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自己開出工廠?馬斯克:特斯拉FSD進入無監管時代!

深夜的弗裡蒙特工廠,一輛 Model Y 緩緩駛出裝配線。沒有駕駛員,沒有安全員,方向盤自動旋轉,車燈劃出一道冷光,它穿過廠區道路,精準停入發貨區的車位。
這一幕被特斯拉最新發布的影片記錄下來,而操控這一切的,正是尚未完全向公眾開放的「完全自動駕駛(FSD)無人監督版」。
這是特斯拉第一次將 FSD 技術應用於自有工廠的生產環節。過去幾年,FSD 的每一次版本迭代都伴隨著馬斯克的激進承諾和來自外界的爭議,但這次,它似乎找到了一個更接地氣的試驗場:
讓車自己開出工廠。
馬斯克在 X 平臺上轉發了這條影片,並配文稱:
FSD 正式進入了無監管時代。
當 FSD 從公路「卷」進工廠
在特斯拉最新發布的影片裡,一輛輛搭載 FSD 無人監督版的新車自主完成了從產線到交付區的全流程移動,全程無需人類接管。
儘管特斯拉早在 2020 年就推出過「智慧召喚」(Smart Summon)功能,但如今的 FSD 已能在更復雜的廠區環境下流暢行駛。
事實上,工廠內部物流一直是汽車製造的效率黑洞,特斯拉的超級工廠也曾在此碰壁——2018 年 Model 3 產能爬坡時,馬斯克曾提到「工廠像倉庫一樣堆滿等待運輸的車輛」,特斯拉不得不臨時搭棚存放新車。
通常來說,車輛下線後都需要由司機短駁至倉庫或發運區,而特斯拉得州超級工廠從總裝線到最遠停車場距離超過了 3 公里,人工駕駛費時又費力。
而且這還是一筆不小的費用,舉個例子,福特德國工廠每年需要支付超 210 萬歐元用於內部轉運人力成本。可見,若能將自動駕駛規模化應用於工廠運輸,勢必能夠大大降低單車製造成本。
其實這件事早就被各家車企注意到了。
戴姆勒卡車集團旗下自動駕駛子公司——Torc Robotics,早在 2021 年就開始在弗吉尼亞州測試自動駕駛貨運卡車,用於廠區至港口集裝箱運輸,使得單日運輸效率提升了 30%;2022 年,大眾和 Mobileye 展開合作,把一批能夠自動駕駛的 ID.Buzz 用於廠區零部件運輸,號稱縮短了 25% 的物流時間。
然而,上面提到的這些專案始終都沒有能夠大規模鋪開,特斯拉這回僅憑軟體迭代就能讓車子自己開出廠區,的確稱得上是「又一次開創先河」。
財報裡的「隱憂」
當 FSD 在工廠悄然落地時,特斯拉於今天凌晨釋出的 2024 年 Q4 財報,卻向資本市場潑了一盆冷水。
儘管第四季度全球交付 49.55 萬輛汽車,但全年約 180 萬輛的總量仍讓特斯拉首次遭遇年度銷量下滑。唯一亮眼的數字來自能源業務——單季度儲能部署收入同比暴增 113%,達到 30.6 億美元,幾乎以一己之力撐住了財報的「技術敘事」。
核心的汽車業務收入同比下滑 8%,僅錄得 198 億美元,Model 3/Y 等主力車型平均售價持續走低,將毛利率壓至 16.3%,較去年同期縮水近 3 個百分點。
特斯拉煥新 Model Y
更刺眼的是利潤表:Q4 營收 257.1 億美元,同比微增 2%,卻低於市場預期的 271.5 億美元;淨利潤同比驟降 71% 至 23.2 億美元,若剔除 2023 年 59 億美元的一次性稅收優惠,實際經營利潤跌幅仍達 34%。
價格戰的代價清晰可見——營業利潤率已從去年同期的 8.2% 跌至 6.2%,促銷策略如同一把雙刃劍,在保住銷量的同時,也讓特斯拉陷入「越賣越虧」的怪圈。
「特斯拉的挑戰在於同時平衡技術創新與財務健康,」彭博行業研究員表示,投資人對馬斯克的耐心正在耗盡——他們需要看到 FSD 和 Robotaxi 的實質性回報。
某種程度上,如今 FSD 在工廠的應用與特斯拉的財報資料形成了微妙呼應:前者展示技術落地的可能性,後者則揭示規模化盈利的難度。
這份財報還暴露出特斯拉的另一個隱秘挑戰:當技術理想撞上政治現實。
自馬斯克高調支援特朗普並加入其顧問委員會後,特斯拉股價一度因「政策紅利預期」上漲,但品牌形象卻加速分裂。德國使用者因馬斯克支援極右翼政黨發起抵制,股東則在財報會上質問:「CEO 的政治立場是否正在傷害公司?」
這種撕裂感在財報電話會上尤為明顯——當投資者提交的 100 多個問題中,多數聚焦 FSD 進展時,馬斯克卻需要同時回答「如何平衡白宮事務與特斯拉管理」。
目前,FSD 的大規模推廣仍面臨兩大門檻:
使用者接受度:儘管特斯拉未公佈具體訂閱率,但市場普遍認為 FSD 的滲透率仍低於預期;
政策監管:全球對 L4 級自動駕駛的法規審批進度不一,可能拖累 Robotaxi 的落地時間表。
當那輛無人駕駛的 Model 3 穿過弗裡蒙特工廠的夜色時,車燈的光束彷彿劃出了一道分界線:線內是鋼鐵與程式碼編織的工業未來,線外則是資本市場的灼灼目光。
「我們正在製造未來的機器,而未來從不打折。」馬斯克曾如此回應降價爭議。但當 2025 年的曙光降臨時,特斯拉或許比任何時候都需要回答一個更尖銳的問題:
當 FSD 真的讓百萬輛電車「自己開出去」時,它們駛向的會是萬億市值的藍海,還是另一個需要靠降價開啟的堰塞湖?
那些自動駕駛的特斯拉無需人類操控,但它們的方向盤,卻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握住平衡的藝術。
文 | 李華

這個免費的 AI 神器,一鍵讓你的新年表情包與眾不同

春節手機攝影自救指南:讓你在朋友圈脫穎而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