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創血流動力學市場佔有率第一、以無創技術實現有創級準確性,這家企業憑什麼?

在無創、無痛、無感,無風險的情況下,如何以快速、準確、低成本、連續、即時的方式精準捕捉血流動態變化?
這種看起來“既要、又要、還要”的方案,看似是難以實現的幻想,但深圳市麥德安醫療裝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麥德安醫療”)自主研發的BioZ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將其變為了現實。它透過非侵入性手段即時評估心臟和血管系統功能,主要監測心輸出量、胸腔液體水平、心肌收縮力,外周血管阻力,血壓、血氧等關鍵指標,幫助醫生了解患者的血液迴圈狀態,常用於重症監護、麻醉圍術期、急診以及心臟疾病診斷等場景。
與傳統的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相比,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優勢明顯,但受限於較高的技術壁壘、缺乏金標準對照、市場教育與臨床普及度不足等因素,目前技術發展尚未十分成熟。洞察到這些行業痛點,麥德安醫療選擇入局。
麥德安醫療成立於2005年,是一家專注於阻抗分析技術的創新型企業,致力於解決阻抗分析技術在臨床的應用問題。經過近20年發展,麥德安醫療已經將核心技術成果應用於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裝置的研發生產,並完成了核心產品上市、推廣等重要里程碑,目前已成為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領域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企業
01
深耕20年,為國內最早入局阻抗分析技術的企業之一
麥德安醫療CEO李軍先生曾擔任著名外資醫療裝置企業高管,在醫療領域有25年的行業經驗。談起創立麥德安醫療的初衷,李軍先生表示,在深耕醫療行業的過程中,他洞察到醫學影像領域存在一些顯著的發展瓶頸和臨床痛點,並想要提供創新的臨床解決方案。
“以 X 光、超聲為代表的傳統成像裝置依賴形態學檢測原理,雖然能清晰呈現器官輪廓和組織邊界,但無法觀測組織器官內部的動態變化,這是結構成像很大的一個缺陷。”李軍先生介紹,結構成像在技術原理層面的創新空間已趨近飽和,現有的改進多集中於工程層面的最佳化迭代,如透過硬體或軟體升級來提升影像質量,提高檢測速度等,但依然無法發現器官內部的病變。
阻抗分析技術則有效解決了這一瓶頸。該技術透過探測人體組織的導電性變化,能夠精準捕捉組織的細胞代謝變化、血流分佈等微觀功能引數的異常,彌補了結構成像的不足。並且,該檢測方式為完全無創,與放射性檢測、有創檢測等方法相比,不會對患者及醫生產生任何傷害。
據李軍先生介紹,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最早採用有創方式,需透過上腔靜脈將導管置入心臟。由於操作流程複雜、技術門檻高,該方法需由具備專業資質的醫生完成,對醫護人員技術要求較高,且患者監測併發症發生率也相對較高。這導致了有創監測技術在推廣方面面臨較大困境,主要應用於大型三甲醫院的重症監護室(ICU)及麻醉科等專業科室,基層醫療機構或非相關科室基本難以接觸。而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臨床操作簡單、醫護人員學習曲線短,且不會給患者帶來併發症風險,更加便於推廣與普及
洞察到無創阻抗分析技術的巨大臨床價值與發展潛力,麥德安醫療團隊在2000年前後便入局該技術的開發,並組建了專業的跨學科研發團隊。麥德安醫療市場總監孔剛畢業於中國醫科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為國內最早接觸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系統的專業人才之一,在血流動力學監測領域有20多年的經驗,曾參與國家重點專案——“危重症肺通氣/肺灌注床邊視覺化無創監測系統研發”。
