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死亡80萬賠償金打給姑父”,那個小女兒的做法咋看著那麼眼熟呢?

最近,被諸多網友戲稱為“越幫越忙”的河南廣播電視臺的《小莉幫忙》節目組,又做了一期火爆全網的節目。這次她們“幫忙”的物件,是一位希望節目組幫她從姑父那裡拿回父親死亡賠償金的石女士。
按照石女士的說法,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石女士的父親在一家食品加工廠打工時意外死亡,工廠為此支付了80萬賠償金。但這筆賠償金沒有打給石女士和家人,而是打給了她的姑父。石女士多次要求姑父將賠償金交給她,但其姑父以各種理由推諉。石女士認為這筆姑父“就是不想給俺了”,於是找到節目組曝光姑父的行為,試圖以透過媒體施壓的形式,讓姑父把父親的死亡賠償金交給自己。
聽完石女士的一面之詞,在很多網友的心目中,石女士的姑父是不是已經成了一個欺凌孤兒寡母,侵佔侄女死亡賠償金的流氓惡霸了?很多網友是不是已經忍不住要抄起鍵盤,幫這個被姑父欺凌的弱女子討還公道了?
遺憾的是,石女士說的,並不是事實和真相的全部。
這世上最高明的謊言,不是虛構和捏造事實,而是裁剪和扭曲事實。
在提供部分事實的同時,隱瞞另一部分事實,不僅可以達到成功誤導公眾的目的,還可以理直氣壯的說自己沒有騙人。
根據後續報道和網友披露,事情的完整經過是這個樣子的:
石女士是死者的小女兒,家裡還有個姐姐和母親。
石女士的母親和姐姐,均有智力殘疾,無法完全生活自理。而石女士剛剛成年,目前既不上學,也沒有正式工作。
有傳言說石女士最近投資失敗欠了一筆錢,不過迄今為止沒有明確證據,僅僅是傳言而已。
石女士的父親去世後,家族裡的長輩經過集體商議,認為不能把錢交給石女士。為了確保石女士母親和姐姐後半生的生活得到保障,大家推舉石女士的姑父代管這筆錢,用於石女士母親和姐妹兩人日後生活。
石女士姑父明確表示:等石女士母親百年之後,這筆錢肯定還是她們姊妹兩的。
這些情況,石女士作為死者女兒和重要當事人,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事後,石女士反覆找姑父,要求姑父把這筆錢打給自己。其姑父要求其說明合理用途,而且說了能讓自己相信,這錢才能給。
然後,石女士就跑到《小莉幫忙》那裡,在媒體上曝光自己姑父,暗示姑父要侵佔自己父親的死亡賠償金,讓節目組透過輿論施壓幫自己要回這筆錢。
瞭解了事情的完整經過,大家對此事的看法,是否和開始時候有些不同了?
在阿寶看來,石女士家族長輩對這筆賠償金的處理,完全沒有問題,而石女士這位姑父,也明顯是一個人品可靠的人。
首先說,死亡賠償金並不是死者遺產,其分配和使用與遺產有很大不同。
石女士父親死前遺留的財產,屬於遺產,石女士可以按照遺產繼承的相關規定,與母親和姐姐進行分割。
但石女士父親的死亡賠償金,並不是遺產。死亡賠償金的分配和使用,應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死者家人的生活為目的。
石女士剛剛成年,不上學也沒有工作。石女士的姐姐和母親有智力殘疾,生活無法自理。
在這種情況下,死者的家族長輩,將這筆錢委託給可靠的人保管,並用於死者家人日後生活的保障,無疑是明智的選擇。
說白了,這件事情的本質,就是石家的家族長輩這筆錢成立了一個指定用途的家族信託基金,並將這個基金委託給了大家公認人品可靠值得信任的人管理。
能得到整個家族長輩的信任,被委以此任,石女士三姑夫的人品,肯定是大家目共睹一致認可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家族長輩最信任的人,不是死者的小女兒石女士,而是石女士的三姑夫呢?
那大概就只能從石女士自己身上找原因了。
很明顯,石家家族的長輩們,覺得石女士侵佔或濫用這筆錢的風險,遠遠高於石女士的三姑夫。
仔細想想,這種擔憂也是合情合理的。
石女士剛剛成年,如果這筆錢交到她手裡,誰知道她會不會亂花?就算她不會亂花,哪天她戀愛嫁人了,會不會在男方慫恿下把這筆錢用於自己買車買房或其他家庭消費,把母親和姐姐扔下不管?
家族長輩的這種安排,石女士不可能不知道,但她卻對此絕口不提。
在家族長輩做出上述合理安排後,石女士反覆找姑父要錢,在姑父因為其無法提供可信的合理用途拒絕其要求後,跑到《小莉幫忙》那裡,裁剪事實,歪曲真相,汙衊親人,試圖利用媒體煽動輿論網暴姑父。
你說她幼稚也好,說她惡意也好,無論是出於哪種動機,就石女士表現出來的這種人品心性和智商,不恰好證明了家族長輩們的判斷和選擇非常正確嗎?
石女士為什麼選擇找《小莉幫忙》“曝光”其姑父,卻不去法院起訴,要求分割父親的死亡賠償金呢?
大概她也是打聽過了,死亡賠償金不是遺產,是用於保障死者家人生活的。她已經成年了,而她母親和姐姐都有智力殘疾。如果真的起訴到法院,讓法官來分割這筆錢,法官大機率也會把這筆錢的絕大部分判給她母親和姐姐。
石女士的三姑夫,明明是人品可靠,得到家族長輩一致認可,受委託操心費力無償幫石女士家人打理這個家族信託基金,保障石女士一家人日後生活。
石女士卻利慾薰心,恩將仇報,跑到媒體那裡,裁剪事實歪曲真相,將受家族委託幫助自家的三姑夫,醜化抹黑成欺凌孤兒寡母的惡人。
這個情節,這個套路,大家有沒有覺得非常眼熟?
明明是和醫院商量好花錢請上級醫院醫生來飛刀給自己親人做手術,卻在手術完成後找媒體曝光醫生“收紅包”~
明明是醫生費勁心力利用自己人脈幫孩子聯絡醫院聯絡救護車安排專業人員開著體外迴圈機幾百公里跨省轉送,卻在孩子獲救後找媒體曝光醫生“亂收費”~
明明是病人三種惡性腫瘤晚期,醫生在家屬苦苦哀求下推薦了國內尚未上市的藥物延長病人生命,卻在患者死後找媒體曝光醫生“賣假藥”~
好熟悉的情節,好熟悉的套路。
作為一名臨床一線醫生,真心希望石女士一輩子無病無災,活到一百歲無疾而終,千萬不要來醫院看病。
連人品被家族長輩公認,無償給自己家幫忙的親姑夫,都能下手往死裡整。
面對石女士這樣的病人,我們這些小醫生,真是瑟瑟發抖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