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極越CEO夏一平:還沒出的Model5,一定會有極越07的影子

極越的第二款車型,能擔得起走量的重任嗎?
作者 | 吳   彤
編輯 | 李雨晨
讓更多人知道極越這個品牌,依然是CEO夏一平最大的心願。
9月10日晚7點發佈會正式開始之前,一張包含李斌、李彥宏、曾毓群同時現身的照片在微博引起關注,這三位分別代表著中國最強的補能、最強的AI、最強的電池。極越的面子,在這次釋出會上給到最大。
不同於極越01釋出會將重心放在了“智慧化”,在極越07的釋出會上,夏一平用了兩個小時詳細介紹了新車型在續航、能耗、操控和空間等多個方面的優勢,更是不吝對極越07的讚揚,稱之為“六邊形戰士”,在駕駛體驗、智慧化、美觀、安全性和價格方面都表現出色。
甚至於夏一平再添金句:“如果馬斯克再造一臺比Model 3更大的轎車Model 5,那一定會有極越07的影子。”
值得一提的是,“安全是最大的豪華”,夏一平連說三次。
這與之前極越一直在不斷強化的“智慧化”有所變化。夏一平在會後採訪中坦言,“此前推廣時著重強調智慧化,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操控性和空間設計等方面的宣傳。”
夏一平仍然對極越07市場前景態度樂觀。極越01在8月交付突破2千,相較於7月的1019臺、6月的444臺,銷量連續兩個月翻番。
針對極越的後續車型規劃以及對純視覺端到端智駕方案的趨勢研判,夏一平分享了更多看法。
以下為會後群訪對話實錄,雷峰網《新智駕》做了不改變原意編輯和整理。
1

 價格、合作、營銷,一樣都不能缺

Q:極越在品牌達到一定銷量之前,似乎都會圍繞汽車機器人來打造品牌營銷,但在這次的極越07的釋出會上,設計、安全也佔用很大的篇幅,是不是說明極越的銷量拐點到了?
夏一平:在極越01推出之後,我們堅信智慧化將是我們的核心賣點,因此在推廣時著重強調了這一點,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對極越01在操控性和空間設計等方面的宣傳。但實際上,極越01在這些方面的表現同樣出色。
雖然我們沒有對極越01進行大規模的重新發布,但在後續所有的傳播策略和店面推廣中,我們對極越01的產品優勢進行了細緻的拆解和深入的闡述,可以說是在消費者心中對極越01進行了一次全新的詮釋。
至於極越07的釋出,我們在繼續強化智慧化宣傳的同時,也要讓更多的消費者瞭解到我們的產品在續航、能耗、操控和空間等多個方面的優勢。我們的目標是全面而深入地傳達我們產品的每一項優勢。
Q:這次釋出會蔚來李斌也在現場,雙方是否有合作?
夏一平:我們和蔚來確實有合作,我們先是接入了蔚來的充電體系,讓極越使用者可以直接用極越APP掃蔚來充電樁進行充電,並且極越使用者的積分可以直接結算。
這不是一般的打通,而是兩個品牌在體系上的打通:極越使用者不需要再下載一個蔚來APP,只要拿極越APP就可以掃碼充電了。
另外,我們也和蔚來探討在接下來的新車型上做換電合作,加入蔚來換電體系。
Q:當前市場上以“7”命名的車型眾多,極越07憑藉哪些獨特優勢能夠吸引消費者?在釋出會上我們也看到了針對端到端場景的解決方案,針對中國複雜的路況,極越在未來有哪些最佳化計劃?
夏一平:極越07擁有眾多引人注目的優勢。首先,它基於國際先進的浩瀚平臺打造,與極氪001、沃爾沃EM90共享同一平臺。
極越07可以稱為六邊形戰士,無論是外觀的美感、空間的寬敞,還是續航能力、能耗效率、操控效能,都堪稱卓越。我個人在賽道上已經跑出了1分50秒的成績,預計在秋季再跑一趟,有望將成績提升至1分15秒,而且我用的是量產車不是改裝車。
智慧化方面,極越07配備了我們最新的OTA 2.0版本軟體,這使得它在座艙智慧和智慧駕駛方面都處於行業領先地位。我們接受任何車型在整體智慧化方面跟我們PK。未來,我們的OTA 2.0版本軟體還會有更大的迭代,還有一波接一波的“核武器”出來。
端到端方面,我們正基於大模型進行快速迭代,這涉及到訓練場景的多樣性、資料的規模以及算力的強大。我們的端到端智慧駕駛系統已經能夠透過攝像頭識別250米以外的小物體,這是一般的雷射雷達系統難以做到的。
而且,極越的端到端智慧駕駛技術還能實現在極窄車位的自主停車、下雨天及暗光的智駕行駛。最近,我們計劃進行一場夜間智慧駕駛的直播活動,歡迎大家關注。
Q:極越07的定價極具競爭力,您對它的銷量有何預期?在供應鏈和交付方面情況如何?在營銷方面有什麼緊跟的強力動作?
夏一平:價格無疑是影響銷量的一個重要因素,但並非唯一決定因素。我們是希望拿出比較大的誠意,來取得一個更好的預期,而更重要的是讓更多人瞭解和知道我們的品牌。
營銷方面,我們也是非常有信心的。這份信心源自於極越團隊努力做的每一件事情,以及我們團隊的強大執行力。比如,我現在基本上每週一場直播,每天一條短影片,有時甚至一天釋出四五條,而且每個直播每條影片都有專業團隊策劃執行。
上個月,極越團隊共釋出了1.3萬條影片,曝光量過億,這充分展示了我們團隊的執行力。這樣的努力讓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我們的產品,對極越產生興趣,並且越來越多的人走進了我們的門店。
做品牌不是一蹴而就,極越自去年9月亮相至今,僅一年時間,作為一個全新的品牌,我們會透過硬核的產品力,並加強營銷,逐步提升知名度。
而且極越不是出身就有十億使用者的品牌,我們還需要更多努力,持續進行直播和短影片營銷,比如將門店的短影片量從過去1.3萬條增加到2萬、3萬條都有可能。同時,我們也計劃邀請很多大咖一起參與進來,透過每天多一點的努力,不斷進步。
2