麥德安研發團隊由阻抗分析技術領域的資深工程師帶領,由十多人組成,中青結合,擁有豐富的研發經驗。此外,公司與國內多家醫院的ICU、麻醉、心內科、急診、產科等科室的臨床專家保持緊密聯絡,從中汲取一線臨床需求與應用經驗。同時,公司與國內多所知名高校合作進行基礎理論研究,以保證技術的前沿性與創新性,實現產學研的協同創新與高效轉化。作為國內最早入局阻抗分析技術的企業之一,麥德安醫療見證了阻抗分析技術的出現、發展以及遇到的瓶頸,能夠深刻洞察客戶的需求並積累了豐厚經驗。
02
全球首個被臨床廣泛接受的床旁無創血流動力學即時監測系統,準確性可媲美有創監測
阻抗分析技術的兩大壁壘為訊號採集與訊號處理,其核心挑戰在於真實準確地檢測微弱訊號、高效實現噪聲抑制與特徵提取,並具備個體差異動態適應能力。麥德安醫療在阻抗分析領域進行了數十年的理論研究、工程探索,密切關注國外前沿科技與動態,並建立了專有資料庫進行AI深度學習和演算法最佳化,目前已在模擬前端設計、訊號處理演算法等方面基本追齊了國外企業。這些技術突破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也造就了麥德安醫療難以被後入局者復刻的獨特優勢。
公司在阻抗分析技術領域開發的第一個產品為BioZ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系統。該系統透過構建人體胸部區域數學模型,釋放符合安全標準的微弱電流,監測胸部電阻抗變化。由於人體血液、骨骼、脂肪、肌肉等組織導電性不同,實施時將 4 對電極分別置於頸部及胸部兩側,使電訊號沿胸部阻力最小的主動脈路徑傳導。透過分析胸部阻抗變化,便可獲取主動脈血液流速、流量等關鍵血流動力學引數,進而實現對心臟每搏量、心排量及心功能的監測,精準捕捉參與體迴圈的有效心輸出量,即“前向血流”,為血流動力學評估提供重要支撐。
BioZ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系列產品—迴圈重症管理專家
並且,BioZ系列產品擁有一系列專有技術。在訊號採集方面,麥德安醫療開發了專有的數字化阻抗訊號量化器技術——DISQ®技術,可實現將取樣率提升至1000次/秒,保證採集到的資料量足夠豐富;在訊號處理方面 ,麥德安醫療擁有“調整主動脈順應性法ZMARC®法”與“胸阻抗法生物阻抗Cole®方程引數演算法”兩大演算法技術,能夠最大限度排除呼吸等噪音干擾,保證監測準確性。這使得BioZ系統有兩大獨特優勢:能夠實現專有的“前向血流”監測,且能監測到心肌纖維收縮力的變化。
據李軍先生介紹,BioZ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系統是世界上第一個被臨床廣泛接受的床旁無創血流動力學即時監測系統,具有以下亮點:
第一,完全無創且操作簡單,患者無相關檢查風險,一位護士便可完成所有操作,學習曲線短。
第二,可實現持續的血流動力學監護。該系統執行過程不需要工作人員操作,可實現從幾分鐘到數小時的連續監測,這對臨床診療至關重要。醫生在評估用藥效果、制定或驗證治療方案時,可透過連續資料進行前後對照分析。BioZ系統可為臨床提供即時、動態、持續的血流動力學引數,助力個體化治療決策的精準性與臨床干預時效性的提升,而有創監測有感染風險;基於超聲等原理的監測方法,又受技術原理限制,均無法實現此類連續性監測。
BioZ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系統在心臟外科體外迴圈術中監測
第三,比肩傳統有創的準確性。據李軍先生介紹,BioZ系統的監測準確性可以與有創監測相媲美,在功能性血流動力學監測方面幾乎可以完全替代有創監測。目前,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已經應用於臨床數十年,臨床認可度較高,被認為是金標準,但其資料採集過程複雜,影響因素太多,也並非對生理指標的直接真實測量,因此在功能性監測領域,相較於無創技術仍存在明顯侷限性。而麥德安醫療的BioZ 系統則可以直接測量血液的流量與流速,而且快速,操作簡單。公司將兩種方法進行對照試驗,透過大量的病例分析,不斷最佳化演算法,相關性r=0.891,最終實現了可與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系統相媲美的準確性。
