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變對話”系列論壇:“出海”浪潮下,企業如何鍛造核心競爭力?

近年來,全球經濟環境愈發複雜多變。中國企業紛紛加速“出海”,透過國際化佈局增強風險抵禦能力,在全球化和“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新機遇中勾勒多維發展路徑。當“出海”成為發展壯大的“必選題”,企業應當怎樣進一步提升核心競爭力、交出一張成績優異的答卷?
3月7日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高管課程“思變對話”系列論壇在上海教學中心成功舉行。客座教授、英國特許(皇家)管理學會高階院士王經文博士,東南亞區域協同專家、前嘉士伯集團中國區董事總經理吳俊財先生,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學術顧問兼客座教授、德勤中國副主席施能自博士,助理院長鄭衛華女士,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組織發展與變革管理第5期校友、上海發全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紫蘭女士與近百名聽眾共聚一堂,圍繞“全球人才趨勢與出海發展方向” 分享了各自領域的最新實踐案例與成功經驗,為參會者提供了人才培養與企業“出海”的全新思路與實用策略。
王經文博士《AI時代的組織管理——人本致勝》為題,為AI時代企業如何透過組織發展提升競爭力提供了獨特洞見。
透過詳細分析組織健康指數的九個維度,王博士指出,企業管理者需要在變革中重視人的力量。管理者應學會轉化領導力的力量,動員集合他人來共同奮鬥、完成願望;同時應構建真誠與信任,透過專業的工作能力、誠信行事、關心顧及別人所需、遵守工作安排與約定等贏得員工忠誠。
王博士認為,任何技術轉型本質上都是人員轉型。在AI時代,組織管理的核心仍然是人,問題在於如何平衡技術與人性化管理。這是企業致勝的關鍵。為此,他引用研究機構資料和“大廠”例項,強調企業應將AI作為提升個人價值的工具,而不是讓技術成為員工的負擔。
最後,王博士還與大家分享了AI時代組織管理的重要策略,包括平衡技術與人性、培養人機協作能力、提高AI透明度和重視AI倫理。他表示,透過有遠見地擁抱AI,組織可以推動創新,創造一個技術增強而非取代人類潛力的未來。
吳俊財先生透過解讀東盟能源轉型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對ESG賦能中國企業國際化實踐進行了展望。在分析東盟的規模、環境、社會訴求以及與中國的貿易合作關係基礎上,他認為東盟市場基礎穩健、潛力巨大,是中國企業“出海”的熱門選擇。
透過分享達能集團的ESG實踐經驗,吳俊財指出ESG能夠從三個方面賦能中國企業國家化:一是在准入門檻上,ESG披露能夠降低海外潛在風險;二是新能源開發運用、綠色投融資、產業結構升級等東盟“剛需”能源轉型槓桿能夠帶動企業業務擴張;三是ESG高質量實踐能夠幫助企業贏得國際市場。
施能自博士《未來人才趨勢和出海發展方向》為題展開精彩分享。他指出,隨著宏觀環境和驅動因素的改變,未來人才發展將迎來“五大趨勢”,即重視個人價值觀、超越傳統組織效能、平衡透明與隱私、加強人機協作、構建工作場所子文化。為此,企業應積極採取行動應對,如優先考慮人的可持續發展能給業務帶來的優勢,在衡量人員績效時尋求業務和人的可持續發展成果之間的平衡點等。
關於中國企業“出海”,施博士也從多方面進行了解讀。他表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東南亞地區是中國對外投資的熱點區域,“出海”產業主要集中在租賃和商務服務、批零、金融、製造、採礦領域。而“出海”企業通常會面臨三大難題:安全管控、品牌建設和屬地化經營。
對此,施博士透過案例分析給出了相應對策,包括充分利用科技賦能,搭建“多方位、全視角” 的國際化經營安全管理體系;豐富品牌文化內涵,踐行ESG議題,建構良好品牌信譽;基於不同海外組織形態,因地制宜建立差異化治理架構和人才制度,設定靈活化決策許可權等。
接下來,鄭衛華女士從中國加入世貿20年市場對人才的需求變化談起,為現場有意提升自我的求知者全面解析了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的高管課程、培養模式、師資力量、學生畫像以及招生政策。
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基於香港大學百年學術積累及內地相關行業管理者學習特點,秉承“全球思維、中國智慧”的理念,開設了《上市融資與資本市場》《醫療健康產業管理》《文化創意產業管理》高管課程以及全球首席官系列課程。同學們不僅有機會與全球頂尖的教授、業界領袖和諮詢顧問探討行業實踐,還能與平均工作年限超20年、行業背景橫跨製造業、金融業、軟體開發等企業管理精英共享課堂,展開思想碰撞與深度交流。
除課堂教學以外,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還與哈佛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牛津大學、東京大學、早稻田大學、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紐約證券交易所、哈馬德國際機場、卡達金融中心、黑石集團以及大都會博物館等展開合作,幫助同學們建立多維視角,充分投入從亞洲到海外的全方位學習之旅。
在活動現場,學院組織發展與變革管理校友、上海發全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陳紫蘭女士從自身經歷和管理經驗出發,與大家分享了學習收穫。她認為,組織發展是改善組織效能和健康的一種有效方法。成功的領導者應具備雄心、能力和前瞻性思維,心胸寬廣,行事公平、果斷、真誠、可靠,能激發人、支援人。
對於大家關心的創業問題,陳紫蘭女士表示創業成功者畢竟是少數,大多數創業者的內心時刻在承受重壓,他們時常處於不確定的環境中,需要對周圍的環境保持敏銳的嗅覺。“創業從內心開始,修煉強大的心力、定力很重要。”
在此次活動中,嘉賓們與現場聽眾展開了深度對話交流,透過資料、案例和自身經驗為企業“出海”及人才培養提供了具有前瞻性與實用性的思路,更為企業邁向國際市場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參考。
香港大學中國商業學院【高管課程】
4月12日開學,香港大學上課
點選“閱讀原文”獲取課程資訊
如果感覺內容不錯歡迎在文章下方“一鍵三連” 也可以點選左下角⬇頭像關注並且🌟星標這樣新文章就會第一時間出現在你的列表裡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