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0

本文字數:3261,閱讀時長大約5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祝嫣然
面對外部衝擊影響加大、內部困難挑戰疊加的複雜局面,4月份我國主要經濟指標平穩執行。
國家統計局5月19日釋出的資料顯示,4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比上月回落1.6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1%,比前值放緩0.8個百分點。1-4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4.0%,比一季度回落0.2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同日在國新辦釋出會上表示,4月份外部衝擊影響加大,但我國經濟基礎穩、優勢多、韌性強、潛能大,宏觀政策協同發力,各方面積極應變、主動作為,國民經濟應變克難穩定執行,發展質量持續提升,進一步增強了我們應對各種風險挑戰的信心和底氣。但也要看到,國際環境變數仍多,多重風險交織疊加,國內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還需鞏固。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萬喆撰文分析,4月份的經濟資料表明我國在挑戰中正在培育新動能,在關稅戰衝擊下展現出較強韌性。消費回暖,出口結構最佳化,政策精準發力成為核心的支撐。下一步,應聚焦信心提振、瓶頸突破、風險化解,透過擴大內需、深化開放、強化創新,將外部的壓力轉化為轉型升級的動力。以政策工具箱的靈活性來對沖不確定性,以產業鏈供應鏈的韌性來抵禦外部的衝擊,最終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工業生產平穩較快增長
工業生產是經濟穩定增長的重要支撐。今年以來,隨著存量政策持續顯效、增量政策有效落實,政策“組合拳”效果不斷顯現。工業生產保持較快增長,產業發展向高階化、智慧化、綠色化轉型。
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1%。41個大類行業中,36個行業同比增長,增長面超過八成。
產業高階化發展態勢明顯,高技術製造業增勢較好。4月份,規模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明顯快於規模以上工業增長。從行業來看,4月份積體電路製造、光電子器件製造增加值分別增長21.3%和19%。從產品來看,4月份3D列印裝置、工業控制計算機及系統產量分別增長60.7%和29.5%。
隨著“兩新”政策加力擴圍,促進產業技術升級和市場需求擴大,助力工業生產增長。在裝置更新政策帶動下,4月份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包裝專用裝置產量保持兩位數;在以舊換新政策帶動下,4月份電動腳踏車、液晶顯示屏等產品產量保持快速增長。
4月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錄得97.2%,比3月上升4.2個百分點,但低於2024年同期0.2個百分點;工業企業出口交貨值同比名義增長0.9%,增速較3月大幅下滑6.8個百分點,為2024年3月以來新低,或反映美國“對等關稅”政策落地的影響。
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工業生產平穩較快增長,有宏觀政策效能持續釋放,“兩重”建設、“兩新”政策激發內需潛力的拉動,也有產業轉型升級、持續深入、創新發展動能增強的影響。從未來看,工業高階化、智慧化、綠色化發展態勢明顯,新質生產力不斷培育壯大。
他同時提到,當前工業產品價格仍在低位執行,部分行業企業生產經營還面臨不少困難。下階段,要繼續擴大國內需求,落實各項支援工業發展政策,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最佳化調整產業結構,加快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促進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對第一財經分析,上年同期工業生產基數偏高,也對今年4月工業生產同比增速有一定影響。不過,年初“兩新”政策加碼,基建投資提速,都將拉動工業品需求。這樣來看,短期內工業生產增速仍將高於整體經濟增長水平。

“兩新”政策效應顯現
面對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擴大內需成為關鍵之舉。大力提振消費,有利於暢通國內大迴圈、推動經濟向好,也有利於改善民生、增強發展活力。
從累計看,以商品銷售為主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以服務消費為代表的服務零售額均呈現了回升勢頭。1~4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4.7%,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5.1%,增速也比一季度加快0.1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加快。
在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帶動下,對相關商品銷售帶動作用比較明顯。4月份,限額以上單位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傢俱類、通訊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38.8%、33.5%、26.9%和19.9%,均明顯快於商品零售額增速,有力支撐市場銷售增長。
受假日出行需求旺盛帶動,居民旅遊、出行、通訊等服務性消費增長較快。1-4月份,交通出行、通訊資訊、旅遊諮詢租賃服務類零售額均保持兩位數增長。
付凌暉表示,今年以來政策效果繼續顯現,市場銷售延續回升態勢,但消費內生動力還需要進一步增強。下階段,要實施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繼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增加優質供給,改善消費環境,更好釋放消費潛力,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和民生持續改善。

投資潛能持續激發
隨著“兩重”建設和“兩新”政策的發力顯效,投資潛能持續激發,固定資產投資保持穩定。1-4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在大規模裝置更新帶動下,1-4月份裝置購置投資增長18.2%,對全部投資增長貢獻率達到64.5%。
我國產業結構向中高階邁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加快發展,帶動製造業投資較快增長。1-4月份,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8.8%,明顯快於全部投資增長。在產業升級發展帶動下,消費品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投資增勢較好。1-4月份,消費品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投資分別增長13.4%和8.2%。
隨著地方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加快,政府投資帶動作用持續顯現,基礎設施投資保持平穩增長。1-4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5.8%,快於全部投資增長。其中,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30.7%,水上運輸業投資增長26.9%。
基建投資增速仍保持較高水平,王青分析,主要推動力有三方面,一是近期政府債券、包括用於專案建設的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持續處於高峰期;二是年初以來用於基建投資的企業中長期貸款保持較快增長;三是去年四季度推出一攬子大規模化債方案,減輕了地方政府債務負擔,釋放了其在基建投資等方面的穩增長動能。
付凌暉分析,今年以來,經濟執行總體平穩,“兩重”建設、“兩新”政策效果不斷顯現,產業升級發展向好,支撐有效投資擴大。從下階段來看,我國投資潛力依然巨大,支撐投資增長有利因素仍然較多。但也要看到,投資增長的內生動力明顯不足。為此,要著力提高投資效益,持續最佳化投資結構,更好發揮投資擴需求優供給的作用,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經濟持續回升具有較多有利條件
5月10日至11日,中美雙方在瑞士日內瓦舉行中美經貿高層會談,雙方協商同意大幅降低關稅。市場對中國經濟走勢和前景非常關注。
付凌暉在釋出會上表示,從下階段情況看,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嚴峻,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比較多,國內週期性、結構性矛盾交織,但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各項宏觀政策協同發力,各方面聚力攻堅、積極應變,創新動能繼續成長,經濟持續回升具有較多有利條件。
1-4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2.4%,比一季度加快1.1個百分點。從當月來看,4月份,我國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長5.6%,其中,出口增長9.3%,保持了較快增長。
4月份,儘管對美貿易出現下滑,但外貿多元化發展,對東盟和“一帶一路”國家的進出口加快,有力支撐了外貿持續增長。1~4月份,我國和東盟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9.2%,比一季度加快2.1個百分點;我國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進出口增長3.9%,加快1.7個百分點。
萬喆表示,4月的出口超市場預期,對東盟、印度的出口增長比較明顯,對美出口的佔比在下降。關稅豁免領域搶出口的效應顯著,積體電路出口額同比增長在20%以上。整體來說,多項政策都為外貿多元化提供了支撐。
付凌暉強調,中美大幅降低關稅,有利於雙方貿易增長,也有利於世界經濟復甦。當前,國際環境依然複雜嚴峻,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嚴重衝擊國際經貿秩序,制約全球經濟增長。但國際合作共贏的大勢不會改變,我國堅定擴大對外開放也不會改變,外貿多元化穩步推進,促進外貿發展的政策持續顯效,將繼續支援外貿穩健發展。
微信編輯 | 七三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