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黛西
開頭必須先感謝姐妹們,連著兩晚上在直播間陪我,下播都有點兒不捨得了,意猶未盡沒聊夠。❤️
謝謝你們的熱情和信任,接下來我會盯著大盧老師,把咱們的售後服務好了。

昨天下播去吃飯,我叫了個計程車,跟隊友和餅餅在餐館匯合。
餅餅一見我就說,媽媽,你以後千萬千萬不要再打taxi了!太嚇人了!
我說啥意思?計程車怎麼了?我到底錯過了什麼??
這一問破案了。
原來暑假回國那次打出租車的經歷,給她留下了心理陰影。
到底發生了啥?
當時我去出差,隊友自己帶餅餅坐飛機。
下了飛機,本來酒店應該有接機的車,但不知道怎麼錯過了。
網約車約不上,他就打了一輛計程車。
上車後,隊友告訴司機酒店地址,司機破防了。
他瞪著眼問了幾遍,你確定是要去這兒??
因為第二天要趕飛機,特意訂了機場附近酒店,就六七分鐘的車程。
得到了肯定的回覆,司機開始破口大罵。
我排了兩個小時,結果就拉個這麼近的單! 我tmd賠死了!我c! 我本來準備拉另一家,那個sb工作人員非讓我拉你們!ctmd!
隊友說,我為你感到抱歉,但是這不是我們的問題。
司機說我知道,我罵的是那個小可愛工作人員。
就這麼罵罵咧咧,發洩了一路。
我問隊友,那後來你說什麼?
他說我啥也沒說,餅餅很害怕,我就在後排抱著她,跟她說話,儘量遮蔽掉司機的髒字。
後來隊友一氣之下,氣了一下,說要不我多付你30塊車費!

司機拒絕了。
他說不關你事,然後繼續問候那個工作人員的全家。
其實這事兒讓咱們看,機場工作人員招誰惹誰了?
他的職責就是安排乘客上車,人家也不知道乘客要去哪兒。
再說就算知道乘客要去的酒店近,他難道應該讓司機拒載嗎?
裡說外說都不是他的錯。
所以這算是指桑罵槐嗎?
可是乘客又有什麼錯?
下飛機打車去附近酒店,是犯了什麼天條嗎?
難道讓我去外灘繞一圈,再回機場酒店嗎?
他發的是無名火。
他覺得我等了那麼長時間,理所應當要接到一單長途生意多賺點兒,預期和現實之間的落差太大。
又因為覺得“我的所有不幸都是別人造成的”,所以破口大罵,乘客在車上不方便罵,就罵那個排程的工作人員。

得知了隊友的反應,我說給你點贊。
在生氣和窩囊中間,選擇了生窩囊氣,這不是他的風格。
一般遇到這種事,他會拼命給人講道理,一爹更比一爹高。
而且我可以想象,那種情況下,真的很難情緒穩定,估計很多人當場就懟回去了。
你罵工作人員sb,他又聽不見,你罵給誰聽呢? 我記下你的車牌號了,投訴你!
一種可能是,司機就此消停了。
還有一種可能,司機火了,兩人吵起來,受傷最大的是孩子。
也不排除一種可能性,司機被激怒了,做出來極端的事。
有多極端呢?
我們不知道。
方向盤在他手裡,我們只能聽天由命。

你覺得自己在理,又沒做錯什麼,憑啥受一個陌生人的窩囊氣。
但生活不止是講理和對錯。
你不是他生活的全部,你不知道這個司機還經歷了什麼。
可能在這天出車前,他身上已經壓了一噸的稻草,你剛好成了壓垮他的那最後一根。
不是經常有新聞報道嗎,兩個路人為個小事吵架,或者因為一個差評,釀成了悲劇。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很多人心裡積攢了諸多不如意和怨氣,所以面對陌生人,保持敬畏心。
吵贏一個陌生人,沒有任何意義。
會認慫,也是一種智慧。

