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留美學子】第3553期
12年國際視角精選
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陳屹視線】教育·人文·名家文摘


巴菲特接班人來自加拿大
升級版股神的高明之處

在2025年5月3日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94歲的“股神”沃倫·巴菲特丟擲一枚重磅炸彈:他將在年底退休,並將伯克希爾帝國的權杖交予62歲的加拿大籍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
這一震撼宣佈令現場近兩萬人瞠目結舌,甚至連阿貝爾本人都未提前獲悉。
被譽為“升級版股神”的阿貝爾,究竟有何高明之處,能讓巴菲特如此信任,將價值數千億美元的商業帝國託付於他?
從推銷員之子到伯克希爾掌舵人
阿貝爾的起點平凡卻充滿韌性。
他出生於加拿大阿爾伯塔省埃德蒙頓,父親是一名推銷員,母親是家庭主婦。
少年時期,他幫父親派發傳單,高中和大學期間在父親所在的公司負責罐裝滅火器業務,練就了踏實勤奮的品格。
1984年,阿貝爾從阿爾伯塔大學商科會計專業畢業,進入普華永道埃德蒙頓辦公室成為一名會計師。
隨後,他跳槽至中美能源公司(MidAmerican Energy),開啟了能源領域的職業生涯。
1999年,巴菲特的伯克希爾收購中美能源公司,時任公司總裁的阿貝爾正式加入伯克希爾。
2008年,中美能源更名為伯克希爾能源公司,阿貝爾升任董事長兼CEO,掌管能源、鐵路、零售、金融產品和製造業等非保險業務。
如今,伯克希爾能源是美國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之一,貢獻了公司約10%的收益。
阿貝爾的穩健管理和卓越表現,讓他逐漸成為巴菲特心中的不二人選。

“敏銳的交易者”與創新思維
阿貝爾的成功離不開他在重大交易中的出色表現。
《華爾街日報》早在2015年就稱他為“敏銳的交易者”(an astute deal maker),他主導了伯克希爾對內華達州電廠NV Energy和一家電力傳輸公司的成功收購。
這些交易不僅鞏固了伯克希爾能源的行業地位,也為公司創造了顯著收益。
巴菲特對阿貝爾的讚譽毫不吝嗇。
2013年,他曾表示:“只要阿貝爾打電話來,我都會抽出時間和他交談。”
他稱讚阿貝爾思維創新,提出“很棒的意見”,對業務發展有革命性的想法。
2023年,巴菲特更直言:“阿貝爾會比我更成功,他是一個永遠不會做傻事的聰明人。”
就連巴菲特的黃金搭檔查理·芒格(Charlie Munger)也盛讚阿貝爾是“升級版股神”,認為他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巴菲特,尤其是在學習能力和執行力上。

低調務實,完美契合伯克希爾文化
阿貝爾的個人風格與巴菲特高度契合。
他為人低調,深居簡出,選擇居住在相對樸素的愛荷華州,而非華爾街的奢華生活圈,與巴菲特隱居奧馬哈的風格如出一轍。
伯克希爾集團內部對阿貝爾的評價也頗高。
DQ冰淇淋連鎖店執行長特洛伊·巴德(Troy Bader)形容他“和氣、謙卑、臉上總掛著笑容”,但在生意場上“毫不手軟”。
這種低調務實的氣質,使阿貝爾在伯克希爾內部贏得了廣泛信任。
芒格曾透露,巴菲特將許多自己不擅長的領域全權交給阿貝爾,因為“他知道阿貝爾能做得更好”。
這種信任並非一朝一夕,而是源於阿貝爾在伯克希爾20多年的歷練和對公司文化的深刻理解。
巴菲特的退休標誌著伯克希爾從“股神”一人統御邁向集體領導時代。
媒體預測,巴菲特的長子霍華德·巴菲特(Howard Buffett)將擔任集團董事長,但不會參與實際運營,公司的核心決策權將落在阿貝爾手中。
美媒驚呼,阿貝爾如今是“手握伯克希爾帝國鑰匙的男人”。
自1965年巴菲特接掌伯克希爾以來,公司股票年化複合增長率接近20%,將1萬美元的投資增值至超過5億美元。
阿貝爾接棒後,投資者普遍相信,憑藉他對公司的深入瞭解和卓越能力,伯克希爾的核心價值和運營風格將得以延續。
分析人士指出,阿貝爾不僅繼承了巴菲特的投資哲學,還帶來了更現代化的管理視角,可能在能源轉型和科技投資領域為伯克希爾注入新的活力。

升級版股神的時代來臨
從加拿大推銷員之子到伯克希爾掌舵人,阿貝爾用40年的職業生涯證明了自己的非凡能力。他的敏銳洞察、創新思維、低調務實以及對伯克希爾文化的深刻融入,使他成為巴菲特眼中“比我更成功”的接班人。
正如芒格所言:“他是了不起的學習者,與巴菲特不相上下。”
在阿貝爾的帶領下,伯克希爾帝國將如何續寫傳奇?全球投資者正拭目以待。

