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不玩遊戲的朋友,恐怕最近也對這場遊戲圈大戰有所耳聞。
總結起來還是老一套,遊戲被罵,玩家不服,雙方對罵,最後官方下場發函。
你以為我說的是黑悟空,但其實是乙遊。
所謂乙遊,是乙女遊戲的簡稱。
通俗來說,就是以女性群體為目標受眾的戀愛遊戲。這類遊戲會設定幾個風格不同的男主,以不同身份和玩家發展劇情以及感情。
前幾天,說唱歌手“PACT派克特”發了首新歌,專為“diss乙遊”而作。
發歌時,這哥們寫了個小作文。
痛心疾首地指責市面上的乙遊居心不良,不光騙未成年人的錢,還毒害他們的思想。
簡直罪大惡極!

為了驗證自己所言非虛,他在歌曲MV使用了遊戲《戀與深空》裡的某些“大尺度”畫面。
乍一看,確實讓人想入非非。

光看他微博,以為是那種天天舉報遊戲,說“都是遊戲害了我孩子”的家長。
再一看歌詞,好像比遊戲畫面更辣眼睛。

感覺他發這歌不是真要為未成年發聲,只是想為自己的好妹妹出氣。
就像歌詞裡寫的那樣:

到底怎麼回事呢?
還得從這位妹妹講起。

派克特口中的妹妹,是同為說唱歌手的乃萬,在路人眼裡應該更出名一些。
前不久,乃萬發了條寫真日常。配文提到的“魚魚弟弟”,是指《戀與深空》男主之一祁煜。

自己的照片配上對乙遊男主的喊話,讓不少玩家覺得偏“夢女向”,建議她打上相關tag,方便“不喜歡刷到同擔的夢女”迴避。

夢女,通常是指那些幻想自己與遊戲角色(現在衍生到了現實人物)發生沉浸式互動的女性,在乙遊玩家中較為多見。
眾所周知,戀愛是有排他性的。你談戀愛的時候,突然有個男的跑過來對你女朋友喊老婆,你一定也很不爽吧,反過來也同理。
所以很多乙遊玩家不太希望在網上碰到喜歡同一個角色的玩家(即“同擔”),會主動透過遮蔽某些tag(比如“夢女”)來規避相關內容。
這建議乃萬聽了,但沒完全聽。她加了個這樣的tag——#tag有人讓打夢女有人不讓打夢女我也不知道到底要咋了事兒真多就這樣吧#。

一些玩家就很不爽,本來是好心提醒你,結果還要被你罵“事兒真多”?
真是,好心當成驢肝肺。
再加上有乃萬粉絲跳出來貼臉開大,說“紙片男不要再勾引乃萬了”之類的話。

雙方難免吵了起來。
乃萬粉絲罵其他玩家是“小三”,說乃萬和男主才是原配,祝他們99。

嘲諷乙遊玩家“你們男朋友下載APP免費送”。

乙遊玩家噴乃萬不守規矩,“這麼愛陰陽,怎麼不去玩陰陽師。”

還質疑她目的不純,不是真的愛玩乙遊,只是為了蹭遊戲熱度。

為了自證,乃萬曬了遊戲等級與氪金截圖,還表示自己“以後也不會在發相關內容”。

結果剛過十天,說好不再發的乃萬又發了去《光與夜之戀》快閃店的買谷影片。(“谷”是指周邊,“吃谷”指買周邊。)

不只發抖音,還發了微博。
其中包括她和幾位男主的合影。

乙遊玩家一看,怒上心頭。
“你前腳剛說不發了,後腳又跟著發,敢情就是換一個乙女遊戲薅啊。”

“公開發合影,不就是為了把自己和角色捆綁嗎?對普通玩家太不公平了。”
還懷疑她之所以能買到這麼多周邊,是利用了自己身為公眾人物的特權。
乃萬粉絲也不甘示弱。
“你氪金還不如我姐氪得多,怎麼有資格為你哥衝鋒陷陣。”
“網上閒人太能槓了,怪不得內娛沒活人。”

最後乃萬發了個長微博,解釋沒有特權,有些引戰發言是黑粉故意的,自己問心無愧。

(上下滑檢視更多)
也表示自己以後真的不發了,讓這事過去。

針對一些激進乙遊玩家的行為,她工作室也發了“律師函警告”,擺明了立場。


本來事情發展到這,算是落下了帷幕,不少圍觀群眾還覺得是乙遊玩家太瘋了。
“沒見過哪個圈子規矩這麼多。”
“老佛爺都比乙遊玩家好伺候。”
。。。
偏偏乃萬的好哥哥派克特不甘心,主動站出來發diss曲,致力於當好攪屎棍。
“保護未成年人”這概念一齣,他本來佔據了道德高峰,結果這歌寫得拎不清。
明面上說要和“毒害未成年的遊戲鬥爭到底”,實際上張口生殖器閉口下作話。
乍一看以為他罵遊戲,實際上字裡行間都在內涵遊戲玩家不識好歹沒文化。
可能這就是嘻哈圈,“keep real”。

