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相信有人因為“抓住”一顆星星改變命運嗎?
這並非一個童話故事,而是曾經真實發生。那是18 世紀一個人跡罕至的寂靜深夜,那個改變命運的女孩,名為卡羅琳·赫歇爾(Caroline Herschel)。

卡羅琳出生於德國漢諾威,她的童年是不幸的,三歲得了天花十歲染上斑疹傷寒,以至於成年之後依舊只有孩童身高。她的父母判定她不適合如同時代“正常”的姑娘那樣在適齡階段早早嫁人,於是卡羅琳只能待在家中幫扶家事。
在充滿不安的少女時代,她見縫插針地學會閱讀、寫作、製衣,用盡全力抓住一切能讓她“獨立生活”的東西。
直到她23歲,她遠在英國的年長音樂家哥哥威廉(William Herschel)給了母親一筆錢讓他帶著妹妹去英國。

▲威廉·赫歇爾(William Herschel),曾作為業餘天文學家,因與妹妹卡羅琳一起發現天王星一舉成名。
作為“助理”兼“管家”的卡羅琳除了照顧哥哥的生活起居,還負責了大部分的天文資料記錄與整理工作。哥哥藉由發現天王星的契機轉型為真正的天文學家,兄妹倆從熱鬧的城區搬到溫莎城堡附近的小村莊。

起初,她守著望遠鏡,在遼闊空曠的草地獨自熬過一個又一個寒霜侵襲的孤獨夜晚,直到一個1786 年的一個夏夜,卡羅琳“抓住”她人生中第一顆劃過天際的彗星(Comet C/1786 P1 (Herschel)),並因此被認為是歷史上擁有記載的第一位發現彗星的女性。
這枚以她名字命名的彗星也同時劃過她此前暗啞晦澀的生命,次年,卡羅琳終於實現了她的夢想,與哥哥一樣為英王喬治三世工作,也成為第一位擁有名字的女性職業天文學家。
她的職業生涯漫長且璀璨,她與星星作伴終身未婚,而那片亙古神秘的寰宇世界似乎也給她帶來了新的啟明,她說:“無論我們能活多久,生命都是短暫的,所以我要工作。無論人變得多麼了不起,在星星面前都不值一題。”

▲
卡羅琳與她的彗星觀測筆記。她在業界還有另外一個暱稱“彗星捕手”,職業生涯裡發現了八枚彗星。
無論在哪一個時代、在什麼樣的文化背景,我們似乎都能在天台、在曠野、在人煙罕至的深夜,找到那位“鍾情於仰望星空的女孩”……
曾在哈佛天文臺主任愛德華·皮克林(Edward Pickering)家裡做幫傭的貧窮姑娘威廉敏娜(Williamina Fleming),因為愛德華對自己下屬憤然說道的一句“我的蘇格蘭女傭都能比你做得更好!”而進入天文事業。
她以超人的專業與敬業聞名業界,職業生涯裡最為人所知的成就是於1888年發現了人類肉眼可觀測到的夜空中最壯麗的天體之一“馬頭星雲”。

▲威廉敏娜·弗萊明(Williamina Fleming),蘇格蘭天文學家。
儘管身處並不平等的就業環境,仰望星空依舊給予她們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慰藉。與威廉敏娜同一時代的美國女性天文學家瑪麗亞·米切爾小姐(Maria Mitchell)在她的觀測日記中寫道:
“北極光總是一個令人愉快的伴侶,一顆流星像是死去靈魂的信使……除了研究天文學之外,夜晚站在屋頂上看星星,和欣賞其它壯麗景色一樣是一種享受。夜色裡那種剋制的肅靜,讓煩亂的人平靜,讓灰心的人得到期盼……”

▲瑪麗亞·米切爾(Maria Mitchell),於1847年以望遠鏡發現了彗星C/1847 T1,這顆彗星也被稱為“米切爾小姐的彗星”。
或許幾個世紀以來,那遙遠的宇宙正是如此給予仰望星空的女孩以樂觀與希望。
英國作家弗吉尼亞·伍爾夫在小說《夜與日》裡寫到一位頗有名望的貴族女孩凱瑟琳,她的人生在世俗意義上堪稱順遂,她的愛好卻與傳統的家庭教育相背。
臨近婚期,年輕女孩的不安日益放大,凱瑟琳煩惱著該不該把自己關於數學與天文的夢想向未婚夫坦誠。他們並沒有什麼共同語言,她也不喜歡操持家務,不在乎能否學有所成。她只有在凝望星辰,將自己“散落在無邊無垠的行星光環上”才感覺真正自在。

