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愛哲按:
近年來,中美關係一直比較緊張。尤其是從特朗普上次擔任美國總統,和中國打貿易戰開始,兩國的關係幾乎急轉直下。這些年中美之間也在政治、經濟、外交等各種領域頻生事端,導致兩國關係一直沒有轉好的跡象。不過這些大國博弈的事情,對於大多數老百姓來說,過於宏大和遙遠。可能也就是茶餘飯後的談資,並不一定能切身感受得到。但有的時候,兩個國家之間互相掐架,錘子棒子掄起來,也會偶爾砸到小人物的腦袋上。
-1-
小黑屋
我叫劉磊,今年 40 歲。我之前都是在網際網路公司任職,然後從今年 8 月份開始,已經離職。
事情發生的時候是 2023 年的 3 月份,那個時候我剛好加入字節跳動的 Tiktok ,屬於位元組的海外的部分。我是 1 月 20 號加入的。那個時候雖然 base 在上海,但其實主要工作是在美國、巴西等國海外國家。位元組的抖音和 Tiktok 是兩個不同的部分。當時我供職的是 Tiktok ,屬於海外的部分。我主要負責北美南美的物流的業務,就是支援 Tiktok 的電商的部分,所以那時候需要經常去巴西和美國出差。
劉磊供職的 Tiktok ,類似一個海外版的抖音,也從屬於中國網際網路巨頭字節跳動。現在幾乎所有短影片平臺都在拓展電商這一塊兒業務,抖音和 Tiktok 也不例外。當時劉磊負責的北美、南美市場,還是 Tiktok 希望開拓的電商新興市場,還沒有完全開啟。 此時劉磊正在巴西出差,他接到領導通知,需要他從巴西飛到美國洛杉磯,去參加一個和美國同事的協作會議。因為他剛入職,所以領導希望他過去能認識一下當地的合作伙伴,也順便了解下當地的市場,方便後續開展物流的基建工作。
那時候很巧,因為我正好 3 月 13 號的生日。也就是我生日第二天, 3 月 14 號,我就從巴西的聖保羅坐飛機飛到美國去出差。巴西是在南美,美國在北美。他們之間雖然聽起來很近,但其實也隔了大概好幾千公里,要飛十幾個小時。而且到我要開會的洛杉磯沒有直達的航班。我需要在美國最南邊的邊境城市休斯頓轉機,從休斯頓再飛到洛杉磯。我選擇就是這麼一條路線。當時大概是 3 月 14 號晚上從聖保羅起飛,飛了大概 10 個小時出頭的樣子。

■ 圖 / 2023 年 3 月 14 日晚間,劉磊在巴西的聖保羅機場候機
到了休斯頓的時候是當地時間凌晨五點,那個時候我其實已經很累了,因為一個晚上基本上沒怎麼睡覺。因為只是出一個短期五天的差,我只背了個書包,沒有帶行李箱,也沒有托執行李,就是隨身的雙肩包就走了。入境休斯頓的時候,凌晨五點其實就已經有很多人在排隊入境了。我排到了一個黑人小姐姐邊檢官的面前。當時她就面色特別嚴肅,因為我入境很多次,我知道他們會問東問西,應該也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她問我啥我就回答啥。當時她問的問題就是,從哪裡來,要去哪裡,去幹嘛等等。我就一一如實作答。後來她就一直沒有把護照給我還回來,然後還在問我一些我覺得不太相關的問題。
後來我就問她「是不是有什麼問題?有什麼還需要我去證明的嗎?你需要看我的機票酒店預訂單什麼的嗎?」她說「不用,但我需要你跟我去旁邊的房間再做一下進一步的核查。」我當時就一愣,因為入境這麼多次,雖然有些時候被盤問得很多,但從來沒有進過所謂的小黑屋。然後很快旁邊就走過來一個穿警服帶槍的一個警察,就把我從小姐姐的櫃檯,就是美國海關入境的櫃檯,帶到了旁邊大概幾十米外的一個房間裡面。
旅客在入境各國口岸的時候,海關和邊檢的官員如果想進一步核實入境者的資訊,他們會引匯入境者移步到旁邊的區域進行二次檢查,這個區域就是通常俗稱的「小黑屋」。現實中的小黑屋其實並不黑,就是普通的接待室。但是往往被請去做二次檢查的時候,入境者已經是處於被懷疑的狀態,所以工作人員的態度通常很嚴厲,整個過程是比較可怕的。所以這個二次檢查區域就被很多人戲稱為「小黑屋」。
