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SA的兩名資深太空人原本只計劃在國際太空站(ISS)執行短暫的測試任務,然而由於波音“星際客機”(Starliner)太空船的推進系統出現問題,他們的任務意外延長至286天。最終,這兩位太空人搭乘SpaceX的“乘龍號”(Crew Dragon)返回地球,但長時間的太空滯留讓他們的身體遭受嚴重影響,甚至在重返地球后“不會走路”。
意外滯留近300天,任務被迫延長
NASA太空人威爾莫(Barry Wilmore)和威廉斯(Sunita Williams)於2024年6月搭乘Starliner飛往ISS,這本是該飛行器的首次載人測試。然而,在對接過程中,該飛船遭遇推進器故障和氦氣洩漏問題。NASA決定讓Starliner空船返回地球,而太空人則繼續留在ISS等待安全的歸航方式。
在此期間,NASA不斷調整任務規劃,Crew-9任務提前準備,Crew-10任務則在2025年3月15日發射,接替駐站工作。終於,在美東時間3月18日,威爾莫和威廉斯搭乘“乘龍號”飛離ISS,經歷16小時航行後,於佛羅里達州墨西哥灣海域成功降落。
長時間失重影響身體,太空人重返地球“不會走路”
返回地球后,兩名太空人立刻被送往NASA林登·約翰遜太空中心(JSC)接受健康檢查。長期處於微重力環境,人體會經歷骨質流失、肌肉萎縮和平衡能力下降等一系列問題。現年59歲的威廉斯表示,回到地球后,她甚至需要重新學習“如何走路”,因為過去9個月,她的身體完全適應了漂浮狀態,沒有“坐下”或“站立”的體驗。
NASA的研究表明,長期滯留在太空不僅影響骨骼和肌肉健康,還可能提高患心血管疾病和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此外,太空輻射暴露時間過長,或增加罹患癌症及神經系統疾病的機率。

NASA制定嚴格復健計劃,幫助太空人恢復
為幫助長期駐站太空人恢復身體機能,NASA制定了長達45天的復健計劃,主要包括三個階段:
-
初期恢復階段:幫助太空人重新適應地球重力,恢復基本行走能力,進行肌力訓練。 -
感覺統合訓練:提升協調能力,進行本體感覺訓練和心血管耐力鍛鍊。 -
功能性恢復:逐步強化體能訓練,使太空人迴歸正常生活。
儘管大多數人可在45天內恢復基本活動能力,但部分骨質流失可能無法逆轉,完全康復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更長時間。
心理挑戰與NASA未來計劃
NASA不僅關注生理影響,也重視心理健康。專家指出,長期滯留太空可能導致焦慮、恐懼甚至抑鬱,尤其在返回任務不斷延誤的情況下,太空人可能經歷強烈的孤獨感或無助感。NASA將為威爾莫和威廉斯提供心理輔導,幫助他們順利適應地球生活。
此次任務的意外延長,也讓波音的Starliner專案再度陷入困境。相較之下,SpaceX的“乘龍號”已成為NASA可靠的太空運輸工具,未來NASA將對Starliner進行更嚴格的評估,以決定是否讓其繼續承擔載人任務。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