第四,成本低廉。有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的成本高昂,其使用的導管價格高達數千元且僅能一次性使用。而BioZ系統的無創監測方法無需使用導管,且其感測器電極的成本僅為有創導管的1/20,大大縮減了醫院的採購成本和患者的就醫成本。
第五,出具結果迅速。據李軍先生介紹,BioZ系統從患者檢測到拿到報告僅需3~5分鐘,而如果進行有創監測,這一時間可能才剛剛完成消毒工作,後續導管置入還要花費十幾分鍾甚至半小時以上,耗時較長。相比之下,BioZ系統在面對重症、急救患者時,能更好地“搶時間”,助力及時診治。
03
無創血流動力學領域市場佔有率第一,做“小而美”的行業標杆
作為交叉學科技術,阻抗分析技術目前在一些細分領域發展還不夠成熟,需要進行更多的基礎理論研究。並且,目前該賽道還沒有出現較為頭部的領軍企業,沒有可供參考的成熟技術方案,因此需要企業耐下心來“摸著石頭過河”。
“一般而言,頭部企業可能會認為這個賽道較小,不會花費太多精力去佈局,而小型企業可能會認為該賽道投入大、週期長,或許還有其他投入產出比更高的選擇。”李軍先生說道,“而我們想要耐下心來,紮根在阻抗分析技術領域,去‘啃硬骨頭’。”據李軍先生披露,目前,麥德安醫療是國內唯一專業從事阻抗成像技術研究的公司。
在此過程中,李軍先生坦言,麥德安醫療踩過了很多坑,也曾走過不少彎路,但這些“學費”沒有白交,公司在阻抗分析技術、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域的理解十分深厚,尤其在關鍵訊號的處理和演算法開發方面,形成了獨有的技術優勢。
目前,麥德安醫療已成為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領域市場佔有率第一的企業。BioZ系列產品在國內已經覆蓋了超1400家醫院,其中大型三甲醫院超400家。2024年,全國百強醫院有近40家採用BioZ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系統。
為了促進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技術的普及,麥德安醫療組建了專業的臨床培訓團隊,每年開展近200場次臨床培訓,助力提升迴圈重症及基層醫院開展血流動力學監測。除此之外,麥德安醫療開展“老孔大講堂”等學術活動,聯合國內專家,每年開展近10場線上、線下學術直播。公司還建立了無創血流動力學臨床應用學院與臨床培訓基地,與醫院合作開展“血流動力學學習班”,每年培養臨床應用人才近500人次。同時,公司還會透過物聯網方式,幫助醫生遠端解決裝置操作等問題。
麥德安醫療“老孔大講堂”—公益性血流動力學研討論壇
“未來,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一定會代替有創監測,無創是趨勢。”李軍先生表示,由於無創、操作簡單、費用低、醫生學習曲線短等優勢,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將在未來五年迎來迅速發展。此外,智慧化將是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的一大發展方向,將盡量避免醫生進行復雜操作、分析、運算,儘可能幫助醫生降低學習曲線、節約其時間,同時還能幫助醫生分析報告給出治療方案建議。並且,無創血流動力學監測未來將會變得更加專業化,適應麻醉科,心內科、產科、急危重症等不同科室的個性化需求。
接下來,在阻抗分析技術領域,麥德安醫療將繼續圍繞阻抗分析技術,推出肺通氣阻抗斷層成像系統、肺部血流灌注成像系統,使醫生對於呼吸的治療可以實現“視覺化”,並賦能腦出血、腦梗阻、乳腺結節、腫瘤等疾病的快速檢測;在血流動力學監測領域上,麥德安醫療將進一步提升裝置的智慧化程度,並針對每個科室的不同需求提供更具專科化性質的產品。

目前,麥德安醫療在經銷商,出海,上下游供應鏈方面有對接需求,如果您對麥德安醫療及其產品解決方案感興趣,請與我們取得聯絡:

宣告:動脈網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動脈網及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映象等任何使用。
動脈網,未來醫療服務平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