之前在網上刷到個影片,一個女孩講了她坐計程車的經歷。
她說有一次在杭州打車,橋上堵了十分鐘。
司機冷不丁來了一句,你說要是這個世界毀滅了該多好!財富重新分配!
當時車裡那種氣氛,女孩覺得有點兒害怕。
她不知道司機為啥蹦出來這麼一句話,也不敢隨便評論。
於是她想了一招,用十分淒涼的語氣說,您說得對,這個世界太不公平了。
我來杭州做買賣的,結果錢沒賺到,現在債都還不上了。
司機一聽,反倒開始安慰她,不再憤憤地提“世界毀滅”那茬兒了。
女孩事後在網上分享說,我為啥“賣慘”,而不是反駁司機?
因為很多人見不得別人過得好。
當他們過得不如意,對社會不滿意,而你去反駁他們,告訴他們“世界還是很美好的”,他們會覺得一定是你日子過得太舒坦,由此對你心生怨恨。
但如果他覺得你過得還不如他呢,他就心理平衡了。

也不知道這個經歷是真的還是編出來的,咱們就當故事一聽。
我在想,如果換成我,我會怎麼做?
我肯定做不到即興表演這一齣,我應該會塞上耳機,假裝沒聽見。
我不會反駁他,也不會跟他討論這個觀點。
因為有時候,你以為你只是在就事論事,表達正能量,但在對方眼裡,你是在秀優越感,對你產生嫉妒怨恨。
在戾氣的世界裡,幸運是有罪的。
三觀不在一個頻上,微笑就好,這是對他人的尊重,也是一種自我保護。

這兩年很流行一個詞,叫做“幸福者退讓”。
大致意思就是說,如果你的生活幸福、家庭美滿,在外面遇見易怒暴躁的人挑釁,你千萬不要跟對方較真兒,要懂得退讓。
說白了就是,穿鞋的要讓著光腳的。
這個原則你應該聽過,但我想從經濟學角度來解釋一下,為什麼幸福者要讓步。
其實就是經濟學的“機會成本”。
什麼是機會成本?
就是當你選擇做一件事,你同時也就放棄了做另一件事,而那另一件事的收益就是機會成本。
比如在外面跟人起了衝突,假如你吵贏了,你可能覺得佔了理,有面子。
但如果衝突升級到動手呢?你會失去什麼?
會失去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時光,甚至可能失去一份收入不錯的工作,還可能有健康和安全的風險。
這些潛在的隱形代價,是非常高昂的機會成本。
相比之下,那些充滿戾氣的人,他們本來也沒什麼太多可失去的了,機會成本比你小很多。
所以從經濟學角度看,“幸福者退讓”是一種很明智的選擇,甚至說是一種賺到!
當然不是說因為我生活不如意,所以在外面就應該橫著走。
這又要聊到另一個話題了,感知幸福的能力。
可能你覺得最近很不順,被分手了,被炒魷魚了,股票被套牢了,不是那個“幸福者”。
但你要知道,外面遇到的那個陌生人,ta的處境可能你比更艱難。
他可能已經被出軌,負債累累,老人躺在醫院裡,下月房租水電費交不起了。
我們經常嚴重低估自己的幸運程度,總覺得一天沒有發生什麼特別的事,就沒啥好幸福的。
但事實上,如果一天什麼都沒有發生,說明這一天你沒有遇到意外,也沒有收到噩耗,家人孩子都平安健康,難道不值得感恩嗎。
幸福的開始,是學會尋找自己幸福的證據。
你們覺得呢?
黛西

📍📖 你可能還喜歡讀
📍📹 你可能還喜歡看
來影片號圍觀真人黛西
謝謝你們點的小紅心❤️
📍🛒 黛西好物推薦
🍪 小白鞋|我的新歡舊愛小白鞋,一年裡三季都焊腳上穿!
🍪 益生菌|該省省,該花花,每次都要囤上半抽屜….
不開打賞,喜歡請轉發+在看+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