而且派克特在MV裡使用了《戀與深空》的遊戲截圖,直接給對方法務送去了KPI。

雖然他靈活機變,刪掉畫面重發一遍。
但更糟糕了。
直接把攻擊物件從《戀與深空》玩家變成了全部乙遊玩家,一棍子冒犯了所有玩家。

不過很快,他再次刪博了。
但是沒關係,一個派克特刪博了,無數個派克特的好兄弟站了出來,熱心助力。
比如樂評人梁源,直接發微博質問《戀與深空》官方,“你公司社會責任呢?”
並堅決站隊派克特,說是的沒錯,嘻哈圈就是這麼有社會責任感,值得驕傲。
甚至揚言要正式起訴乙遊粉絲。

另一位痞老闆,也準備獻上“曠世佳作”,矛頭同樣直指全部乙遊。

結果剛上傳網易雲音樂,沒了。
他聲討粉絲玩不起,舉報得太快。

殊不知下架他的不是玩家舉報,而是GM。

此時走來的是乙遊《時空中的繪旅人》,沒聽過它沒關係,認識它的網易爸就可以。

網易旗下游戲還怪團結的,集體站隊有。


騰訊也沒閒著。
一開始就陷入戰火的《光與夜之戀》,寫了一首diss回擊,“乙遊有自己的freestyle”。

騰訊遊戲立刻趕來轉發。

還搞抽獎。

放狠話。

騰訊影片晚上才要上線的節目,一大早急急忙忙放了花絮。用rapper的脫口秀來diss你們rapper,不知道算不算魔法對轟。

原本已經官宣的說唱節目《幸會嘻哈第二季》,也臨時出了延期公告。

到底是什麼技術原因,真不好說。

《戀與製作人》也下場了,直接形容對方是“跳樑小醜”,表示法務有在努力。

熱搜上掃一眼,全被乙遊刷屏了。

想想也是,遊戲官方下場完全理所應當。
大家玩遊戲圖什麼?很簡單,情緒價值。
這種情緒價值不僅是遊戲本身給的,也是官方運營出來的。它要讓玩家覺得自己被在乎。
現在嘻哈圈這麼一diss,一想踩在玩家頭上拉屎,二想給乙遊扣個大帽子。
這和斷遊戲廠商的財路有什麼區別?

不出面處理才奇怪。

與此同時,乙遊玩家也沒閒著。
顯而易見,更多質疑是對著他們來的。
被歧視學歷。

說他們沒文化,只用得起OPPO手機。
而且歧視這人自己就中專生。

被威脅起訴。

罵他們搞的線下活動,“不堪入目”。

玩家就直接開始曬學歷,為自己正名。
然後扒rapper們的黑料,掃射攻擊。

不管是參與這事的,還是沒參與的rapper,都被涉及到,主打一個“人人平等”。

甚至翻出了各種刑事判決書。


言下之意就是,你什麼學歷,你什麼道德水平,憑什麼來指責玩家啊?
某些編外無關人士也被波及。

扒到現在,嘻哈圈內訌了。
一幫人跳出來痛罵痞老闆等人傻逼。



可能大家終於意識到,再放任下去,他們嘻哈圈真的要集體完蛋了。
影響賺錢,多不好啊。

反倒是乙遊圈進入了空前的團結。以前的矛盾和爭執都先放下,解決了外部問題再說。
果然內部團結還得靠敵人啊。

事到如今,恐怕很多人都已經忘了事情的起因,只記得相互攻擊、相互發洩的情緒。
與此同時,外部對雙方的刻板印象都加深了。
覺得乙遊玩家事多、魔怔、不可理喻,
也覺得嘻哈歌手有病、有毒、有案底。
反倒是那位在中間挑事說要起訴玩家的樂評人,開著廣告共享計劃賺得美滋滋。
這才是掌握了網際網路真正流量密碼的人。他們不怕被罵,事情越有爭議越讓他們欣喜。
好在微博制裁得也快。
馬上宣佈禁言,並扣除全部廣告收益。

想來,這是來總最被支援的一集。
-END-
【推薦閱讀】
我把投胎模擬器的地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