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科技日報記者 陸成寬
中法天文衛星24日釋出首批科學成果。在軌飛行10個月來,中法天文衛星探測到超100例伽馬射線暴,發現多例特殊型別伽馬射線暴,重新整理了短時標伽馬射線暴的最遠觀測紀錄。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例130億年前的伽馬射線暴,它誕生於宇宙的“嬰兒期”。
據瞭解,自中法天文衛星發射以來,已順利完成了衛星平臺、科學儀器的在軌測試任務,並取得一批科學觀測成果。
“在這些成果中,最吸引人的是伽馬射線暴GRB250314A。這個來自宇宙幼年時期的巨大能量爆發,發生於宇宙誕生7.3億年時,其光芒在宇宙中穿行約130億年後才被我們捕獲。它可能是宇宙第一批恆星死亡時形成黑洞或中子星引發的,讓人類第一次看到了宇宙誕生初期的場景。”中法天文衛星專案中方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研究員魏建彥說,這次發現重新整理了伽馬射線暴觀測領域保持了12年的最遠紀錄,相當於將人類探測宇宙早期事件的邊界又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更多詳情
↓↓↓
來源:科技日報
供圖:中國科學院微小衛星創新研究院
海報製作:楊凱 劉義陽
編輯:劉義陽
稽核:張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