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軟體質量危機:當高階硬體遇上“殘次品”軟體

OSCHINA
↑點選藍字 關注我們
本文翻譯自:

https://www.eliseomartelli.it/blog/2025-03-02-apple-quality

這篇帖子的反響非常熱烈,在 Hacker News 和 Reddit 上都有分享。很明顯,很多人都在經歷類似的挫折,這表明在蘋果生態中存在更廣泛的軟體質量問題。
為了提供更多背景資訊,這裡是一個持續觸發這些問題的流程:我在每場講座開始時建立一個新的筆記,新增標題和標籤以進行組織,然後開始用我的 Apple Pencil Pro 寫作。
問題如預期般出現:在用手寫筆記填滿大約一頁(或“螢幕”)後,iPad 開始過熱,卡頓變得越來越頻繁
作為一名長期使用蘋果產品的使用者,我一直欣賞蘋果生態系統的硬體和軟體無縫整合的標誌性特點。然而,最近我對 iPad Air 11" M2 的使用體驗讓我開始質疑蘋果是否已經失去了曾經讓他們的產品卓越的東西。

簡要時間線

  • 2024 年 11 月 6 日:在都靈的 Apple Store 體驗新購買的 iPad Air 11" M2 時,使用 Apple Pencil Pro 在 Notes 和 Freeform 應用中遇到了嚴重的卡頓和過熱問題。
  • 2024 年 11 月 13 日:在商店代表人員建議更換硬體後,收到了一臺新的裝置。
  • 2025 年 2 月 27 日:更換後的裝置現在也出現了相同的問題。

高階硬體,“殘次品”軟體

11 月,我訪問了都靈的 Apple Store,以解決我那款搭載 iPadOS 18.1 的 iPad Air 11" M2 裝置持續存在的若干問題。
儘管硬體處於尖端水平,但在使用基本的應用程式,如筆記和 Freeform 時,我仍然遇到了顯著的卡頓。
效能問題不僅僅是響應速度緩慢。在這些標準使用案例中,我的 iPad 經常過熱,使得手持時感到不適,並引發了對潛在長期硬體損壞的擔憂。
尤其讓人沮喪的是,這些問題並不是第三方應用程式將硬體推到極限所導致的。這些是蘋果自己的應用程式,理論上應該針對其硬體進行最佳化。
Apple Store 的員工態度友好且專業,遵循他們的標準故障排除流程。在親自演示了問題後,支援代表建議更換硬體。然而,經過進一步的討論,我們都得出結論,這很可能是軟體問題,而不是硬體缺陷。
我認為這突顯了蘋果零售支援模式面臨的一個日益增長挑戰:當傳統的解決方案一直是更換硬體時,如何排查軟體問題?當軟體質量下降時,整個支援基礎設施都會感覺失調。
這次經歷似乎反映了蘋果軟體質量普遍下降的趨勢。
我更換了搭配 Apple Pencil Pro 的 11 英寸 iPad Air M2 再次在處理基本任務時遇到困難。儘管自我最初投訴以來已經發布了多次 iPadOS 更新(現在已經更新到 18.3.1),但基本問題依然存在:
  • 使用蘋果自家的筆記和 Freeform 應用時出現顯著延遲:使用約 5-10 分鐘後,輸入延遲會顯著增加,筆跡渲染延遲可達 5 秒。
  • 在標準使用場景下裝置過熱:在基本的鉛筆輸入任務中,CPU 溫度達到令人擔憂的水平(基於裝置熱度),表明散熱管理系統沒有正確啟動。
  • 蘋果 Pencil Pro 響應性差:手掌識別偶爾失效,壓力靈敏度變得不穩定。
這種問題在更換裝置後再次出現,證實了我去年 11 月的懷疑 —— 這是一個軟體最佳化問題,而不是硬體缺陷。

值得注意的細節

  • 散熱管理失敗:M2 晶片應該在達到不舒適的外部溫度之前降低效能,這表明散熱管理系統沒有正確啟動。
  • 記憶體管理問題:效能的逐漸下降表明,蘋果的繪圖應用程式存在記憶體洩漏或垃圾回收不當的問題。
自從我最初提出投訴以來,我發現許多論壇帖子和社交媒體討論都來自遭遇類似問題的 iPad 使用者。這表明這是一個系統性問題,而不是孤立的事件。
最令人擔憂的是,儘管引入了新的功能(如蘋果智慧,但這將是另一個故事),但多次軟體更新都未能解決這些基本的效能問題。

重新考慮“蘋果稅”

多年來,我們中的許多人願意支付“蘋果稅”,即為了蘋果產品的卓越使用者體驗、設計和生態整合而支付的溢價。但如果軟體質量持續下降,這種價值主張將越來越難以捍衛。
這些問題在多次軟體更新中依然存在,表明:
  1. 功能優先於最佳化:工程資源似乎更關注新功能,而不是修復現有效能問題;
  2. 效能測試不足:使用蘋果自身應用的實際情況沒有得到充分的測試。
作為為蘋果產品支付高額費用的客戶,我們至少應該得到:
  1. 透明度:承認已知的效能問題;
  2. 關注基礎:僅專注於效能和穩定的更新;
  3. 延長支援:當軟體問題影響硬體壽命時,考慮延長保修期。
蘋果體驗曾經由使用“無需多言”的產品帶來的愉悅所定義。如今,隨著軟體難以跟上硬體能力的步伐,這種承諾越來越空洞。作為使用者和客戶,我們需要大聲呼籲我們曾經所熟知的以質量為中心的蘋果。
經過數月的期盼改善,我不得不面對關於我在蘋果生態未來的一些艱難決定。這個延長的 iPad 問題嚴重損害了我對新蘋果產品的信心。
我呼籲蘋果迴歸其根源 —— 創造那些優先考慮使用者體驗而非功能清單的產品。
曾經自豪地創造"It Just Works"的產品的那家公司需要重新找回那種精神。
END
熱門文章
分享在看點贊~Orz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