▲《彗星》(Comet),John Everett Millais
面對家人對她的婚姻理所當然地催促,凱瑟琳斷言:“對比起天上星宿,人世間的事情似乎無關緊要,不是嗎?”可當被問及:“你由得星星主宰人生嗎?”小說裡的主人公並沒有正面應答。
但活躍於19世紀至20世紀的另一位偉大的女性身上,我卻看到了這個問題的不一樣解讀。她便是香奈兒女士。

▲工作中的香奈兒女士 1937 年 © 照片 Roger Schall

與眾多熱衷璀璨星塵的女性一樣,我們熟悉的香奈兒女士也是個名副其實的“星星”迷。我們會從她留下的諸多創作故事裡發現星星這一符號的影子——
她從小生活成長的奧巴辛修道院,這座修建於12 世紀的巨大建築,有一條長長的鋪滿馬賽克太陽、星月與馬耳他十字架圖案的走廊,那是少女時期的香奈兒女士每日望彌撒必經的路途。

▲INSIDE CHANEL 第三章 《香奈兒與鑽石》
還有她位於康朋街31號寓所,擺在烏木漆面屏風與擺滿深紅皮革裝訂書籍的藏書牆跟前,是她的書桌,如今依舊擺放著她喜愛的常用的物什,一組占卜卡牌、乳白色的信封與信紙、一副眼鏡,以及一把刻有星星圖案的玳瑁扇子。

還有她親自設計的,位於蔚藍海岸的La Pausa別墅,香奈兒女士的外甥女小嘉柏麗爾回憶起幼年拜訪姑母的別墅,她說:“我相信洛克布魯的花園裡一定有花仙子,他們在樹上嬉戲,還有星星盤繞在可可姑母的床頭……”*1
而La Pausa別墅裡香奈兒女士的臥室睡床,確實裝點著由她設計的雕刻星星,這些大小不一精巧至極的星塵圖案一定守護過她的甜美夢境。

▲香奈兒女士在 La Pausa別墅的臥室 1938 年 © 照片 Roger Schall
當然,更廣為人知的一個關於香奈兒女士與星星的故事,是1932年,香奈兒女士創作出她的首個臻品珠寶系列“BIJOUX DE DIAMANTS”,當時整個世界已籠罩在經濟大蕭條的陰霾下許久,猶如深陷漫長無星不知盡頭的深夜。

巴黎的鑽石公會並沒有選擇芳登廣場上的老牌珠寶世家們,而是希望藉助香奈兒女士的影響力重新推廣鑽石珠寶,然而這個時間節點“逆行”確實尤顯大膽叛逆,“BIJOUX DE DIAMANTS”珠寶系列超乎所有人想象地完成了任務。

▲1932 年,位於香奈兒女士在聖·奧諾雷街29號私人住宅的“BIJOUX DE DIAMANTS”珠寶展的門票。
《紐約客》的巴黎特派記者寫道:“在這個經濟日益惡化的時代,大家都認為奢侈品早已不合時宜,她(香奈兒女士)也要跟著沒落,而她竟然在大環境最惡劣的谷底,反其道而行之,將這些貴重寶石打造得如此精美絕倫,‘我選擇鑽石,是因為它以最小的體積蘊含著最大的價值。’”*2

▲INSIDE CHANEL 第三章 《香奈兒與鑽石》
而這個臻品珠寶系列也不同於傳統貴重珠寶常用的端莊隆重的佩戴方式,香奈兒女士將代表著樂觀、機遇與美的星雨隨意揮灑在女士們的額前、手腕、粉頸間:“我要以璀璨群星裝點女性。”

▲INSIDE CHANEL 第三章 《香奈兒與鑽石》
而其中一條名為“Comète”的半開放式彗星項鍊是這個系列裡最重要的作品之一。

一如億萬年來神秘彗星劃破夜空帶來的震撼,香奈兒女士將這個瞬間化作極柔軟輕盈鑽石珠寶永恆留存,也將她對於星塵的絕妙幻想以最契合的方式落於塵世。
媒體們爭相刊登著這次珠寶展上光芒四射的珠寶珍品,展覽為期短暫,卻也成為劃破經濟危機愁容的一道彗星,喚醒人們對於真切本質的渴望,重拾生活的信心。

▲1933 年 1 月《Vogue》巴黎版,羅伯特·佈列松 (Robert Bresson) 為 Bijoux de Diamants 展覽拍攝的照片出現在雜誌上。
我聯想起了伍爾夫小說裡的那個問題,或許答案並不難解,星星或許不曾主宰我們的人生,但那億萬光年之外亙古明亮的星辰世界卻可以讓我們跳脫出當下,更看清自己,也看到不一樣的人生可能。
香奈兒女士相信璀璨星塵的魔力,而她對彗星的鐘愛與信仰也讓“彗星”成為香奈兒品牌的一個經典象徵符號。
在香奈兒世界裡,彗星有過不同形式的詮釋,可以是點綴在斜紋軟呢外套上的精美扣飾,可以凝練成靈動華麗的鑽石作品,甚至可以突破想象幻化為一縷香氣。

