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的意義是什麼?

這是郝景芳的閒聊自留地,關不關注請隨意(但關注會有好運氣)~~
有一個傳統的刻板印象,認為讓孩子看科幻是為了學知識。
這個印象多半來自於傳統的《小靈通漫遊未來》一類科幻科普書。這些作品在當年起到向國民普及科學技術、講述科學原理的作用。這些故事裡基本上都有一個科學達人(科學家、工程師或機器人等等)引領,展示新科技發明,做科普,講知識
但這類故事在真正的科幻領域,只佔極小部分。絕大多數經典科幻故事,並不在故事裡講知識,或者說:科學知識是背景設定,但並不透過故事來上課。
那麼,科幻故事的意義是什麼呢?孩子到底值不值得讀?

“It's super cool!”
對孩子而言,科幻最大的意義不在於學知識,而是感覺“知識好酷”。
孩子並沒有在《鋼鐵俠》電影中學習鋼鐵俠的盔甲,孩子只要知道“鋼鐵俠的盔甲好酷”就夠了。孩子不需要知道《流浪地球》中核聚變發動機原理,孩子只要知道“推動地球好酷”就夠了。孩子同樣不需要知道《星際穿越》中飛船技術和黑洞物理,只要知道“去宇宙穿梭好酷”就夠了。

什麼?難道學知識不重要嗎?

重要。
但比“學知識”更重要的是——“我想學知識”。
學知識是漫長的事情,要系統性、按部就班、踏踏實實、耐心堅毅地學。目前孩子們最不缺的就是浩如煙海的知識,他們最缺的,是對知識的嚮往和眼睛裡的光。

我在《中國前沿》裡對談過兩位科學家,都有“科幻照進現實”的經歷。
其中中科院的曾毅教授是知名AI科技專家,他就是因為上學期間看過斯皮爾伯格拍的電影《人工智慧》,就很想探究“AI究竟能否產生情感”這個問題,一直走到今天。另外廣東年輕的創業者招俊健因為小時候太喜歡《鐵甲鋼拳》電影,長大後做的科技創業就是研究機器人感測技術和遠端控制,目前推出的格鬥機器人很受歡迎,也辦了比賽。
他們的知識,是長大之後慢慢學的,不是看電影學的。但帶他們一路走到知識面前的,是曾經在螢幕前發亮的眼睛。
我最近跟一些初中生對談,問她們學習上的問題和困擾,有好幾個學生告訴我地理、生物、化學學不好,我問“你覺得學不好的原因是什麼啊?”,不約而同告訴我:背的不夠多。我震驚了:理科為什麼要背?答案統一是:考試主要考知識點的記憶。
如果所有學生面對所有學科,就只有源源不斷的背誦、抄寫、重複,連理科都靠背誦來學,那怎麼能指望學生眼睛裡還有對知識的亮光?

現實vs. 虛幻
如果科幻不講知識,那科幻講什麼?
講想象與故事。
科學是什麼?科學是:如何解決世界的問題。
故事是什麼?故事是:如何解決人的問題。
那麼科幻故事,就是在假想的世界裡,解決真實的人的問題。
人有什麼問題?人有自我的問題:自我的懶散和慾望與成就和榮耀的衝突問題;人有關係的問題:信任與背叛、自我質疑與相互懷疑的問題;人有生活的困窘問題,也有富足後的無聊問題;人有愛與嫉妒問題,也有恨與殘忍問題;人有勇敢的探索精神和朝生暮死的渺小現實之間的衝突問題;人有面對生死的靈魂深淵的恐懼問題。
所有這些,在面向未來的、假想的世界裡,都有了不一樣的意義。

讓我們假想——
當灌輸式教學都被一塊插入大腦的晶片取代,媽媽還會為了寫作業打孩子的屁股嗎?那個時候的媽媽在焦慮什麼,又為了什麼事揍孩子的屁股?
當人工智慧AI成為了高考閱卷者,學生們會小心翼翼學習討好AI的108種方法嗎?會有教育機構出一本《跪舔AI評分人的300個得分秘籍》嗎?

