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苦難的開端,重新認識太平天國運動

昨晚直播時,有讀者問我,你這幾本書,最推薦的是哪本?
對於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
最推薦《燃燒1864》。
大概從十年前開始,我在閱讀史料與資訊時,發覺我小時候學習到的許多歷史知識,有一定的錯誤,或者許多事情在邏輯關係上交待得過於含糊。
比如我們小時候歷史書說清政府“閉關鎖國”,完全不知道世界已發生工業革命,但實際上清政府高層知道當時世界發生的一切,康熙跟路易十四有過書信往來,乾隆和路易十六乾脆一直是筆友,互透過62封信件。
路易十六曾邀請乾隆一起幹涉北美獨立戰爭,乾隆因金川之戰開支太大沒有參加,法國大革命發生後,清政府很快就知曉了一切,看到筆友死那麼慘,乾隆才決定全面鎮壓白蓮教。
比如我們說日本明治維新是日本自己獨自努力的結果,其實日本早年窮得要死要活,靠一點轉手貿易和生絲生產維持財政,根本沒有起家的本錢,不可能在那麼短時間內快速崛起。
主要是清政府不爭氣,英國嫌他們爛泥糊不上牆,拉上美國一起轉手扶持日本,對付沙俄在亞洲的東進,給了日本大量資源和貸款,日本才有了先後挑戰清王朝和沙俄的機會,也使日本有了1937年全面侵華的基礎。
又比如蘇聯在起家時很長時間內,是美國和德國工業的學生,美國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為了救活經濟,手把手給予了蘇聯大量工業資源和技術,才培養出了強大的蘇聯。蘇聯的工業並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不是憑空發生的,是正常的工業轉移。
這些資訊和邏輯,以前的歷史書都是不提及的。
但我們也不能怪以前的書籍編輯,因為在當時,他們可能真的不知道。
世界的資訊是在不斷更新、不斷向前變化的,各國重要機密都有一個保密期,都需要時間緩衝。很多歷史資料不斷被後人挖掘出來,邏輯被理順,幫助我們清除掉錯誤的資訊,逐漸完善事物真實的全貌。
就是我們現在的歷史資訊,肯定也不是百分百真實,也不是百分百原貌,總會有很多偏差,我們要做的,就是儘量還原事實,儘量理順邏輯。
關於太平天國的事蹟,過去對於他們產生的原因、動機、人物成長經歷、權力分配細節、失敗與掙扎的教訓,尋常人都是非常模糊的,而且很多資料讀起來實在乾澀得難以下嚥。
我以前一直找不到一本書,能夠滿足自己瞭解他們的慾望,覺得他們過於簡單抽象,找來找去找不到,就只好自己寫,既幫助自己,也幫助別人來搞清楚那段歷史。
那為什麼偏偏對太平天國感興趣呢?
因為太平天國是中國近代大苦難史的開端。
中國近代百年恥辱,是以第一次鴉片戰爭為開端,但一鴉和二鴉對普通老百姓影響是間接式的,普通老百姓感受不到當中的連鎖反應。中國近代百年苦難,則是從太平天國為起步,非常直接暴烈,戰爭給中國南方富裕省份造成了毀滅性打擊,給江西省的衰落錘下重重一擊,也為湖南人清末掌控東南獻上了歷史條件。
中國人近代的痛苦和慘烈,以鴉片和工業品摧毀清王朝經濟,催生太平天國與西北迴亂,造成幾千萬人死亡,同治時因英國人支援清王朝抗俄建立海關收入等略恢復,但英國人因清王朝消極抗俄後,轉而支援日本工業化,緊接著一波波丁戊奇荒、甲午戰爭、百日維新、義和團、八國聯軍接二連三地侵襲中國。
既然太平天國是百年苦難的開端,那苦難的起因是什麼?過程是怎樣?又造成了怎樣的結果?我十分好奇。
在探查太平天國曆史資料時,最早我是從洪秀全的人生經歷入手,但查著查著,就感覺不對勁了,從洪秀全的求學、幻夢、職場經歷來看,哥們比我預想中要草包得多,其草包氣質很早就已經熱情洋溢地散發出來,而眾多歷史作者好像缺少混江湖的經驗,沒有意識到他的本質,只是將他一件件荒誕的職場故事當作尋常事情講述出來。
