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近日,美團京東餓了麼均宣佈,要給全職的外賣騎手上社保。總體上,這是一件好事,社會輿論的評價也是正面居多。當然,這個事情也有一些爭議。有些人認為,是社保更需要騎手,而不是騎手更需要社保。這個觀點正確嗎?社保和騎手,誰更需要誰?
在西方國家,社保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稅。計算國家財政收入時,也把社保視為一種稅收來對待。
我們去美國稅務局(IRS)的官網看一下,裡面明確把社保和醫保列入稅收。如果你是一個個體戶,自己僱傭自己,照樣要交社保稅。美國的外賣騎手如果不自己繳社保,IRS也有權找他們麻煩的。



社保既然是稅收,就帶有強制性。不繳納,IRS就要來找你算賬了。就算打零工,個體戶只要收入超過400美元,就得繳納社保稅,否則就是偷稅漏稅。
為什麼要強制徵收社保稅?我不用社保不行嗎?我不上醫保,也不用醫保全自費。我不上養老保險,我也自己養老不行嗎?
強制徵收社保稅,這算不算侵犯個人自由,橫徵暴斂呢?
2
我個人因為很不喜歡公立醫院擁擠的環境,很多年以來一直自己個人買商業保險,從來不用醫保。算是醫保淨貢獻者。今年,才發現公立醫院的環境大有改善,開始用醫保了。
商業保險的特點是什麼呢?商業保險不保有病的人。
首次申請保險時,一般會找你要體檢報告,還要你籤一大堆參保前沒有這病那病的承諾書。同時,大部分商業保險是不保既往症的,要保既往症需要加很多錢。如果你參保前有某種慢性病,不好意思,這種慢性病的治療費用保險公司不賠償。
如果你一直在一家保險公司參保,不斷保,參保期間得的病不算既往症,可以賠償,但如果一斷保換保險公司,這個病就變成既往症,要賠償了。
但就算你不斷保,保險公司還經常調整政策,通知你,這個保險品種以後不做了,要不你換更貴的品種,要不你換保險公司。
而且商業保險是年齡越大越貴,對於中年人每年都漲價。總有一天你付不起。
為什麼商業醫療保險要搞這麼多條條框框?假設商業保險也一視同仁,所有人都一個價格,會出現什麼情況?
健康的身體好的,就不會去買商業醫療保險。去買商業醫療保險的,都是年齡大的,有慢性病的,天天跑醫院的。
這在經濟學上有個術語,叫逆向選擇。最終結果是劣幣驅逐良幣,去買保險的都是有病的客戶,保險公司關門大吉。
所以保險公司就要對個人買保險的行為,做出種種限制,不保有病的人,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商業上是完全合理的。
但如果一個國家只有商業保險,沒有國家醫保,結果就是等人老了,得慢性病了,就發現自己買不到任何可承受的醫療保險了。
當然,也有一些其他方案。比如企業提供的,每個員工都參加的團險。每人都參加,就可以防止逆向選擇,有的人虧,有的人賺,保險公司綜合計算收益。
3
一位醫療大V在微博上發了這麼一條資訊:一位沒有醫保的病人得到宮頸癌,只能全自費花了6萬。但續上繳費,4月份就可能用醫保支付後續醫療費用了。
商業保險絕對不會允許一位腫瘤病人平價買保險,如果能買到,就是天價。

國家醫保就是所有人,不管年齡大小,不管有什麼病,都能買到。
不管多大年紀,不管有什麼病,都能買到醫療保險,這是一種權利。權利的背後是義務。
所有人都能買到這種權利的背後,就是所有人都強制必須買的義務。
醫保是一種稅,也是一種轉移支付。
身體好的人,年輕人買醫保是虧損的。有病的人,年老的人,買醫保是獲益的。醫保本質就是健康人補貼有病的人,年輕人補貼老人。
但誰沒有衰老的時候,誰沒有患病的時候呢?
如果不強制上醫保,改成自願原則,會出現逆向選擇。身體好的,年輕人不買醫保,有慢性病的,生重病的,老年人買醫保。醫保必然崩盤。強制性的每人都必須上,醫保總賬才能算明白。
這種強制買保險,搞轉移支付,肯定有人賺有人虧。虧的人肯定不爽。但社保是稅,不爽也得交。
目前,強制性更強的職工醫保,可以自負盈虧,每年還有結餘。強制性比較弱的居民醫保,基本都是靠財政補貼撐著。中國有歷史原因,不能只管有職工醫保的人,不管其他人。居民醫保,是歷史欠債,就應該財政去撐著。
4
養老保險,雖然沒有明顯的逆向選擇問題。但也是稅,是轉移支付。
看看養老保險的計算公式就能知道,養老保險的轉移支付是:交的多補貼交的少的,交的長的補貼交的短的。
養老保險中城鎮職工勉強維持,城鄉居民基本靠財政補貼。
因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主要靠地方財政補貼。不同區域的老人,能拿到的金額差得非常多。上海北京高很多,因為人均財政好。其他省,特別是西部省就差很多。
有人呼籲農村老人每人每月發800,我舉雙手贊成。問題是錢從哪來?
實施這個政策,只能財政來兜底。財政好的地方,北京上海的農村老人每個月不止能拿800。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每個月拿的錢是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139。上海城鄉居民養老保險的基礎養老金就1490元,北京接近1000元,再加個人賬戶儲存額/139。一般老人都能拿2000多。但是很多省份基礎養老金只有100元出頭。加上個人賬戶/139,只能拿幾百元。還有很多城鄉居民保險都沒繳納的老人。
每個農村老人每月發800,假設有1億老人,就是1萬億/年,2億就是2萬億。2萬億除以就業人口7億人,每人每年多交3000元的稅。我願意多交,但肯定很多人不願意。
還有很多地方要花錢,比如不生孩子問題。如果多生一個孩子補貼幾十萬,估計很多人願意為了錢多生一個孩子。2萬億也許能每年多生幾百萬個孩子。
很多事情都能用錢解決。問題就是沒錢。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社保需要每個就業人口都強制繳納,從這個角度,社保確實需要騎手。另一方面,對一個健康的,年輕的騎手,當他能保持健康,保持年輕的時候,確實不需要社保。
社保就是健康人補貼有病的人,年輕人補貼老年人。
但誰沒有生病的時候,誰沒有年老的時候呢?那時,就是你需要社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