當你臨死的時候,你是想把自己的社交賬號,留給自己完美訓練的自我數字人打理,還是留給叛逆不靠譜但是血濃於水的子女打理?

當人類第一批移民真的到達了火星,並基於火星基地瘋狂攫取星際小行星資源和宇宙空間佔有權,地球政權會忍受挑釁還是主動挑起戰鬥?

在所有這些假想的場景中,一些我們平時不去想的問題都浮出水面,未來的多種可能如同一道探照燈,照到人性深處最幽微的角落。

科幻照進現實。科幻照進人性的現實。

尤瓦爾.赫拉利說:人類之所以能從動物中脫穎而出,是因為人有想象和講故事的能力。因為能想象明天的狩獵場景,所以可以提前部署策略,戰勝強敵。因為能講述出民族、文化、宗教、公司與國家的故事,所以可以建立精神共同體,凝聚千百萬人。
想象與故事,是人類脫穎而出的能力。
為什麼是想象與故事勝出?為什麼不是尖牙利齒、強悍身體和億萬繁殖勝出?
想象,提供了策略。故事,提供了反思。
想象是面向未來的展望,可以讓人對未來做出選擇。故事是面向過去的昇華,可以讓人從過去中提煉。
當人類的大腦可以脫離肉身侷限,縱橫於天地之廣、過去未來,在無數中因緣際遇中思考自己的選擇、判斷與行動,人類就在所有地球物種中脫穎而出了。
想象與故事,讓人做出更好的選擇、判斷與行動。選擇、判斷與行動合在一起就是智慧。
與智慧相比,一切強壯和兇殘都不是對手。

少年故事
我曾經寫過:少年故事和成人故事最大的區別,在於少年故事仍然對這個世界有希望。
成年人的故事,大大方方告訴你這個世界的黑暗:毫無過錯的林沖,因為妻子太漂亮就被高官找麻煩、官敗名裂;集結天下英豪、發出不公吶喊的梁山好漢,最終還是被朝廷招安;神機妙算、高風亮節的諸葛亮依然“出師未捷身先死”;質本潔來還潔去、沒有任何蠅營狗苟、才華出眾的林妹妹,第一個咳血而死。
這是世界的真相:努力沒有回報,正直不受待見,英勇以卵擊石,奸佞安享富貴。

可是這些話,我們要怎樣對孩子們開口?所有名著,都是有關這個世界的血淋淋的真相,可我們要讓孩子們從小就知道這個世界的慘痛、努力也沒有好結果嗎?

不,總有一些年齡,我們體內的血還未冷。
我們會相信:哪怕是瘦弱的哈利波特,也能打敗伏地魔;相信足球不涉及官員的勾心鬥角,小小的大空翼也能踢到世界舞臺;相信“我想做海賊王,想做就去做”;相信有朝一日自己也能駕駛EVA,馳騁在星際戰場上。
相信夢,也相信自己。
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守護孩子們的這段歲月,越久越好。
最近這兩年,我一直在寫這套《銀河學院》的書。之前也曾經介紹過始末和過程,這一次馬上要新書釋出了,我再詳細講一點故事詳情。

這套書設定的場景,是一個宇宙太空中的學院:銀河學院。這裡的場景環境和地球的學校很不一樣,學習方式也很不一樣。被選中的少年來到銀河學院,執行學習任務的同時,進行時空穿梭、完成冒險、保護地球。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10歲的小男孩:凌小步,小名不不。他頗有點小聰明,但沒什麼大天賦。他沒什麼耐心,喜歡新奇搞笑的事物,對按部就班的學習興趣缺缺,拍腦袋想起一齣是一齣。他有點調皮,但不算出格,他時常頂撞父母和老師、有點不服管教,但他覺得不是自己叛逆,而是大人沒道理。他喜歡幻想,希望自己未來有一天能自由翱翔。他有時候自我感覺良好,覺得自己很了不起,有時候又突然自卑襲來,覺得誰都比自己厲害。他時常出醜,但像野草一樣堅韌,好了傷疤忘了疼。他心思單純,在哪怕最危險的時刻也不曾忘記自己珍視的價值。他非常在意朋友。

