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敗家]徠卡LEICAEYECARE~買不起相機我還買不起眼鏡麼~

CHH ID:QTree

徠卡(Leica)是德國一家生產相機的公司,品牌名稱由萊茲(Leitz)和相機(camera)的前音節組成[注 1]。公司的原名為“恩斯特·徠茲”公司,目前拆分為三家公司:徠卡相機、徠卡測量系統和徠卡顯微系統,分別生產相機、空間資訊測量裝置和顯微鏡。“徠卡”品牌由徠卡顯微系統持有,並授權另兩家公司使用。其常見數碼相機鏡頭產品註冊商標Summarit,為一套質量標準檢測和保證體系,有授權其他廠商使用。徠卡相機最初問世於1925年,是世界上最早的35mm相機。也是最早確立35mm底片格式(24mm×36mm)。
以上是徠卡品牌,摘自維基百科

Only the real thing for the eyeLeica Eyecare is the lens brand for everyone who strives for authenticity. Who wants to regain their sight for what is true in the world. It is a brand for everyone who does not want to be blinded by supposed ideals or be distorted by norms.It is a brand that helps you see through the world, so that you can see it with different eyes in the decisive moments.Leica Eyecare. Unblur the world.
這部分則來自Leica Eyecare官網如果說一個愛好攝影的男人有什麼奢侈品的話,我想可樂標一定排的上號吧,畢竟它擁有諸如奢侈品行業的翹楚、旁軸相機之王、德味的傳承等標籤。作為當代牛馬,除了工資以外沒有什麼其它收入的我,面對著M系列那高昂的售價,哪怕是Q系列,也是下不去手。閒言少敘,說說正事,本人鏡齡數十載,又屬於眼睛比較敏感的人群,對於眼鏡尤其是鏡片的要求一直比較高。也在早些年結識了一位開眼鏡店的朋友。之前一直用蔡司ZEISS的鏡片(感覺罈子里人手一套),確實無論是工藝還是選材都是一頂一的。但是最近幾年逐漸國產化以後,其實能感受到細節品質的下降。包括不限於鍍膜均勻度等等。遂開始計劃換個品牌的鏡片,原本在考慮羅敦司得Rodenstock,和朋友聊的時候她表示剛剛拿下了徠卡鏡片的代理,可以嘗試一下。簡單瞭解了一下這個極為“小眾”的眼鏡品牌。徠卡進入眼鏡行業是2017年,純純新人,它的鏡片研發是和歐洲的Novacel公司聯手,生產地在法國(現在好像德國法國都有加工)。有點德國設計,法國製造的感覺。主打的就是高階訂製和精密光學。鏡片更主張的是精準度以及清晰度和色彩還原度。有極強的抗反射塗層以及鍍膜(徠卡嘛,這個看家本領了)。目前更多的是在歐洲本土銷售。

德國海赫爾海姆(Heuchelheim)附近的吉森(Gießen)建立了一家高質量鏡片生產工廠,專注於高階眼鏡鏡片市場。既然要訂製新鏡片,那免不了一通驗光操作。朋友店裡這套傢伙事還是很不錯的(iphone 13pro拍攝)

嗯,配徠卡的鏡片,面部佩戴資料用的還是蔡司的……哈哈。

試戴鏡,所有戴眼鏡的朋友都很熟悉吧。

徠卡的樣品盒,就很簡單

店內部分鏡框,嗯,這東西吧,不能多看,看多了又想買。因為是換鏡片,所以原有的框架還保留,能少花點就少花點吧,而且LINDBERG的RIM系列是真的很耐用。

該說不說,現在這個鏡片的指定合作商並不算太多吧。測光閒聊結束,經過大概2個月吧,中間正好有過年,鏡片回來了。開箱就不做了,拿來就是成品了,試戴,調整鏡架就回家了。以下照片是GFX 100s轉接施耐德APO-COMPONON HM 45/4.0鏡頭拍攝

本體/全身照

鏡片袋

鏡片卡,上面有資料。

鏡片上有點陣雷射的資料刻蝕,並不會影響到視覺,在特定角度下能看到。

另外一隻鏡片上的刻蝕

徠卡的logo,雖然不是可樂標,但就相機十分之一的價格,給個L也知足了,不過該說不說拍它真的太費勁了!視覺看起來很明顯。實際上……那個角度好刁鑽!

之前訂製的LINDBERG鏡框,上面有雷射雕刻名字,同時也是ID~就當認證了吧。佩戴感受,這個東西仁者見仁,對於眼敏感的我來說,只有一種表達,就是通透,比蔡司要明亮的多。反過頭來再戴家裡其它眼鏡,總是覺得差了那麼點,或許是鏡片太新了?不過,確實佩戴感受有升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