其他製造強市,東莞因散裝可以說是“無所不造”。經濟學家張五常曾指出,“行業的多元化與工作的互相發放的方便,東莞冠於地球應該沒有疑問”。張五常甚至認為,深圳將憑藉毗鄰東莞的優勢,成為地球經濟中心。
東莞經濟實力雄厚
是一座GDP“萬億”之城▼

東莞的發展也是全球化的傳奇故事。時至今日,東莞已是全球分工鏈條的重要環節。東莞製造,享譽世界,亦有“東莞堵車,世界缺貨”的說法。
產品暢達全球
東莞是一座真正的“世界工廠”
(橫屏 東莞港鳥瞰 圖:圖蟲)▼

今日,有很多人把東莞“散裝”的原因歸結為“市管鎮”的架構,其實今日東莞的“散裝”格局早已在東莞升地級市前就已形成。
退一步講,即使當年東莞不採用“市管鎮”的架構,而採用設縣設區的模式。由於具體各個強鎮的林立,現在的東莞依舊還會是一種“散裝”的局面,大概會變成一種“鎮不認市”+“區不認市”+“鎮不認區”的“三重格局”。
但是,伴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不設區縣,東莞也開始承受“市管鎮”的代價了。
“散裝”格局之下
東莞的城市規劃也很散亂
像幾十個鎮組合而成的“縫合怪”
(橫屏 東莞市衛星圖 圖:壹圖網)▼

首先便是市容。GDP超過萬億,常住人口超過千萬,能夠製造整個世界的東莞,有著與城市地位極不相稱的城市面貌。東莞製造業立市的發展道路和不設區縣的行政架構,共同導致了生產功能區與居住功能區犬牙交錯的城市面貌。
到處都是這樣的廠房和城中村
城市面貌確實很一般
(東莞市寮步鎮航拍 圖:圖蟲)▼

在過去二十年,中國的大城市無不變得金光閃閃,瑞氣千條。然而,東莞卻始終保持樸素的面容,許多初次踏足東莞的人會自我懷疑,是不是走進了某個西部的縣城。
再來個近景瞅瞅
還是各種樣子的廠房
(橫屏東莞市寮步鎮航拍 圖:圖蟲)▼

更為致命的是,曾助力東莞野蠻生長的市管鎮,已經開始成為東莞進一步發展的制約。特殊的發展路徑,導致東莞土地資源無可避免的碎片化。東莞400多平方公里的工業用地零散分佈在兩萬多個地塊上,70%的村級工業園在300畝以下。這也就意味著,需要大塊連片土地的龍頭企業,無法在東莞落地。
東莞的土地資源緊張
圖中淡黃色的城鎮空間
已經快被各種廠房和住宅填滿了
(橫屏 《東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此外,東莞的土地開發強度已逼近50%,遠超30%的國際警戒線,是香港的兩倍多。繁榮的東莞,又一次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
除了不便開發的山地和灘塗
其他地方几乎都已開發殆盡
(橫屏 東莞路網衛星圖 2023年11月20日)▼

海納百川,厚德務實
作為改革先鋒,東莞始終保持著對危機的敏銳感覺,也從不畏懼任何挑戰。早在2001年,東莞就開始謀劃發展模式的轉型與創新,整合大朗鎮、大嶺山鎮、寮步鎮三個鎮的邊緣地區,松山湖科技產業園區應運而生。
松山湖科技園的晚霞
近景即華為小鎮
(橫屏 圖:圖蟲)▼

2010年9月,松山湖升格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大名鼎鼎的華為小鎮就坐落於此
(橫屏 華為小鎮鳥瞰 圖:圖蟲)▼

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松山湖已聚集了大批優秀企業和卓越人才,成為具有示範意義的科技新城。
還有中國散裂中子源
(橫屏 圖:圖蟲)▼

2019年,東莞提出加快建設中心城區、松山湖和濱海灣新區“三位一體”的新格局,並要高質量高效能提升中心城區首位度。雖然行政區劃沒有改變,但強化功能區統籌,最佳化市管鎮體制改革已經初具規模。
做大做強中心城區
以六大功能區統籌管理相鄰鎮區
“散裝”東莞開始重整出發
(橫屏《東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

2007年1月,東莞市委市政府公佈了東莞的城市精神——“海納百川,厚德務實”。草蛇灰線,伏延千里,站在今日回顧東莞的歷史,人們不難發現,東莞的城市底色遠不止表象這麼簡單。
散裝的東莞開始有了流光溢彩的市中心
(橫屏 鴻福路口圖 圖:圖蟲)▼

東莞的本質蘊藏於李近維和數千萬產業工人的故事之中——是包容與實幹,締造了今日的東莞。
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
(橫屏 東莞中心城區 圖:圖蟲)▼

今日的東莞也正憑藉這種精神,整合全市,踔厲奮發在新的征途。

【快來聊天啦】
我局有中國城市討論群,歡迎感興趣的朋友們加入!
* 如果你喜歡跟城市有關的知識,可以來【微信公眾號後臺私信】,用一兩句話介紹下自己。運營小姐姐會根據情況拉你進群哦~
* 進群請務必自我介紹一下,直接回復“進群”“讀者群”之類的字樣不會有機器自動回覆,只會讓後臺的小姐姐很生氣≥﹏≤
* 申請人多時請耐心排隊等候回覆。只要系統正常,工作人員就會逐一看到大家所有人的訊息哦
上下滑動檢視參考資料: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5218936/
https://www.gzdaily.cn/amucsite/web/index.html#/detail/2080759
https://news.ifeng.com/society/5/200812/1212_2579_919636_4.shtml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69087019093245295&wfr=spider&for=pc
https://nr.dg.gov.cn
*本文內容為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球知識局立場
封面:圖蟲創意
END

擴充套件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