那個房間進去就是個大廳,大廳裡面已經坐滿了人,基本上都是拉美裔的面孔。凌晨五點裡面燈火通明,大概坐了二三十個人。然後在他們的對面就是一排櫃檯,後面大概有四五個,也是穿警服的,美國邊檢 CBP 的工作人員。美國 CBP 就是類似於中國海關的邊檢。他們主要是負責美國入境的安全業務。所以他們基本上就是決定你是否能進入美國或者是遣返出境的一個執法機關。去了以後我覺得應該也沒什麼對吧?因為我的身份是出差,而且我的簽證也沒問題。我的所有的預訂單都很詳細很完整,我也只出五天的差。所以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就找了個角落坐了下來。

■ 圖 / 美國休斯頓機場邊檢的「小黑屋」等候大廳
然後當時還覺得很新鮮,覺得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經歷,還拿手機偷偷拍了幾張照片。當然其實這裡是不允許拍照的。拍了照大概沒有兩分鐘,就有一個警官向我走過來。我一愣,他是不是發現我拍照了?這個是很嚴重的事情。別因為這個事情被遣返,那我就傻了。所以那個時候我特別緊張。但他也沒說什麼,他就問我是誰,然後他就說「來,你跟我到裡面去。」
-2-
接受審問
沒想到大廳的裡面是個通道,過了通道進了一層小廳,又進了一層小廳,走到了最裡面,是一個個單獨的詢問室。因為在大廳裡面我看那些拉美裔的人就都是在櫃檯上直接被警官詢問,當場就能告訴他們是否可以入境了,或者必須被遣返,都是非常快的一個結果。而我卻被帶到非常裡面的一個小的詢問室。我看門頭上寫得很清楚,Interview Room,問詢室。
去了以後,他讓我在門口坐著等一下。然後我也感到很新鮮,四處張望,發現這裡明顯比外面的戒備嚴了很多。我經過了兩扇門,基本上都是所謂的安全門,就是關一扇才能開另外一扇。等了大概就幾分鐘,然後進來另外一個白臉的警官。他把我領到房間裡面。開始也是問我一些邊檢的常規問題,我是什麼人,從哪裡來,到哪裡去,來美國幹嘛等等。我就一一如實回答。
突然他話鋒一轉,說「好,我現在需要你把你的手機密碼告訴我。」我一愣,這是什麼操作?我以前從來沒有經歷過這種需要把手機密碼給別人的情況。而且這還是在美國,號稱法治國家對吧?這是非常大的事情。我問他為什麼,他就沒有回答為什麼。他只是說如果你不配合我們的調查的話,我們可以有權直接把你遣返出境。我當時想,這就沒必要了對吧?我畢竟是來工作出差的,我手機裡也沒有什麼特別的東西。然後他給我一個小單子,上面寫了依據什麼法律法條,他可以拿我的手機密碼。然後我就在單子上把手機密碼寫給了他。給他以後他就讓我在門口等一下,我在門口大概坐了挺久,應該有半個多小時,然後他就再讓我進去。
第一次問詢其實聊得很快,都是基礎資訊詢問,可能就十多二十分鐘。第二次進去的話明顯就問得很具體了。然後我也可以看出來,他是把我手機裡面的資訊完整地過了一遍。基本上問的都是我微信和 Whatsapp 等等聊天軟體裡一些來往的資訊。比如他問我「為什麼你還去過朝鮮?」這個也是因為我護照裡面有朝鮮的簽證,我 2015 年去朝鮮跑過馬拉松,平壤馬拉松。有一個朝鮮的簽證蓋章和貼紙。
然後他還問我微信裡面跟別人的聊天內容,「你為什麼聊到美國政府和政治的問題?為什麼聊我們的拜登、特朗普?」我說「這是中國的群裡轉的一些什麼公眾號的內容。我也沒有任何的觀點,別人發了,我就看了。我甚至有些都沒看。我也沒有任何意見,我甚至都沒有印象。」他就問了非常多我聊天裡面的內容,問得非常仔細,一個個過。他是對著電腦前面那個單子問的。我看得出來,我回答一個,他就在後面記錄幾筆,或者打個勾,或者打個叉。
-3-
可疑的家庭背景
問完以後,他就開始問我第二大部分的問題,就是我的家庭背景。我的爸爸叫什麼,媽媽叫什麼,然後具體是幹什麼的。那個時候我心裡面覺得稍微有點敏感了,因為我是軍人家庭,家裡都是軍人、黨員等等。雖然我父親早已退休了,但其實我知道這個事情在美國還是比較敏感的,但同時我也知道在美國邊檢,所謂的聯邦部門,如果你撒謊的話是重罪,是在美國要坐牢的。當然我肯定不願意在美國犯罪對吧?所以我就如實回答。