我不相信這樣一個草包,能夠完成幾千幾萬人的基層組織建設,那背後一定有其他人完成了這項工作。為了追查到事情原委,我一直深挖下去,直到挖出馮雲山的傳教經歷,才知曉了太平天國最早的創業歷程,並深深欽佩馮雲山堅韌不拔的創業精神。
點選圖片即可跳轉購買
其實這本《燃燒的天國》(出版時書名改為《燃燒1864》),一開始只打算寫馮雲山這個人,但寫著寫著,我想解釋清楚洪秀全的真實水平、又想講明白東王西王的權力鬥爭、還想說明白湘軍崛起的原因以及對後世的巨大影響,不小心越寫越長,越寫越深,一下收不回來,終於花了一年半時間,講完了整個太平天國的歷史。
太平天國共造成清末2000萬人死亡,一時蕩盡江南湖廣,當時人民有多痛苦多艱難,在書裡已經講得很清楚,這裡就不詳細展開。
人口與經濟會恢復,但歷史無數人用自己的生命,換來的一些人生感悟,很多人沒有留意,我特別想和大家分享。
太平天國戰爭時期,進行到最激烈的時候,無論是太平軍還是清廷,兩方人馬都承受著巨大的、難以想象的工作壓力,無論哪一方輸掉戰爭,不僅會全家全族被殺,還有整個系統的大崩潰,因此太平軍裡的楊秀清、石達開、李秀成,清廷裡的咸豐、曾國藩、胡林翼,都無法接受這麼重大的挫折,咸豐更是直接精神崩潰,活活壓死在工作崗位上。
他們每個人,都面臨著極巨大的外部痛苦和內部痛苦。
每次讀這段歷史時,我總會回想起自己幾次創業經歷,想起自己公司虧損時,每日每夜心裡頭火燒一樣的痛苦感,而這些將領在經歷戰爭時,所承受的痛苦不知是自己的幾百幾千倍,那戰爭熬到最後的人,是怎麼挺過巨大的壓力,戰勝自己的命運,獲得最好的結果呢?
曾國藩剛跟太平軍交手時,幾次被打得主力全滅、愛將死絕,石達開李秀成也幾次陷入絕境,孤苦無依,最後能在戰場中死裡逃生的人,沒有一個不經歷過大逆境。
就個人而言,我很喜歡看歷史人物“面臨巨大壓力時,如何迎戰問題解決問題”,這總能給我很好的啟迪,使我不會逃避問題,增加承壓能力,大膽應對人生痛苦和壓力。
我相信每個人生下來時,都是普通的材料,人要進步,都需要用壓力壓一壓,有的人被壓成了青銅,有的人被壓成了白銀,有的人壓成正果,被壓成了黃金。
有部分人特別脆弱,一壓就斷,但有部分人特別頑強,越壓越強。
除了承受壓力,我另在書裡頭,重點講了每個人處理問題的技巧。
書裡面有的人愚鈍,只知道用強力去扳;有的人暴躁,只知道使莽力亂闖;有的人過於自私,不惜破壞大局;有的人沒心沒肺,就知道貪圖享樂。
曾國藩能活到最後,是他從莽憨起步,懂得一點點吸收旁人的優點,從羅澤南、胡林翼、駱秉章身上吸收他們寶貴的一面,再融匯貫通到實際工作中,才能心平氣和熬死上級,從政治和軍事上解決最嚴重的外部矛盾,帶領團隊向前發展。
歷史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亂世中逝去的生命已經沒有人記得,破敗的城市也已經恢復了生氣,但歷史沉重地走過那麼久,人性基本還沒怎麼變化,這些寶貴的經驗,完全可以再付諸於實踐,使我們看問題能變得通達爽朗,也能用剛柔並濟的手段處理實際問題。
我一直是一個講究實用主義的人,能幫助別人認知新知識、完善舊邏輯、總結好技法,使我們看一本書,能從書中受益,那我寫這本書,就真的真的很滿足了。
————————————
自從2022年9月6日《燃的天國》(馮雲山卷)釋出之後,就有讀者在後臺陸續詢問出書的事情。
本來是希望保留《燃燒的天國》這個名稱,但因為某些原因,還是採用了太平天國滅亡的1864年作為書名。
去年底給到出版社稿件之前,我專門抽出一週時間核查了全文,進行了修改和刪除,也增加了不少內容。尤其是書中最後的總結篇,還不曾在網路平臺上釋出過。
這本20萬字的書,既是講太平天國,更是講成長、創業和人生,我在職場十五年的感悟,幾度創業失敗的教訓,怎樣做人,怎麼帶團隊,怎麼處理人際關係的心得,都融入到這本書裡了。
總之,以史為鑑,不斷向前。
年底了,今天也給大家帶來了一些優惠。
單本減6元,兩本減16元,五本減60元。
點選卡片,即可選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