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最愛搞錢的廣州深圳人也開始熱衷打摜蛋

最近,摜蛋是一個熱門話題。
摜蛋起源於江蘇,至少在江淮風靡了20年。它簡單易學,益智健腦,且多不涉及賭注,四個人兩副牌,就能消磨幾個小時,所以深受廣大群眾歡迎。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摜蛋玩家多達1.4億人,佔全國人口的十分之一。僅在江蘇安徽,就有2000多萬人常年玩摜蛋。
不過,長期以來,摜蛋也只是流行於江蘇安徽等少數地區,其他地區都是各玩各的。但是最近我發現連廣州人都開始熱衷於打慣蛋了。很多飯店裡,都添置了專門的摜蛋牌桌。有些飯店,甚至在外面的招牌上,都打上了“摜蛋”兩個字,用以招徠食客。
在深圳,摜蛋也很流行。有傳上週被拿下的證監會深圳監管局原局長陳小澎,這幾年就很熱衷打摜蛋,並以此為名,搞小圈子和團團夥夥。據說有的老闆為了投其所好,還會特意打飛的來陪他打牌。
摜蛋的流行,跟經濟下行也有莫大關係。以前在一二線城市,上點檔次的酒局中,酒是茅臺五糧液,菜是山珍海味,哥幾個一頓飯吃三四個小時、消費幾千上萬,都是家常便飯。但是現在手頭緊張,有了摜蛋,正好有藉口早點結束飯局,也能省點酒錢菜錢。
廣東老闆們現在搞錢確實遇到了困難。不少公司,現在裁得只剩司機和秘書,以及一些創業老臣子,而老闆們則聚在高爾夫球場,日復一日借打球消磨時光。老闆們是最聰明的:各行各業都不太景氣,擴大生產就是自殺,該換賽道也是找死,啃啃老本吃喝玩樂至少死得沒那麼快。所以現在廣東的高爾夫球場,幾乎天天爆滿,一票難求。
連素來最熱衷於搞錢的廣東人民,都如此躺平,說明情況確實在發生變化。
似乎是看到了問題的嚴重性,8月5日至7日,北京青年報連續三天在二版刊發“晨雲”署名文章,狠批“摜蛋”。北京的官媒如此大張旗鼓連篇累牘批評一個牌類遊戲,著實罕見。
雖然北青報不算央媒,但它地處首善之都,很懂聽風辨色。所以,這三篇評論,非常值得關注。
文章批評有的幹部得過且過,不思進取,消極怠工,得空就摜,甚至一週能摜十幾個小時。還批評有一些經營者,在企業轉型發展遇到瓶頸時,不是想方設法向“新”突破、向“高”攀登,千方百計追求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超越,而是試圖利用摜蛋與領導幹部拉關係,在牌桌上摸清領導幹部的需求愛好,尋求機會製造“人情債”。
文章也沒放過廣大青年。作者認為在崇尚奮鬥價值的今天,面對空前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成長舞臺,青年們應該咬緊牙關拼一把,以“敢為天下先”的魄力不斷演繹“強國有我”的生動故事。
這些宏大敘事,太嚇人了。國家沒富強,民族未復興,難道責任在摜蛋?責任在青年人?這跟古代皇帝大臣治國無能,最後把鍋甩給妲己褒姒有啥區別?

另外,對於“空前廣闊的發展前景和成長舞臺”這個表述,我保留看法。報紙評論文章畢竟不是中學生作文,在修辭時,最好注意不要太脫離現實。

在8月7號的文章中,北青報評論文章喊出要破除摜蛋編織的“圈子文化”。這篇文章立意略有提高,但沒有摜蛋,圍繞著領導幹部的那些小圈子就不存在了?只要領導幹部們手中有權,圍繞著他們的小圈子就會一直都有。
套用克林頓在總統競選時說的那句名言:笨蛋,問題是對權力的有效制約和監督。
有的幹部為啥消極怠工?有的經營者為啥不想方設法去往“新”和“高”的方向攀登突破?廣大青年為啥要“躲進小樓成一統”?歸根到底還不是因為看不清前景,看不到希望?
社會上廣泛存在的躺平情緒的產生,可不是因為摜蛋,不要故意把因果倒置。即便沒有摜蛋,還有無數其他娛樂活動。總不會有人認為,禁掉摜蛋,躺平的人就會自動立正,主動去加班去奮鬥吧?
說得直白一點,當官員們升遷無望,老闆們賺錢無門,他們只能找諸如摜蛋這樣的娛樂專案來消磨時光麻醉自己。
反過來,如果官員們只要積極為民做事就能論功行賞青雲直上,如果老闆們不用戴緊箍咒只要把企業和產品做好了就能賺大錢,如果青年們找得到工作且收入可觀,你看他們還有沒有時間打摜蛋。
前些年為啥廣東人不打摜蛋?因為大環境好,升官發財比打摜蛋香。
能把最愛搞錢的廣東人逼著去打摜蛋,也是讓人不知道說啥是好。
官員老闆們變成這個樣子,背後那些深刻的原因和背景——即摜蛋之風橫掃大江南北,吹進社會各階層各角落,反映的是社會失去動力、失去企業家精神,不把這些分析清楚,找出背後原因,就批評不到點子上,就是裝裝樣子的假把式。
對了,不知道北青報有沒有關注油罐車裝食用油的問題?難道摜蛋的危害,比食品安全更嚴重?
有些人,動不動就想把老百姓的正當娛樂活動管起來,這不但違法,更是一種病,得治。包括體制內人員在內的人民群眾,在八小時之外,打打牌放放鬆,肯定不算違法,完全沒必要引入公權力。如果強行管起來,不但註定會失敗,還會激化社會矛盾,與人民群眾離心離德。這樣的蠢事,千萬不要做。
最後,附上1961年周恩來同志批文化部的一句話,送給某些人:
人民群眾喜聞樂見,你不喜歡,你算老幾?

相信大家都有所感知,最近不少文章突然消失,表達觀點的空間越來越小。
長期以來,我一直在努力傳遞對社會的觀察和分析。為保證獨到判斷持續連結到讀者,我也一直在尋求碼頭青年之外的穩定載體,讓觀點可以持續傳遞,讓大家清晰瞭解這個世界。
最近兩年,我的老朋友嚴九元,帶著他的團隊 智谷趨勢 一直在堅持做一件事:在更穩定的載體裡,給大家解讀當下世界正在發生的事。
這份每週一期的《智谷趨勢趨勢研判》,資訊密度極大,涉及中美在內的全球經濟政治類資訊和分析為您的資產管理保駕護航,可以按年訂閱。
如果認同我的判斷和價值觀,你也一定要讀這份每週趨勢研判。
除了每週一篇大事研判,還有資料彙總的圈子,以及每個月一場的閉門直播。想要提升財經認知,從每週一份研判開始。
目前,入圈價格已經漲到299元/年。我申請了50個優惠名額,只需199元即可拍下一年的研判圈。趕緊掃碼加入,有超值的內容在圈內等你。
專屬50個名額,趕緊加入

付款後停頓3秒,新增您的專屬通訊官
往期推薦
關注|懷念繁花》,懷念的是90年代的遍地機會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