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城投債淨融資為負,政府債券淨融資大增至7.7萬億元

2025.07.15

本文字數1155,閱讀時長大約2分鐘
作者 | 第一財經 陳益刊 
兩組資料一增一減之間,折射出政府投融資體制正加速變革。
根據中誠信國際資料,2025年上半年全國城投債淨融資額-763.60億元,同比下降約149%。上半年淨融資額由正轉負,城投債供給持續收緊。
中國人民銀行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政府債券淨融資7.66萬億元,同比多4.32萬億元,同比增長約129%。
城投債是地方政府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重要籌資方式之一,儘管前些年已經要求剝離地方政府城市投融資平臺公司(下稱“城投”)的政府融資職能,但城投轉型進度慢,依然存在新增隱性債務情況。
為了遏制隱性債務增長,防範地方債務風險,近些年中國加大監管力度,包括收緊城投債發行,並陸續推出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一攬子政策。尤其是去年10月推出的總額10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置換隱性債務的計劃,緩釋了地方債務風險,也加速了城投公司轉型,僅去年就有7000多家城投公司宣佈退出政府融資平臺公司名單。截至目前已經發行約5.1萬億元。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溫來成告訴第一財經,城投債發行規模下滑,尤其是淨融資負增長,正是嚴控新增隱性債務,國家強化城投債監管的結果。然而要保持經濟增長,面對當前複雜內外形勢,當前政府仍需要加大債務資金投入,用於重大專案建設等。因此,在城投債淨融資額下滑的同時,政府債券淨融資額大增,這是當前宏觀經濟政策調控所需。
央行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國債淨融資3.37萬億元,同比多1.8萬億元;地方政府債券淨融資4.29萬億元,同比多2.52萬億元。
今年政府債券淨融資規模大增的背後,正是積極財政政策靠前發力的表現。這也使得儘管今年以來財政收入增長乏力的同時,財政支出仍保持一定強度,民生、重大專案等領域得到有效保障。
隨著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使用加快,“兩重”建設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平穩增長。國家統計局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4.6%,增速比全部投資高1.8個百分點。
中誠信國際研報分析稱,2025年以來城投債市場延續2024年的政策主線,持續助力“化存”的同時,監管“控增”力度仍強,地方債務化解、“退平臺”和城投轉型仍在進一步提速;但財政壓力仍存在,且地方仍面臨較大的還本付息壓力,寬貨幣政策及政策性工具的落地效果還需持續觀察。
上述研報稱,隨著債務化解的進一步推進,預計城投企業“退平臺”與產業化轉型仍將進一步提速,但轉型質量參差不齊,需關注其轉型過程中的政企關係重塑、“重投入、輕產出”帶來的債務負擔加重,警惕部分主體“假轉型”帶來的資金回收風險和區域發展拖累。
微信編輯 | 雨林
推薦閱讀

Labubu韓國門店大排長龍,警察出動維護秩序!泡泡瑪特決定:中止韓國線下銷售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