我同時我也向他表達了,我爸爸雖然是部隊的,但已經退休。而且他是後勤部門的,是一個跟部隊其實沒有那麼大直接相關的部門,就是一個支援部門。然後我就如實回答,但他突然就對這個東西非常感興趣。他就問我一些比如說我父親的軍銜是什麼,是在哪裡當的兵,然後當時在部隊裡面做什麼事情,以及我跟我父親在部隊裡面做的事情有什麼關係?以及我現在做的物流,和我爸爸做的後勤有什麼關係?我說「沒有一點關係。」
這兩個事情在英文裡面都是 logistics 。但在中文裡面是完全不同的語境,一個是快遞物流,一個是給部隊做菜送飯的物流對吧?它是兩回事。但他也不太理解。我也試圖向他證明。其實我英文還 OK ,但是說到這些太專業的領域,我也不知道怎麼說。尤其是我爸爸的軍銜,我完全不知道怎麼說。我完全是從遊戲裡面知道什麼上校、上尉怎麼說,但我爸爸就是一個非常普通的基層軍官,我根本不知道怎麼說。然後我就只能告訴他這個是幾槓幾星什麼的。然後他現場查,查完以後他也說「你們中國的軍銜太複雜,而且每幾年變一次。」所以他也不知道我到底說的是什麼,就過了,他也就記錄下來了。
然後我跟他說「雖然我父親是軍人,是黨員,但我完全不走這個路子。我跟我爸爸不一樣,我沒有在中國政府工作過,我也不是軍人。」他說「你怎麼證明?」我袖子一擼,我雙臂都是紋身,我全身非常多的紋身。我說「你看我肯定不是。你也知道中國政府不可能允許像我這樣有紋身的人在部隊裡面,或者政府裡面工作的對吧?」他立馬就相信了,但是沒有把我剛剛做的動作,說的話記錄在他的本子上。可能他覺得這不是一個真實的證明,但從心裡面我覺得他是立馬相信了。
我也跟他聊到,我不太知道我父親在部隊裡面具體是幹嘛的。他說「你怎麼可能不知道?」我說「我確實不知道。」因為我爸爸在我大概小學的時候才回到我身邊,之前他一直在西藏,而我在成都。完全沒有在一起。我小時候是沒有他的影子存在的,所以我根本不知道我父親是幹嘛的。我上小學了,挺大了,四五年級的時候,我爸爸才再回到我身邊,才有了更多的相處機會。
然後跟他聊完這些,他和他後面另外一個帶我進來的警官就都聊了聊他們自己的故事。我覺得這是美國人聊天的一個很好玩的點。就是他聽了你的故事,他一定要把他自己的故事聊完。他們兩個都是拉美移民,一個是宏都拉斯的,一個是薩爾瓦多過來的。他們小時候也很窮,爸媽是非法移民。但他們出生在美國,就成為了美國公民。
後面的那位警官說,他小時候他媽媽在底特律還是哪裡的城裡賣雞蛋,透過養雞,賣雞蛋,把他供到大學裡,才把他培養成現在正兒八經的美國人。他也褲腿一撩,他腿上紋了一個日式的招財貓。我就覺得這也很扯,就是我們在冰冷的小房間裡,他說他聽我聊,他覺得有同感。他說他跟他父親也不是一路人,雖然他現在走的也是美國政府的路子,但其實內心裡他隨時都想辭職,一點都不想做這個工作。他覺得這工作特別沒意思,每天都是負能量。
很好玩,他們兩個人,一個紅臉一個白臉,一會兒問一下家庭生活,一會兒聊一些別的。聊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們對中國非常瞭解。比如,他問我是不是黨員,我說不是,他問我是不是團員,我說是。他說「你這個騙不了我,我知道只要是中國人,一定是團員,只要你讀過初中,你一定是團員。」以及像中國黨員的比例是多少,中國大概接近一個億的黨員這些。他甚至知道,中國軍人家庭住在部隊大院裡面,生活起居是什麼樣子的,他都非常清楚。我覺得這應該算是一種培訓,所以他們對中國這些背景有一些基礎的認知。我覺得這也是挺厲害,同時也挺可怕的一點。然後這次大概問了一個多小時,估計快兩個小時,然後問得非常仔細。
