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美國生活略知一二的
應該都有所耳聞
在美國,止痛藥幾乎可以當飯吃
在中國,布洛芬14粒一盒
一週一粒都怕自己吃太多了


各種姿勢的布洛芬
在美國,吃止痛藥
就相當於咱們的“多喝熱水”


餐前餐後都要來兩粒
甚至家中常備1000片一瓶的!




老外凍死也不穿秋褲
日常愛吃高糖高脂的垃圾快餐
這一系列作死的生活習慣
導致痛風、關節炎等慢性疼痛患者超過1/3



那是因為——

在美國只要救護車一來
病基本都能痊癒
不是因為醫療太發達了
而是連中產都去不起醫院

從你踏進醫院的那一刻
就能體會到什麼叫做
“時間就是金錢”
扎個針 一萬塊


皮外傷急診 十萬塊

要是真有點大病
那基本這輩子就套牢了

雖說阿美莉卡掙得確實比咱們多點
但平均年薪也只有5.9萬美元
(約41萬人民幣)

比起進醫院
一通檢查=一年白乾
甚至負債累累
還不如吃個止痛藥自我解決

很多底層打工人不僅沒錢去醫院
更不敢隨便請病假
只能選擇吃止痛藥




美國人治病不追求治本
和他們的社會文化有關——

在美國
忍受疼痛=意志薄弱
關公刮骨療傷在美國都是反面教材

1995年,美國疼痛學會主席
將【疼痛】列為第5大生命體徵

“擺脫疼痛”變成了一項“基本人權”
世衛組織也連連稱讚
“患者疼不疼”也變成了
評價醫院等級的重要指標

一通操作下來
再有醫德的醫生
也會把“消除疼痛”排在第一優先順序

然而這一“止痛文化”
卻被一批別有用心的藥企大佬敏銳捕捉
開啟了美國人長達25年的止痛夢魘——

止痛藥分成兩大類
一類是不上癮的——
比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不用醫生開處方,你下樓就能買到
一類上癮性很強——
例如嗎啡、曲馬多等阿片類藥物
是各國都嚴格管制的處方藥

美國一些黑心藥企盯住的
就是後者帶來的“商機”
1996年,普渡製藥推出了
以羥考酮為主要成分的新型止痛藥
——奧施康定
從此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為了讓成癮性極強的奧施康定
能夠在美國合法售賣
普渡製藥可謂煞費苦心
先是動用鈔能力
獲得了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
批准上市
收買醫生、學者
把成分堪比海洛因
藥效比肩嗎啡的奧施康定
刻畫得成癮率小於1%

根據奧施康定事件改編的美劇《成癮劑量》
再花2億美元鋪天蓋地投放廣告
“早八晚八各一片,一整天都不會痛哦”
輕鬆打開了治療慢性疼痛的藍海市場

選用工人、主婦等形象做廣告,暗示可用於日常止痛
一通騷操作下來
奧施康定等阿片類藥物的濫用
導致全美超過56萬人死亡
超過700萬人使用後上癮
費城大街上
瘦骨嶙峋的癮君子們隨處可見

美國人口僅佔世界人口的5%
卻消費了全球80%的阿片類藥物
雖然2019年
黑心的普渡製藥破產倒閉了

奧施康定被KO以後
美國阿片類藥物的濫用卻有增無減

2010年,成本更低、更加強效的
海洛因粉墨登場
還有當前正在發生的芬太尼濫用
背後都是盤根錯節的利益關係
當疼痛異化成消費品
科學淪為商業的工具
資本家賺得盆滿缽滿
付出代價的
卻是普通民眾的健康甚至生命
附錄
止痛藥上癮可以理解,那為啥美國人自己控制不住吃糖呢?
後臺回覆【糖尿病】,檢視為啥美國人都快人均糖尿病了,卻還喜歡吃致死量的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