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AI搜尋把SEO流量截胡了嗎?這家公司希望成為GenAI時代的Semrush!平臺使用者已超五位數

傳統搜尋引擎主要基於關鍵詞匹配,透過爬蟲爬取網頁上的內容並建立索引庫,隨後根據使用者輸入的關鍵詞,搜尋引擎根據相關性從索引庫中返回一排結果展示給使用者。

隨著搜尋引擎演算法的迭代,不再僅僅依賴關鍵詞匹配,更加註重頁面的內容質量、使用者體驗、載入速度以及網站結構,企業透過 SEO 來提高網頁在搜尋引擎中的曝光。

內容營銷的興起,使得 SEO 不僅僅是一個技術問題,也成為了很多企業內容創作一級營銷策略的一部分,透過 SEO 最佳化來提高使用者的訪問以及參與度。
然而,2024 年以來許多網站的自然流量呈現下降狀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 ChatGPT 以及 Perplexity 的興起,使得使用者不再點選,即使點選也不會從這些 AI 搜尋應用內獲得更多關聯資訊。
此外,為了應對 ChatGPT 以及 Perplexity,谷歌也在 5 月份推出了 AI Overviews,也就是在搜尋頁面中增加了 AI 生成對結果,這也導致了更少的點選。
新問題的出現自然得有新的辦法 —— 生成引擎最佳化(Generation Engine Optimization,GEO),雖然與 SEO 相似,但 GEO 主要關注在 LLM 等相關應用上的表現,重點是適應 AI 模型的生成能力。
Otterly.AI 由 Thomas Peham、Josef Trauner 和 Klaus-M. Schremser 創立,這是一家幫助企業進行 GEO 最佳化的公司。
創始人 Thomas Peham 曾擔任 CMS 公司 Storyblok 營銷副總裁,Otterly.AI 在釋出後 6 個月內便吸引了超過 1000 位使用者。

目前該平臺上有超過 10000 名活躍使用者,透過Otterly.ai 幫助品牌進行有效監控。
Peham 表示,自谷歌推出 AI Overviews 後,依然自然搜尋流量的公司開始感受到衝擊,例如一家 SaaS 公司發現其在美國市場的自然搜尋流量下降,後來透過 Otterly.ai 才發現有一半的 SEO 關鍵詞對應的結果透過谷歌的 AI Overviews 進行了展示。
他還表示,Otterly.ai 的策略是將每月跟蹤的頻次提高到每週,這樣客戶可以透過測試來最佳化內容,快速瞭解哪些有效,哪些無效。
他也提到,雖然這種策略類似 SEO,但區別是 —— “點選”不是重點,AI 搜尋最佳化的關鍵在品牌曝光以及定位描述,希望 Otterly.ai 能夠成為 GEO 領域的 Semrush。
✦ 精選內容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