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鹹平:最人性的醫院在中國

我以前對中國的醫療改革進行了很多的批判,十幾年前,甚至20年前,我不止做過一次批判!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的醫療系統確實存在很多問題,比如看病難,排隊七個半小時,看病20分鐘。現在的情況已經有了很大的改進。
根據統計,我們的病人平均等待時間有了較大的縮短。比如門診患者:2023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門診患者預約到院後的平均等待時間為17.72分鐘。2021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門診患者預約後平均等待時間為20.12分鐘。急診患者的等待時間相對較短,它通常取決於病情的緊急程度。
為什麼我們在這方面有這麼多的進步呢,相信大家都有體會,那就是我們醫院使用了數字化排隊系統、移動應用程式、自助服務終端等高科技手段,病人可以提前預約掛號、檢視排隊進度,甚至在去醫院的路上、家裡都可以實現掛號預約,大大的減少了排隊等待的時間,這一點很多人都深有體會。
所以在中國,我生病了可以直接去醫院掛號,在美國根本就不可能,起碼排三個月。
再說看病貴
先說美國好了,在美國沒有保險根本看不起病!比如說被狗咬了一口,排好隊掛好號醫生來看你一次,給醫生1萬美金以上,還不一定給你開藥、打預防針,所以在美國沒有保險是很可怕的。在美國普通人每年的醫療保險每年要花幾千美金,有多少人能負擔的起?而且在美國買保險還要大機構給你買才可以,他幫你做的健康保險才對你有利。自己買的健康保險都很糟糕的,如果你跟保險公司有什麼紛爭的話,你非常麻煩的,根本沒有勝訴的可能。
我們的國家經過這麼多年的改革,現在基本上實現了全民醫保。中國的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已超過95%,參保人數達到13.34億人。在這種情況下,2023年,中國醫療衛生總費用達到9.06萬億元,人均醫療支出約為2115元人民幣,這比十年前有了較大的增長,但是在幾乎全面醫保的情況下我們的基層醫療機構(如社群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的門診報銷比例可達60%-80%,部分地區的報銷比例甚至更高。
住院報銷比例在三級醫院一般為50%-70%,二級醫院為60%-80%,一級醫院可達80%-90%。對於重大疾病,醫保報銷比例進一步提高,部分費用還可進行“二次報銷”,進一步減輕患者負擔。總體來看2023年,個人衛生支出佔總衛生費用的比例已降至27.3%,這意味著大部分醫療費用由政府和社會承擔。
很多人會想唉不對啊,怎麼郎教授的觀點和以前大不一樣?你以前不是說中國看病難看病貴嗎,為什麼話風轉變的這麼快?在這裡,我想要說的是,不要有固定的思維和模式,要用變化的思想看待事物!經過我多年的奔走疾呼,在我所關注的很多領域,我們的改革正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比如新能源汽車、高科技、航天等等。儘管我們的醫療領域還存在著諸多的問題,但是我們的政府正在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因此我覺得最人性化的醫院就在中國。

2024年,隨著經濟走勢、房價與利率下行,國內大類資產收益率普遍跌破2%(國債1.6%/存款1.5%/保險2.5%/房租1.7%),且極有可能長期維持在低位。這意味著從2025年起,中國家庭面臨長期低利率環境下的資產保值難題。

在低利率、低通脹與老齡化時代,除了降低房地產比例,增配國債、保險等避險資產。更好的做法是將選取標的擴大到全球的核心資產(比如鎖定4.6%利率的美債),讓家庭資產配置的收益率更穩健、風險對沖性更充分。
有全球資產配置諮詢需求的朋友,請新增運營微信(lang202501),或者長按下方二維碼預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