同時他們也問我的公司是什麼。在問公司的時候,我說我是 ByteDance,字節跳動的。他沒什麼概念,然後他問我公司是做什麼的,我一開始就沒有把這個敏感度提高,我就說「我的公司是主要做短影片的,你用過 Tiktok 嗎?我就是Tiktok 的。」他跟他旁邊那個同事就突然支楞了起來,就問「你說 Tiktok 對吧?你具體在 Tiktok 幹什麼的?」他們就開始非常詳細地問我的工作內容,包括我在 Tiktok 的職位,我在美國的工作內容,工作關係,跟美國的誰打交道等等。
這大概又問了半個多小時,整個過程持續了兩個多小時。當時就問得我筋疲力盡。因為我一晚上沒睡覺了,在巴西本來就扛了一整天。白天扛了一整天,又一晚上沒睡覺。到了美國他還要問我這些問題,我就只能一一作答。非常簡短,但又很真實,我不可能撒謊。我也不知道他覺得我的態度怎麼樣,反正問得越來越仔細,越來越嚴格。後來我回答完了,他把單子上的問題全部問了一遍,然後就說「行,我們再看一看,你在門口等一等。」

■ 圖 / 劉磊根據回憶畫出的美國休斯頓機場邊檢的「小黑屋」全貌
一通盤問之後,已經快中午了。劉磊原定的下半程飛往洛杉磯的航班,九點就已經起飛了,而他卻還坐在休斯頓機場冷冰冰的問詢室裡。幾十個小時沒好好休息的他,儘自己最大的努力,配合著美國邊檢人員的工作。他心裡想,這問題也問得差不多了吧。他保持著樂觀的心態,期待這一切可以早點結束。然而,他完全低估了事情的嚴重性。
-4-
Tiktok 的原罪
到那個時候我都只覺得很煩很緊張,但我完全不害怕。而且就是警官的態度其實也還好,只是挨個問問題,就像做作業一樣。他也沒有太多個人情緒摻雜在裡面。大概隔了有半個多小時他把我叫進去。第三次進去,他的態度跟之前完全不一樣了。之前都是非常死臉,但其實還挺有禮貌的。第三次進去的時候,他第一句話就說「現在開始我不是在詢問你,我是在審問你。」他原話是「 From now on,this is not an investigation,it is an interrogation. 」完全是一個審問的態度,而且很嚴厲很大聲。
我當時一下氣就上來了,那個時候我已經很累,這本來就很煩人的事情。我就說「我一直很配合你,要問的問題我全部好好回答了。如果你是這個態度的話,我沒辦法跟你配合。」後來他瞪了我幾眼,然後語氣緩和了一點點下來,說「行,我們就事論事,把這個事情搞清楚就好,你配合的話我們當然是高興的。」
然後開始第三輪的問話,就基本上全是基於公司的了。問題就是比如,我在公司做的是什麼,我在公司會不會接觸到美國使用者的資料,等等,屬於非常具體的關於我的工作內容的問題了。而且問題變得比較莫名其妙和尖銳了。他就開始問我「我們知道 Tiktok 是中國公司的子公司對吧?那 Tiktok 跟 ByteDance 到底關係是什麼? Tiktok 是否受中國的位元組母公司的控制?然後 Tiktok 在美國所有的使用者資料是否會傳到北京,被北京的公司審查?然後字節跳動跟北京政府是什麼關係?是否會有北京政府的人在位元組裡面任職?位元組和 Tiktok 是不是中國政府在美國的宣傳機構?」我說這都什麼鬼問題?我就非常簡單地,要不然就說 NO ,要不然就說我是新員工,我確實才加入兩個月,我根本不知道。我確實也不知道。
劉磊供職的 Tiktok 是全世界最流行的社交應用軟體之一,目前在全球擁有超過 15 億月活使用者,在美國年輕人群體中的影響力尤其巨大。而 Tiktok 背後卻是一家中國公司,這就引起了很多美國政府官員的擔憂。 他們最主要的指控就是,中國政府可以透過這款軟體,監控並獲得美國使用者的個人資訊,並且透過軟體的演算法和內容去影響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很多美國官員甚至覺得 Tiktok 危害了美國的國家安全。由此,Tiktok 一直在接受美國政府關於其資料安全的調查,所以這個時候,劉磊以 Tiktok 員工的身份進入美國,就很容易撞在槍口上。