這就是搞笑的小叛逆:10歲的不不。
不不在故事裡要面對什麼問題呢?
第一冊:《凌小步的時空之旅》
不不因為老師的責罰、媽媽的批評,以及自己最心愛的紀念物被弄壞了而心亂如麻,闖出家門發脾氣,卻在這個時候被兩個不認識的小孩——小葡萄、小栗子堵住了,二話不說要帶他去某個奇怪的學校。
不不莫名其妙坐上了時空泡泡,來到了充滿奇趣的銀河學院。在這裡,他無意中撞進了儲存秘密檔案和神器的凌煙閣,第一次遇到了外星生命,探知了大秘密。在這裡,他旁觀了精彩的機器人比賽,修復了自己的紀念品,卻弄巧成拙惹了麻煩。在這裡,他參與了保護學院不受外星機械部隊的戰鬥,並在最後關頭面對了神奇的意外。不不發現,自己也有值得驕傲的地方。

他帶著新的紀念品回家,同時帶回家的,還有自己受到安撫的心。

第二冊:《文明卷軸》
不不在學校為同學出頭,卻因為違反紀律收到了責罰,他很不服氣,不明白為什麼所有人要守一樣的規則。正在氣惱間,他又獲得了來到銀河學院的機會。

這一次,小葡萄偷偷打聽到,他們上一次遇到的小小外星人,原來是科諾星人,舊家園遭到了毀滅,櫻桃艦長要幫它們建立新家園。小葡萄滿心歡喜,想去新的科諾星湊熱鬧,而為此需要填充地球文明卷軸,完成任務。

在慌亂而搞笑的春秋之旅裡,他們救助了孔子和弟子們,不不第一次思考了“禮”的意義,也就是秩序的意義。
而在此之後的星際之旅裡,他們幫科諾星用文明卷軸重建了星球,又震驚地看到一齣大戲:科諾星背叛者的秘密。一場慘烈的大戰後,不不有了自己對人生楷模的定義。
第三冊:《地球戰艦之謎》
不不在家搭了個奇怪的機器,想要讓機器替自己寫作業,不料計劃被媽媽撞破,機器也失敗了。不不奪路而逃,又來到銀河學院。誰知道,這一次在銀河學院中開展一個“奇奇怪怪挑戰賽”,這倒是對上了不不的喜好。

小葡萄想要救一個人,拉不不協助,怎料卻害得不不出了個大洋相。學院裡又有專門找他們麻煩的同學,惹得不不不勝其煩。

就在比賽陷入僵局之際,他們意外獲得資訊靈感,回到歷史中找達芬奇求助。達芬奇是世界上最奇奇怪怪的快樂的吃貨,他的人生哲學啟發了不不的比賽作品靈感。
最終,在學院的金色豎琴中,銀河學院建立的秘密破土而出,而小葡萄和小栗子的身世之謎也浮出水面。不不第一次,那麼想守護自己在意的人。
第四冊:《聚賢塔脫險》
不不開始懷疑自己沒有天賦,這讓他非常沮喪。此時他認識了一個有些神秘感的女孩:號稱可以探知每個人天賦與命運的龍紫。
他們得知了一個訊息:銀河學院位於地球之外的保護宇宙,此時保護宇宙出現了縫隙,外部吞噬能量時刻可能入侵,給地球帶來危害。他們懷疑是有外星人在侵害地球歷史上的天才大師,於是趕去維也納,保護莫扎特。

拼盡努力,也沒能從“死神”手中救活莫扎特,孩子們非常悲傷。趕回學校之後恰好趕上櫻桃艦長拼死抵抗吞噬能量入侵,孩子們驚慌之餘,無意中喚醒了學院的建築們。活起來的建築飛入空中,組成一艘威風凜凜的戰艦,戰勝了對手。

