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意外,我上一篇文章在沒有推薦流量的情況下,竟然有近一萬的閱讀量,評論也是出奇的多。

這篇文章發出去後,我收到了一堆私信和評論,想要做我這個平臺代理的,不過今天做個統一的回覆吧。


暫時還沒有這個打算。
我不是不想賺更多的錢,主要是我覺得時候還不到,產品還得再打磨一下其次,我在考慮必要性,因為小紅書市場就那麼大,做的人多了,不見得是個好事。
沒找到這個平衡點之前,我不會開發代理系統。
當前進展,我在小紅書招募了一些內測使用者,測試出了很多潛在的Bug,解決了不少在手機型號、瀏覽器中的相容性問題。
靠小紅書筆記的自然流量,成交了一些付費使用者。
總體反饋,還不錯,除去產品的BUG問題,全部都是好評。已註冊的使用者基本上3天左右活躍一次,有在持續使用產品,有一定的使用者粘性。

所以,在有了資料和使用者評價帶來的正反饋後,我更新產品功能和解決問題的動力也越來越強,和我最開始做一堆沒人啥用的APP時,完全是不同的體會。




當前,這個應用最大的硬傷,就是網站是部署在海外Vercel平臺中託管的,所以不少國內使用者的訪問時會存在網路不穩定的問題。
不過,我已斥巨資,從火山引擎消費200大洋買了內地節點的伺服器和域名,正在等待備案中。
目前,為了做這個網站,我付出的資金成本,所有東西都算上,包括Cursor的會員費用,其實也就花了500塊錢左右。
實際上,最主要的成本還是時間成本。
但如果想要找外包公司來做這樣的一個系統,根據我目前的專案工程量來說,以市場價計算,估計這個價格不低於8-10萬塊錢。

最新功能
很多人覺得,做這樣的一個語言學習網站,沒啥太大技術門檻,懂一些技術,或者會用AI程式設計不難復刻同樣的產品。
但是,能做出來,和能夠做好,以我這段時間的體會來說,絕對是兩碼事。我目前的這個網站,做出第一版能用的原型,我花了就一兩個小時。
但是為了打磨產品細節,解決一些小問題,陸陸續續竟然花了快一個月時間。
除了本身看好這個專案,且我有能力做外。
我之所以花這麼多時間,做這麼一件事。
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我覺得當前的小紅書有巨大的流量紅利,相比於抖音,小紅書的內容生產成本足夠低,人群也足夠精準,所以,反饋就比較快。
我目前網站已累計的付費使用者量,真沒花啥太大的力氣,僅僅發了還不到十篇筆記就有了很強的反饋,特別是內測期間,私信、評論真不少。
其次,我這類產品幾乎沒有啥太大的競爭,至少在當前階段。
我之前說過,小紅書有幾家同行,我都用不了兩隻手,一隻手就可以數得過來,而做這類語言學習產品的大廠,其實根本不屑於做IP+產品的這種小紅書賬號。
所以,對於語言學習類的產品,在小紅書直接開店賣,成交路徑就會非常絲滑,根本不用走那套先讓人下載APP,體驗產品,再決定付不付費的複雜環節。
使用者看完你的筆記、影片,覺得你這個東西有用,有價值,有興趣,就直接在小紅書店鋪下單。
不存在引流私域封號的問題。
認真觀察,你會發現不止於語言學習類的產品,很多工具類的虛擬產品,在小紅書都是一片藍海,壓根你根本找不到幾個競爭對手,而且還有大量的使用者需求!
很多人之所以覺得虛擬產品難做,問題無外乎你賣的那個東西,別人也能賣,你賣的好,別的同行從你這下一單,你就成了別人的貨源了。
但凡你發現出單快,好賣的虛擬產品,都有版權問題,因為賣不了多久你的同行就會收到律師函,關店開庭賠錢。
鐵打的虛擬產品,流水的賣家,所以做虛擬產品的,很多人不是在開庭,就是在開庭的路上,有的就賣了一單,就賠了大幾千上萬。
所以,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做小紅書虛擬專案,的確如我之前文章所說《小紅書虛擬是個垃圾專案》
因為但凡是能在小紅書正經開店賣的虛擬產品,基本都卷的起飛,那些不能開店直接賣的,你會發現因為私信引流封號嚴重,三天兩頭封號。
真正牛逼的虛擬產品,就是我這種原創的產品!
如果你能抓住一個使用者需求,解決使用者的問題,做一個可長期銷售的產品出來,根本不會發愁怎麼賣的問題。
這件事的門檻極高,恰恰賺錢的專案,都是有門檻的事。
第一個門檻是資訊差,你要有真實的資料驗證這事真的可以賺錢;第二個門檻,是你有技術能力,你能看到後做到,還要做好!
不過,類似語言學習網站會員,這樣競爭小,利潤高的產品還真不少,比如我最近發現有一個賬號,3000多粉,賣了4萬多單,客單價兩三塊錢。

這個虛擬產品就是用AI給論文去重,降低論文的AI率,實際上原理非常簡單,就是利用AI大模型,將別的平臺識別出高重複率的欄位,給重寫一遍降重。
本質上就是基於關鍵詞+資料庫檢索。
大學、研究生畢業寫過論文的都知道,每年上半年,畢業之前,這東西是個絕對的剛需,而且是必須要花錢,一個論文動輒改個十幾遍很正常。
論文查重,論文降重,都是鉅額利潤的生意。
如果多少懂點技術,有寫論文的經歷,就知道這就是個巨大的資訊差。
但這個世界很公平,能知道這個資訊差,能看到這個賬號,同時還能做出這個產品在小紅書運營的人,可能就是億分之一的機率。
所以,當前我發現小紅書做論文降重的就它一個人,做了3個矩陣賬號,每個號都是低粉絲量,卻高成交的小紅書店。
其實,不管做什麼專案,賺錢的過程,本質上就是像別人兜售產品,至於這個產品是實物,還是虛擬產品,其實沒有根本性的區別。
很多人習慣性做那些所有人都能賣的產品,但誰都能幹的專案,但這樣的專案能不能賺錢,已經不是專案問題了,而是看誰運氣更好。
今天圈子裡大多數專案,不好乾,只有一個人原因,就是乾的人太多了。
最後,關於我這個專案的計劃。
下一步的話,計劃上線多語言的詞庫,英語、韓語、德語、法語這些,多做幾個小紅書賬號,形成賬號矩陣銷售。
定價方面,打算降價,改為訂閱制+買斷制兩種,9.9/月/單語種,49元買斷/單語種,這樣的話能夠降低新使用者的決策成本,產生持續的復購,也能拉高客單價。
關於代理,我會收,因為我一個人運營不了那麼多的矩陣賬號,既做賬號,還做產品開發,還得沒事更新個公眾號。
但不打算收太多人,因為人多了,賬號多了,就很難管理,特別是支付方面,萬一有人偷偷降價就很麻煩,所以代理制大機率得在我打通微信支付環節,具備分賬能力後再做。
END
最後,推薦下我花了3個月時間寫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