其實那個時候中國跟美國的關係處在緊張的一個巔峰,是在最緊張的一個狀態。那個時候美國的各個媒體也在大肆宣揚中國威脅論,針對中國的公司,尤其是科技公司,比如像 Tiktok 這樣的公司,包括華為這種公司,也包括整個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和科技行業。他們對這些公司都有非常大的敵意和一些政策上的打壓。
在劉磊這次遭遇後不久,Tiktok 的 CEO 周受資就屢次出席華盛頓的聽證會,接受美國國會議員輪番的質問。他也和劉磊一樣,無奈地解釋和回應著這些看似莫名其妙,但卻充滿敵意的問題。這些問題,連 Tiktok 的 CEO 都被問得一臉懵逼,更別說對於劉磊這個剛入職不久的新人了。
後來他們看沒有問出什麼東西,就說讓我在外面再等一等,這個時候就讓我回到了大廳了。我回大廳的時候所有人注目禮把我迎了進來。因為我應該是那大概四五個小時裡面唯一進小房間去詢問的。大廳裡面的人幾乎沒有太大變化,坐著的還是坐著。回來以後我感到非常累,然後我就坐在小角落。我就想從書包裡面拿點吃的。因為已經大概估計中午十二點了。我拿的時候,我還看了一眼櫃檯後面的警官,問「我可以嗎?」他點點頭說可以。我就拿了一點餅乾,然後一點水。這是真的是好習慣,就是書包裡面常備一些吃的東西。因為我出差出得比較多,所以東西都有。吃了一點東西后,我就稍微舒服了一些。
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點,就是他們的小黑屋都是非常白的。白天花板、白牆壁、白地板、白桌子、白椅子,燈光巨明亮。然後室內溫度非常低,我當時是穿了一個短袖加夾克,我把薄羽絨也加上了。國內我想穿這樣即使 10 度應該都可以非常舒服,沒問題。但我在那房間裡面還是覺得非常冷。我不知道具體是溫度的問題,還是我沒有吃東西的問題。總之我冷得發抖,我就把書包抱著,蜷著。然後就想睡一會,但完全睡不著。那裡面只有椅子,一排一排的,大概三四十張塑膠椅子。對面有一些小的沙發椅。而我的精神狀態是又緊張又亢奮。
-5-
同病相憐
那個房間裡沒有表,後來我問旁邊的小哥,他說現在已經是下午兩點了。我才知道原來我在這裡已經待了很久。然後就借這個由頭,開始悄悄地小聲跟旁邊的人聊了幾句,因為其實這裡不允許說話的。旁邊的人基本上都是從休斯頓入境的時候,被攔住的。有宏都拉斯人,墨西哥人,還有巴西人,還有從歐洲轉機過來的一些白人。他們被攔住的理由也千奇百怪,有的人是去度蜜月,入境的時候,沒能正確回答警官的問題。
美國邊檢警官「你們來美國幹嘛?」
宏都拉斯夫婦「度蜜月。」
美國邊檢警官「逗留多久?」
宏都拉斯夫婦「 4 個月。」
美國邊檢警官「但你們的簽證只有 3 個月。」
宏都拉斯夫婦「沒問題,我們 3 個月就走。」
美國邊檢警官「不行,你們已經說了 4 個月了,這個跟你的簽證上面的資訊是違背的。我不能讓你們入境,你們必須立即被遣返。」
就這樣,正兒八經的兩個宏都拉斯的小 couple ,小兩口就被遣返了,非常離譜。
包括後面遇到的一個臺灣大哥也是,我覺得非常離譜的例子。當時也就 12 點左右,進來一個亞洲人面孔。我特別在意,一下就看到他。因為整個房間裡面,除了絕大部分的拉美人面孔和極少部分的白人面孔,我是唯一的亞洲面孔。然後那個人進來了以後,完全是滿臉灰白地坐在和我大概隔了兩三個椅子的旁邊。
我一直盯著他,然後下意識地用中文問他「你是中國人嗎?」他一下就把頭抬起來,一下就驚醒的樣子,回答「對,我是臺灣人。」我問「你怎麼來了?」因為我知道臺灣比較特殊,他們是可以免簽入境美國的,跟我們之前還要申請B1、B2美籤的不一樣,他們是有單獨的政策。
我說「你臺灣護照居然還可以在美國邊檢被拒籤,這個太奇怪了。」他解釋說他其實是在歐洲工作,在歐洲做生意,但在美國也有生意。這次是帶著老婆孩子來美國看病,小朋友有一些身體上的問題。但在小朋友在美國休息期間,他又去了趟歐洲,去荷蘭做一些業務上的溝通,去開會。然後又回到美國。在入境的時候出了問題。
邊檢警官「你來美國是什麼目的?」
臺灣大哥「我來出差。」
邊檢警官「不對啊,你上次來說你是帶小朋友來看病的對吧?內容不符合。」