 好產品,才是真正的流量

Q:極越07上市之後,您對極越01還會傾注資源和精力嗎?您對未來極越01的銷量怎麼看?
夏一平:極越01上市的時候,我和整個團隊對這款車的期待是過高的,我們都覺得它可以成為一輛爆款車,但當我們發現事與願違的時候,我們立即看看為什麼出問題了。
雖然很多媒體老師包括很多朋友勸我:“聚焦精力把極越07搞好”,但我始終相信,極越01本身的產品力是非常強的,我們只需要解決自身的系統問題,這款車便還是有機會的。
現在市場競爭很殘酷,加之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消費者的購買力和購買意願都在走低,但我仍然致力於將極越01的月銷量在現有2000多臺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
Q:今天李彥宏(Robin)也親臨現場,他對極越未來的發展方向有何期待,特別是對極越07這款車型有何特別的期望?
夏一平:極越在創立之初,我和Robin詳細地談過,我們的理念非常明確,即把握未來十年智慧汽車的發展趨勢。我和Robin是有共鳴的,我畢竟還是搞技術的,講到科技願景的時候就特別熱血澎湃。我當時就覺得一定要把先進的技術帶給所有的老百姓,讓大家都能夠體驗到AI給大家帶來的美好生活。
過去十多年,百度投了一千多億在智慧化上,極越是把百度過去這麼多年積累的智慧化能力給產品化了。
在這個過程中,百度給予了我們巨大的資源支援。Robin也一直給予我極大的鼓勵,他也是第一個建議我嘗試成為網紅的人。去年,他和我說,為了更好地突破品牌和傳播,你能不能學董宇輝,用科學家的情懷,把車的功能、AI的智慧講得更加好懂。
Robin也非常支援我們目前正在推進的全民智駕普及計劃,透過智駕平權,讓更多的人能夠用上更好的智駕產品。我們相信,極越會越來越好。
Q:上次採訪的時候您在現場哭了,有人被感動,也有人質疑賣慘,您如何看待這一事件?
夏一平:今天我跟寧德時代的曾毓群博士一起聊創業的事,我們都有一個共識:真正做創業的人,每個人心裡面都會很苦。不只是我,我們內部做了一個創業三週年的採訪影片,在採訪的時候,幾乎每個人都哭了。
之前的一場採訪,確實是真情流露,那天媒體採訪我,突然擊中心裡的那個點,沒有抑制住內心的感受,所以現場落淚了。我也看到有些媒體老師寫得不錯,有的媒體老師說極越又哭了,還有人說這是賺流量。但說真的,我不是為了什麼流量,我認為做出真正好的產品,才是真正的流量。
做創業就是這樣,大家知道我是技術出身,有時候比較害羞,也不願意走到前臺做太多事情,包括最早錄影片的時候,也是蠻抵抗的。後來,我也在慢慢調整,不破不立,必須從舒適圈裡面走出來。
Q:說明您還是有壓力,中國新能源市場競爭激烈,您認為這種壓力主要源自哪裡?是董事會的業績壓力,還是個人和團隊期望與現實的差距?作為CEO,您如何緩解這些壓力?您預計極越汽車何時會出現顯著的增長拐點?
夏一平:壓力從來不是來自於董事會,實際上,我並非以職業經理人的身份加入極越,也不願意到極越做職業經理人,所以當初做這件事的時候,是抱著創業的心態,從0到1做這件事。
2021年3月,極越僅有兩個人,三年多的時間裡,我們推出了兩款車型,還從0開始開發軟體,最終向市場交付了智慧化天花板的軟體。
這種壓力更多是源於自我期許。幸運的是,我們擁有一支充滿創業精神的團隊,面對挑戰時從未退縮,使命必達。比如說把300個號幹成藍V,這在別的公司可能會說太難了,但我們的團隊都是一腔熱血,都在拼命一起努力解決遇到的挑戰和困難。
作為創業者,面對困難時,我們必須勇往直前,不斷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有時這需要不斷嘗試和探索。我們的優勢在於快速試錯、驗證、迭代,不行換一個再來,不行換一個再來,拼的就是體力和時間。我睡覺很少的,平均每天睡5個小時。我覺得要有足夠的努力,用一天的時間幹別人幾天的事情,總有一天會做成的。
另外,現在不能確切地說是不是銷量的拐點,我們現在只是堅持努力做好事情,一層一層往上走,從現在的月銷2千到5千再到1萬。至少我們現在知道怎麼去幹了,非常清晰地知道怎麼去幹了。
3