不不發現,開啟好奇的雷達,或許也是不錯的天賦。

第五冊:《星際慶典》
不不面對大量作業和課外班,心生牴觸情緒,被媽媽斥責缺乏毅力。此時到了銀河學院,卻看到群情激昂的“神經病舞蹈”,得知了科諾星上舉辦“星際慶典”的訊息。

不不、小葡萄和小栗子憑藉之前在奇奇怪怪挑戰賽上的佳績,以及知識競賽優勝,成功入圍決賽,作為地球五支參賽隊伍之一。

在科諾星和來自多顆星球的小朋友相遇,不不目不暇接。前半段比賽,不不過於緊張鬧了好多笑話,卻意外成就喜劇之王。後半段比賽,不不用盡全力守護一顆星球文明不被野蠻摧毀,在風雪中耗盡最後一絲體力。

最終,帶著佳績回到地球,不不結束了銀河學院一年級的學習。他見到了自己新的偶像,對未來有了認真的預期。他知道自己會像在風雪中一樣不放棄。
我真正想寫的是什麼呢?
我想寫的,是一段太空和歷史中展開的征程,一個自我成長的孩子。

銀河學院,是一個學習的地方,但不是一個教學的地方。銀河學院的學習,是孩子的自我學習和自我成長。

每一個孩子都會自我成長。最桀驁不馴、散漫不羈的靈魂,也會在胡打亂鬧、跌跌撞撞、彎彎繞繞的過程中自我成長,像骨頭裡向上伸展的枝杈,像心中開出的花。
這套書我大概會寫五套,每一套4-5本,是一個漫長的大計劃。不不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會長大,會從炸毛小子變成少年,最終會走上他命運的舞臺。
他會以宇宙為舞臺,文明為尺度,摸索出他自己的路。
他會有自己的思考、決策和行動,有自己的展望和反思。
他會在星空寫下自己的故事。
《銀河學院》套裝1-5冊,本週正式上市預售。
這套書大致適合的年齡是6-12歲,小學生階段。5歲左右的小朋友也有一些喜歡音訊版本,或者聽父母讀書。初中生如果還喜歡兒童和青少年文學,也可讀。如果不確切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歡,可以先買一本,喜歡再補後續。
插畫由孫愚火老師繪製,飽滿鮮活、風趣幽默,讓整本書都生動了起來。
這套書我還配了一本《櫻桃艦長揭秘銀河學院》的科普小冊子,給孩子們講了講背後的科學原理和科幻設定,包括高維宇宙、宇宙穿梭、神器背後的科技等等。雖然我覺得學知識不是讀科幻最重要的目的,但如果孩子看了故事之後對科學知識感興趣,能從小冊子中有所收穫,我也會非常開心~
雙十一特價,單本19.9元,一套書五本89.9元。之前買過第一本的讀者可以直接購買2-5本。只有購買全套的讀者可以獲贈《櫻桃艦長揭秘銀河學院》科普小冊子。
這套書我還錄製了音訊版本。識字量比較小的小朋友或者低齡小朋友,也可以聽音訊聽故事。目前音訊還有一些章節需要修改,還有幾個章節沒有錄製完畢,預計從下週開始,會全部更新妥當。感興趣的使用者可以購買:

《銀河學院》這套書,是和童行書院的《時空之旅》App內容框架契合、角色一致、科幻設定相匹配的。《時空之旅》App同樣會讓小朋友代入歷史時空,跟大師學習,積攢智慧能量,填充文明卷軸,保護地球。

如果孩子喜歡這套書,看書之後很想看看書中的角色長什麼樣、很想和書中角色互動,歡迎下載《時空之旅》App讓孩子玩中學,輕鬆掌握科學、人文、藝術通識知識底蘊。

雙十一童行書院給出特別福利:

-購買一套1-5本的讀者,可以贈送《時空之旅》App通識課月卡。

-購買童行書院通識課全家桶的使用者,可以贈送《銀河學院》一套1-5本。

-在小紅書發推薦書評、點贊量高的使用者,還有機會收到《銀河學院》簽名版作為禮物。

想要了解更多福利活動詳情,可以掃下方二維碼加客服老師。感謝大家的支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