臺灣大哥「不好意思,我兩個目的都有。」
邊檢警官「不行,你這個是撒謊。」
我吃驚這也能被攔住?我安慰他「你應該沒問題,他們對臺灣是還是有一些特殊政策的,應該還好。」但沒想到我還在等的時候,他就被叫進了大廳的小黑屋。他進去以後裡面就傳來很大聲的爭吵,我一驚,在這裡還敢吵架?我仔細聽也沒有太聽清楚。然後他出來的時候就是一臉的眼淚。我就趕緊問他怎麼樣,他就說「我被遣返了,我的簽證被登出了。」說的時候還嘆了口氣,但還是帶著一點苦笑的樣子跟我說這個事情,說完馬上眼淚就下來了。他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我都不知道怎麼跟我老婆孩子交代。」他畢竟是帶小朋友來看病的。
聽到這些被遣返的離譜案例,劉磊樂觀的心態逐漸消失。他焦慮地等待著美國邊檢對自己的最後宣判。終於,他的名字被叫到了。
-6-
宣判
我被叫進去的時候,警官還挺坦誠的。我剛坐下來,他就告訴了我他們將拒絕我入境的結果。當時我就特別震驚,我這種這麼正經的情況居然還能被拒絕入境?這個咋搞?我腦袋裡面第一反應就是,這個工作肯定沒戲了,至少開會沒戲了。
警官「很抱歉,我們後臺已經決定要拒絕你入境。」
劉磊「啊?」
警官「我要立即把你遣返出境。」
劉磊「遣返出境為啥?我又不是壞人。」
警官「我們下一個決定是你的簽證會被登出,5 年之內不能再申請美籤,不能入境美國。」
劉磊「為什麼啊?」
警官「其實我在問你第三輪問題的時候,我的後臺的 big potato ,一些大佬們已經做了這個決定,他們已經給了這個處罰,我是剛剛才收到的。我也幫你做了爭取,然後也沒辦法。」
我大腦還沒開始轉。還沒有反應過來。居然還有這種情況!我又不是政治難民過來逃難的被遣返對吧?你遣返我,還登出我的美籤,這是為啥?我當時腦袋裡面過了非常多的問題,但什麼都沒有問出來。因為我覺得可能都沒什麼太大意義了。當時我大腦裡面已經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劉磊「你覺得我還有什麼可以做的嗎?」
警官「我覺得你沒有什麼可以做的,你就好好等著,我們會安排把你送回國。」
劉磊「可以遣返我回巴西嗎?我所有的行李都在巴西,我就背了個書包過來。」
警官「不行,我們遣返的規則是遣返回你的母國,不是第三國,除非你能證明你在巴西是有固定住所的。」
劉磊「我提供不了,我在巴西都是住酒店的。」
警官「最後的幾個問題是我們要遣返你回你的母國中國,你是否害怕回去?你回去是否會受到中國政府的迫害?你是否有任何的理由必須留在美國,不能回中國?」
劉磊「沒有。你就把我遣返,趕緊把我送回去。」
警官「我們會幫你安排最早的航班,晚一點會有專門的人告訴你。」
後來我才知道,這是所謂的政治庇護問題。如果你這幾個問題回答「是」,因為你害怕回你的祖國被迫害還是怎樣的,你就可以留在美國申請政治避難。蹲一段時間的移民監,就可以洗白你的身份,在美國留下來。然後慢慢地不管是打工,學習還是做別的,就可以拿綠卡等等。當然我不可能選擇這條路。然後他把我大概 8 頁的審訊筆錄全部打印出來讓我簽字。之後他就把我簽完字的審訊筆錄,我的兩個手機,還有我的一本護照全部放進了一個黃信封裡面。然後黃信封就歸他們保管了,我就全程沒有拿到。他說當我被遣返回到了中國,飛機離開美國以後,我才可以拿到我的黃信封,當時就這麼說的。

■ 圖 / 存放劉磊的護照,手機和審訊記錄的黃信封
在手機被放入黃色信封之前,劉磊請求警官允許他用手機和家人聯絡一下,報個平安。畢竟,他從巴西上飛機之後,就一直處於失聯的狀態。警官告訴他,只能發簡訊,不能打電話。於是劉磊分別給自己的領導,相關的同事,以及遠在中國的太太發了一條簡訊,簡短地描述了他的遭遇。之後,警官就立即把手機收走了。這時候的劉磊,也是心如死灰一般。他對美國的印象,此刻,跌到谷底。

■ 圖 / 劉磊當時給家人和同事的簡訊截圖