2025年,淘汰非高階智駕車輛元年

Q:極越07已經上市了,後續的產品計劃能不能透露一下?
夏一平:我們其實不是一個純粹的傳統車企,而是一家專注在智慧化的科技公司,非常關注使用者的感受和習慣。
在極越上市的兩款產品中,雖然極越01和極越07分別是SUV和轎車,但背後的核心軟體和所有功能是一模一樣的。所以從某種層面來說,我們面臨的消費者習慣和需求是一樣的。因此,我們更加專注於研究那些對智慧化和自動駕駛技術感興趣的消費者群體,瞭解他們的喜歡的車型,佔多大比例。
至於下一步的產品計劃,請大家關注我的抖音號以及車展動向,我們可能在今年11月15日開幕的廣州車展或明年的北京車展釋出下一款新車。其實大家都知道,我們同時有好多車在做,所以安排了足夠的驚喜等著大家。
Q:您對極越終端銷售門店是如何規劃的?
夏一平:終端銷售門店的建設要隨著銷量來做長遠規劃,我們計劃到今年年底,現有門店加上即將要開業的增長到250多家。
在這個增長計劃的背後,我們也一直在思考高效利用實體門店的辦法。因為我們作為創業公司,執行力比別人快10倍,所以我就能用比別人高出10倍的效率,快速嘗試各種各樣的可能性,做一些別人做不了的事情。
Q:隨著特斯拉FSD明年一季度入華,以及眾多競爭者也在開發端到端的純視覺智慧駕駛解決方案,您如何看待明年整個智慧駕駛市場的走勢?是否會有更多企業轉向純視覺方案?
夏一平:目前,華為、小鵬等企業應該都在向純視覺技術轉型。
若要實現全國範圍內的智慧駕駛,同時追求卓越的泛化能力和端到端的解決方案,純視覺技術可能是當前的最佳選擇。我相信越來越多的品牌會加入純視覺的陣營。
但純視覺有壁壘,本身對於演算法的能力和算力都有要求。純視覺再往後面走,各家之間競爭的就是算力了。
前段時間有一個訊息非常值得注意:馬斯克花了40億美金,用10萬張H100晶片組建的新算力中心建成,這筆費用還不包含工程建設耗費的40億美金。而且馬斯克還在加碼,明年要加到差不多20萬張晶片,裡面很多都是H200。這一舉措本身就具有很強的象徵意義。
因為算力的增長,直接提升訓練效率。做個對比,過去Open AI大概用了3萬張晶片訓練GPT4,一次要90-120天的時間;馬斯克用10萬張H100,訓練GPT4一次只需3-4天。
這充分展示了算力差距所帶來的訓練效率提升。
儘管我們的計算需求同樣龐大,但幸運的是,我們背後有百度的算力支援,所以不用擔心這個問題。
關於明年智慧駕駛市場的表現,我之前提到,到今年年底,能夠實現全國範圍智慧駕駛落地的品牌不會太多,但從2025年開始,那些沒有出色智慧駕駛功能的車輛將很難在市場上競爭。
換句話說,明年真正將智駕在全國落地的幾個品牌,有很大的機會做到完全領先,因為智慧駕駛背後一定是資料驅動的,一旦這種能力在全國範圍內啟動,迭代速度將會非常快。
因此,隨著今年第四季度智慧駕駛在全國的落地,消費者對智慧駕駛的接受度將會逐步提高,這將導致品牌之間的差距逐漸拉大,並可能逐漸淘汰一些未能跟上步伐的品牌。2025年是淘汰非高階智駕車輛的元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