最近香奈兒珍藏系列香水推出的新作就十分令我難忘,它是珍藏系列的第十九位成員——香奈兒彗星香水。

在入手香奈兒珍藏系列香水之前,我自己也有過一些迷思,自1921年5號香水推出,香奈兒作為一個擁有如此悠久制香歷史的品牌,推出一款創新的有辨識度的香水會不會很難?
香奈兒第四代專屬調香師奧利維耶·波巨卻說:“在香奈兒,我們如同畫家揮灑色彩創作般,自由演繹各種香料。”

▲香奈兒珍藏系列香水
所以香奈兒的香水某種程度上更像是一種屬於香奈兒的風格表達,是超脫於原料之外的美學創意。特別是香奈兒珍藏系列香水,往往會與香奈兒女士傳奇而豐富的人生裡的故事聯絡起來。
比如香奈兒女士鍾愛的米色、她的星座獅子座、她最愛的白色山茶花……這些會讓你非常好奇,誒,這個故事用香氣要怎麼講呀?

所以聽說珍藏系列將推出彗星香水的時候我就相當好奇,而當香水噴灑而出,也帶我沉浸其中便明白了它的深意,這款彗星香水的調香十分精妙。
初聞瞬間輕靈的櫻花香氣帶來明亮的色彩,彷彿彗星疾馳而過,眼睛與心靈都被那抹亮色吸引。
隨後香紫草的氣息逐漸吐露,就像星塵的光芒逐漸擴張,交織的鳶尾精萃與麝香若雲似霧,而這縷飄渺的香氣是時刻與肌膚自帶的溫熱纏綿縈繞。

就像調香師奧利維耶·波巨談及彗星香水的創作靈感:“我尤其想到1932年臻品珠寶系列中的那件Comète項鍊,它敞開佩戴,緊貼肌膚,恰似綿延縈繞的肌膚之香。”
這種獨特又奇妙的香氣質感也讓彗星香水的“穿香”感受變得更為具體又曼妙,它輕柔的粉質感會讓我常常擁有一種“為自己盛裝”的感覺,但比起常見的更為深沉的琥珀調,彗星香水的粉感是更清亮乾淨的,彷彿也給當下的自己注入一點積極靈動的能量。
有時我也會將它當成一件“隱形的珠寶”,點綴在手腕間它便成了蜿蜒的星光手鍊,點塗於脖頸它又如環繞的彗星弧線,而比起真實的珠寶實物,它的光芒是更私密向內,看不見卻並不失提氣感。

如果你問我這是一支什麼個性的香水,我大概會回答它是一支十分感性的香,如果你喜歡乾淨的皂感,喜歡春風拂面的感覺,喜歡身上時刻環繞親密無間的“肌膚之香”的質感,這支彗星香水會很適合你。
它的香氣有著香奈兒品牌獨特的風格,同時幾乎可以融入你生活中的每一個瞬間,且並不挑剔著裝與場合。

白日出門通勤、訪友,穿得體的西裝閒適的襯衫,或是出席活動,需要華麗增色,它都能帶來一種柔軟但明媚的力量。
我還愛將它的陪伴感延續至夜晚,就像香奈兒女士給自己的床寢裝點上星光,將“彗星”灑一點於枕邊伴隨入夢,它的氣息是舒適的,就像一個甜美而溫暖的懷抱。

若剛巧想要作為禮贈或為自己增添新香,彗星香水的全新限量包裝也一定不能錯過。香奈兒女士創作於1932年的Comète項鍊化作環繞包裝盒側面精心描繪的浮雕圖案,而盒蓋上的雙C標誌閃爍銀色光澤,如將星塵採摘,將星光延續。

如果你對香奈兒那些璀璨如星般的創意世界感興趣,想要更具象也更沉浸的感知體驗,香奈兒珍藏系列香水是個特別好的途徑。
當然如果你是一個香水愛好者,香奈兒珍藏系列的香氣體驗也是足夠獨特的,甚至還會啟發不少“穿香”的新思路。

正如在香奈兒的世界,具有幸運色彩的彗星不僅是遙遠的仰望,也是可以落於身體,落於心神,更能借助肌膚、伴隨體溫,融入每個穿著者的生活。
點選下方小程式,在一襲獨特悠香中,寫下你與星星的故事吧——
*1*2:摘自《可可·香奈兒的傳奇一生》
作者:阿碗
責任編輯:阿碗
出品:藍小姐和黃小姐
文字原創,配圖來源於網路
關鍵詞
香奈兒女士
香水
珠寶系列
女性
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