我之前也是在很多美國公司工作過,對美國有非常好的印象,畢竟人家是科技大國。但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覺得這個世界真的是個草臺班子,就是一團亂麻,一塌糊塗。我覺得我這樣的人,完全沒有理由被遣返,對吧?但依然遭受了這種不公正的待遇。我也知道不管我的想法怎麼樣,這是站在美國的立場上考慮的。
雖然覺得不公平,劉磊也只能默默接受這個事實。其實後來,審訊劉磊的那個警官為了安慰他,還給他透露了一些他們後臺是如何一步一步做出這個決定的資訊。這些,本是不應該被分享給劉磊的,也算是這位審訊了他幾個小時的警官的一點仁義。事已至此,劉磊是一刻也不想再等了,只盼著能早點登上回國的航班。但他哪裡知道,煎熬,才剛剛開始。
-7-
回國的航班
那個時候應該是 16 號下午五六點。然後我一直等,我等到大概晚上七八點,後來十點,都一點訊息也沒有。我隔兩個小時去問一下櫃檯的人,把櫃檯的警官都已經問得不耐煩了。他說「不要再來問我,再問的話我會生氣的。」然後我沒辦法,只好接著等。然後我跟臺灣大哥就時不時地聊一聊,時不時地睡一睡,然後一直等著。
每隔大概兩三個小時,他們裡面的警官會出來發一頓飯,糊糊、餅乾、果汁什麼的。非常噁心難吃,就是工業化的食物,能量爆炸,但巨難吃。發的那些就是各種熒光色的糊狀的東西,只能說有能量可以讓人能活下來。很可怕,我現在想起來,我都覺得寧願坐牢也不願意吃那些東西。

■ 圖 /「小黑屋」裡定時發放的小零食
然後到了晚上大概十點,十一點的時候,一個警官過來把臺灣大哥叫走了。給他安排了航班,他就被遣返回臺灣了。我說「你都有了,我為什麼沒有?」我又去問那個警官。他說「你再等等,不要再來問我。」
邊檢的小黑屋裡有廁所,廁所有門但門不能鎖。你在裡面上廁所時,門隨時有可能會被外面的人推開。然後我當時在裡面上大號的時候巨緊張,好幾次想去上都不敢去上。實在憋不住,去上的時候反而就也不行了,因為太緊張,已經過了我的點。最後好不容易,趁著凌晨大概兩三點,我看大部分人睡覺的時候,去裡面好好把它上出來。我真的覺得太可怕了,這個是小黑屋裡面最可怕的一個體驗。
然後我一直等,到大概凌晨三四點的時候,終於來叫我了。那個時候我應該一共等了十幾個小時,終於有航班了。我心想太好了,終於可以回去了。沒想到,警官說「很抱歉,我們給你安排的回國的航班不能安排在明天。因為現在中國要求回國必須要有 48 小時的核酸證明。」
-8-
核酸證明
這是 2023 年 3 月份,當時國內的疫情封控已經結束了。但中國和美國之間的航班恢復得還很少。很多中國城市,每星期可能只有一趟航班往來美國。就連像上海這種國際出港航班最多的城市,當時和洛杉磯之間,一星期也只恢復到了兩三個航班,供不應求。 所以從美國回中國的機票非常難買。而且,當時中國對於海外回國人員還是有一定的檢疫要求。雖然不用再執行任何隔離政策,但從美國飛來的乘客,登機時必須要持有 48 小時內的 PCR 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所以劉磊也需要這個證明。很快,兩個美國邊檢的警官就來帶他去做核酸了。
出去的時候,可能這兩個警官也知道我不是屬於那種什麼政治犯,或者偷渡蛇頭什麼的,所以還對我挺客氣的。然後就跟我說「不好意思,我帶你去外面的做核酸,我需要給你上手銬,你可以嗎?」我說「沒問題。」我很配合地,雙手給他們。我就被戴上了手銬。我覺得我想得挺簡單的,我的下場已經被確定了,就是被遣返。所以戴手銬,做核酸什麼的都是過程,我覺得完全無所謂。對我來說,就是覺得又可以寫個朋友圈了,太有意思了,這是非常有意思的經歷。因為對我來說,只要結局註定了,過程怎樣都 OK ,我覺得完全無所謂,相對來說我還比較想得開。然後他們就把我從一道道門帶出去,透過安全門,安全電梯,出了機場。