巴菲特2025股東大會講話要點50個

沃倫·巴菲特與伯克希爾的核心思想
-
巴菲特精神狀態極佳,94歲仍神采奕奕,展現了令人敬佩的長期思維能力。
-
格雷格·阿貝爾已全面接手多數資本配置工作,未來的伯克希爾掌舵者已準備就緒。
-
伯克希爾不會改變其幾十年來成功的經營與投資策略。
-
“我們喜歡可以持有50年甚至更久的公司。”——這是伯克希爾的核心選股理念。
-
巴菲特坦言:“賣出優秀公司是投資人常犯的三大錯誤之一。”
-
“你只需要幾個大贏家,就可以實現巨大的投資成功。”
-
巴菲特強調:“長期來看,伯克希爾的表現仍將超過標普500指數。”
-
他每月仍親自閱讀旗下60家公司的財報,細緻程度令人敬佩。
-
投資紀律、耐心與獨立思考,仍是他奉為圭臬的三大原則。
-
巴菲特依舊強調:永遠不要做空美國。

對全球局勢和經濟環境的看法
-
巴菲特警告:當前美國財政政策不可持續,赤字令人擔憂。
-
他反對使用關稅和貿易作為政治武器,認為這是傷害美國長期利益的做法。
-
保護主義不利於經濟自由和創新發展。
-
美國的成功,源自開放的市場與國際合作。
-
未來20年,美國可能會經歷一次重大市場崩盤,那將是投資者的大機會。
-
“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這句名言仍是他看待週期的指導。
-
他強調:沒有人能準確預測市場短期波動。但長期來看,市場會上漲。
-
巴菲特不擔心經濟衰退:“美國從農業社會一路走來,我們會沒事的。”
-
他說,人生10%取決於遭遇了什麼,90%取決於你如何應對。
-
“過去幾十年,生活質量改善顯著,你應該慶幸自己活在今天。”
關於伯克希爾的資本運作與未來
-
伯克希爾願意在有好機會時立刻投入1000億美元現金。
-
當市場崩潰時,伯克希爾將大幅出手,這是其機會主義風格的體現。
-
伯克希爾的規模已成為業績的“敵人”,大筆資金難以靈活配置。
-
巴菲特坦承:“任何說規模不會影響表現的人,都是在推銷。”
-
投資保險業務的“浮存金”機制,是伯克希爾幾十年財富積累的秘訣。
-
Geico 的綜合成本率持續改善,效率更高,前景樂觀。
-
巴菲特以 See’s Candies 為例,說明“合理價買好公司”比“便宜買爛公司”更划算。
-
私募股權公司如今高度槓桿化,風險極大,伯克希爾對此保持謹慎。
-
房地產交易複雜、流動性差,相較之下股票是更優選。
-
他不會投資可能受惡性通脹衝擊的國家和企業。
對人工智慧與未來趨勢的審慎樂觀
-
巴菲特承認不完全理解AI,但對其潛力持開放態度。
-
他擔憂AI可能用於詐騙等惡性用途,親眼看過自己被AI偽造的影片。
-
伯克希爾在保險領域試探性探索AI,但仍保持謹慎。
-
他認為AI將推動經濟增長,但必須警惕其社會影響。
-
對日本投資極為看好,尤其是五大貿易公司,未來幾十年可能都不會賣。

關於人生哲學、職業建議與學習
-
成功人生的關鍵是終身學習和持續閱讀。
-
“你會變成你最常相處的五個人。”所以要親近值得敬佩的人。
-
“選擇一份即使不拿薪水也願意做的工作。”是他送給年輕人的建議。
-
不要擔心第一份工作的起薪,更應該關注學習機會與成長性。
-
他認為,人生最重要的決定是你選擇與誰結婚。
-
做你真正熱愛的事情,“你將一生中從未真正工作過一天。”
-
運氣在成功中扮演重要角色,不能忽視其作用。
-
誠信與信任在商業中至關重要。
-
與優秀的人共事,將極大地提升你的人生軌跡。
-
如果你敬佩某位老闆,那就為他/她工作。
-
信仰與行動的結合,是人生和事業成功的重要動力。
-
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要學會應對而非抱怨。
-
湯姆·墨菲被巴菲特稱為他遇過最優秀的經理。
-
查理·芒格曾說,如果不選股票,他能靠外匯交易發財,但他選擇了更可持續的路。
-
最後,巴菲特以幽默結束演講:“我希望你們明年還能來,我也希望我明年還在。”



近期發表
美漂老炮兒“侃”創作
我在美國當精神科醫生
蓋茨女兒公開爸爸患有阿斯伯格綜合徵
賣房助兒海外接業 父母卻被逐出家門!法院判了
筷子夾遍全桌·我們吃了多少細菌
董小姐的“桃色”為何引眾怒
屠呦呦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 為何選上
海外銷量百萬的華裔作家們
與康有為後人追尋遺痕:不容青史盡成灰
40歲死於20歲時射入自己的子彈
用100所大學鑄造的城市 魅力何在
貝索斯再婚:一場現實的冷笑話
史上·那些教皇之謎與傳說
你整天做什麼|學生一問·藤校炸了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兒女未來
訪談千位世界高人的她 收穫了什麼
留學安全須知·實用大全
名校之路-父母如何匹配兒女未來
訪談千位世界高人的她 收穫了什麼
留學安全須知·實用大全


精選彙編 ↓↓↓ 百篇一網打盡
【穿越訪談】世界華人系列
【行走如歌】100個國家·1000座城市
【王妃傳奇】皇冠越重 幸福感越輕
喜歡就點“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