那是我到達機場 24 小時,將近 30 個小時之內第一次出機場。後來就出了美國的邊檢大樓。一齣門我才知道原來房間裡面那麼冷,不是裡面的問題,是外面真的冷。休斯頓在美國的最南邊,理論上是非常暖和的地方。但就那幾天,不知道為啥外面的氣溫在凌晨時候只有 5 度。那是大概凌晨三四點的樣子,天還基本上是全黑的,只有一點點亮光。然後在機場的邊上我就被帶上了警車。警車跟美劇裡面一模一樣,一個大的廂式貨車,裡面除了第一排是被鐵網隔開的駕駛位和副駕駛,後面全是一排排的鐵座椅。靠背,座椅全是鐵的,連安全帶都是一個鐵皮一樣的東西。然後他們讓我坐到後面,把我手銬銬在前面的兩個椅子欄杆之間。然後就說「委屈你一下,我們很快就到。」然後就開出去了。
那是我第一次去休斯頓,之前我出差都是在加州。休斯頓跟我想象中其實沒什麼太大差異,因為美國的城市基本上都有點大同小異。我腦袋裡面一直在想,這肯定是我最後一次來這個城市,也是第一次來這個城市,那就好好看一看。我看到了肯德基麥當勞,看到了什麼燒烤店。我還看到了路邊巨大的德州的什麼賣船的店。沿著路邊的所有景色,看到的所有店,我都記得非常清楚,包括旁邊開車的兩個警官身上的味道。那個時候的畫面在我腦袋裡面,現在還是一個非常立體的畫面。比我在小黑屋審訊室裡的畫面,更加生動,我現在還完全記得。並且對我來說,這是個非常褒義的畫面,是一個很正面的畫面。我不覺得那是一個很難受的感覺,雖然坐在鐵椅子上屁股冰冷,雙手也被銬在了前面的座椅上。我覺得這個感受挺有意思的。
開了接近一個小時。什麼鬼?我沒想過要那麼久。我以為十分鐘,十五分鐘就到了對吧?結果開了整整一個小時。然後我專門看著太陽的方向,我們是從機場往正北方,從一個到處都是麥當勞肯德基和商場的一條主幹道,開到兩邊都是樹林子的地方。這是把我帶到什麼鬼地方來了?快到的時候,我看到前面出現了巨大的幾個字,什麼 correction center ,拘留所!我沒想到拘留所還不是完整的名字,再往裡面走,就是一個什麼鎮的名字,我忘了,一個 M 開頭的鎮的名字,然後我看到了 prison ,就是正兒八經的 prison 。
The prison ,監獄。劉磊這才意識到,押著他的警車居然開進了一座監獄。這…不是去做核酸嗎?怎麼進了監獄?是邊檢的警官對他隱瞞了什麼嗎?難道除了機場邊檢,他還需要接受別的部門進一步的審問?他什麼時候才能順利地登上回國的航班呢?這些問題,將在我們本週播出的下集裡,一一揭曉。劉磊這次的奇葩經歷,才剛剛拉開序幕。
來自故事君的溫馨提示
微信公眾號最近改版了,如果你沒有給 故事FM 加星標,將有可能無法收到 故事FM 的大封面推送,我們可能因此在資訊流裡錯過。
為防止走失,我們邀請你做一個小小的動作,給 故事FM 微信公眾號加個星標,方便你及時「捕捉」到 故事FM 的每期故事。

↑ 歡迎「關注」故事FM 並設為星標
圖片來源:講述者 頭圖:電影《幸福終點站》

Staff
講述者 | 劉磊
主播|@寇愛哲
製作|夯特理
聲音設計 | 王略
文案整理 | 夯特理
運營 | 鳴鳴
BGM List
1. storyfm main theme sailor – 彭寒
2.Back to Chaos – 彭寒
3.Junkyard Resident – 彭寒
4.比閃爍更遙遠 – 桑泉
5.X的組成關係 – 桑泉
6.意識模糊 – 桑泉
7.糾結的秘密 – 桑泉
8.科普音樂 – 桑泉
9.關聯_敘事_溫暖 – 桑泉
10.Back to Moon – 彭寒
出品|聲音故事傳媒「故事FM」
版權宣告:聲音故事傳媒出品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複製和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故事FM
故事FM 是一檔親歷者自述的聲音節目
蘋果播客 | 網易雲音樂 | 喜馬拉雅 | 蜻蜓FM | 小宇宙
QQ音樂 | 荔枝FM | 懶人聽書 | 酷狗音樂 | 酷我音樂
均可收聽
↙ 點選「閱讀原文」,講出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