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Glee
分享 | 孫一文
這幾年我們看到,很多小而美的「超級人群品牌」正在小紅書上跑出來。
品牌以生活方式觀察者的身份深入社群,看到具體的人和真實的需求,甚至能看到很多需求盲區,讓產品迭代的方向更明確。而產品真正落地,後續的宣推過程,又能夠無縫地和前期的使用者洞察進行銜接,最大化產品優勢。
東方非遺香氛品牌:「呈白」,就是這樣的品牌。將“非遺傳承”轉變為“香氛產品”,再將產品的故事轉譯成觸動人心的內容,一年之內,在小紅書從0-1撬動百萬 GMV 快速破冰,實現自閉環,找到與之產生共鳴的人群快速佔領全域,構築起穩固的品牌護城河。
近期,「刀法·輕分享」直播欄目邀請了呈白創始人孫一文,進行主題分享《從「大冷門」到「賣斷貨」,呈白如何透過“使用者洞察”精準撬動小紅書百萬GMV?》,希望能給更多想做好小紅書的品牌,提供新視角,一起做起新生意。
呈白如何把具備非遺文化屬性的產品產品化?怎麼讓它絲滑進入使用者的生活中?過程中,他們又遇到了哪些阻力和挑戰?
以下是孫一文的分享:

重新定義冷門產品,3 個思路挖掘爆品機會點
2015 年-2025 年,創業的這 10 年時間裡,呈白經歷了 2 個品牌階段。
第一階段:B端生意的困局與覺醒(2015-2022)
此時的呈白,聚焦線下分銷渠道,深耕禮品與企業服務市場的7年,積累了寶貴的品牌資產,充分了解供應鏈的成本、運營流程以及產品的打造流程。
但隱患也隨之暴露:一邊,面臨供應鏈的抄襲風險,另一邊,企業端也可能反水倒戈。
「品牌」轉型是這個階段的不得不為之。呈白急需開拓進一步和消費者進行核心溝通的更多可能性,找到品牌在產品之間的護城河,從「產品」走向「品牌」。
第二階段: C端轉型的破釜沉舟(2023-2024)
彼時的呈白,花了非常大的精力去做「定位」,做「使用者洞察」,做產品的第一個「核心爆點」。
這場豪賭的底層邏輯,源於對市場趨勢的精準判斷:
當更多使用者為“情緒價值”付費時,兼具文化厚度與美學張力的產品,正在重構消費決策鏈。
那麼,冷門產品如何挖掘爆品機會點?
大家對呈白比較有印象的產品可能是「非遺瓷花」,它其實是一個非常冷門的新品類,在呈白之前,甚至沒人關注過這個品類,當我們拿出這款產品時,也聽到了很多反對的聲音,不少人說:“這東西誰會買?”
我們經常說,中國沒有小生意,但是「冷門產品」和「冷門品類」很有可能變成小生意。
不過,我在實操中發現,當定義好以下三個生意維度後,“冷門”也有機會衝破門檻。

第一種生意:有機會,但是沒被看見的產品品類
去和使用者去溝通,評估品類的市場份額。
做非遺香氛,其實我們開啟市場的第一個品並不是「瓷花」,而是平替了一個已經有成熟市場份額的「晶石香薰」,這個產品在中國和西方都已經非常成熟了,我們也觀測到,像觀夏,還有很多品牌、白牌也都在跟隨這款產品,它的市場份額非常大。
而後,我們卻發現,使用者並不滿足於這款產品,“被迫購買”、“並沒有那麼喜歡”、“還有沒有別的創新?”等反饋湧入,原來在擴香產品上,使用者還有更多需求,只是需求還沒有被滿足。
所以,我們把「非遺瓷花」和「香氛」做了結合。
我認為,做產品的第一步,是對老品牌或者老品類,進行很明確的市場份額評估。
如果市場份額足夠大,那這個生意只是沒被看到,它一定不是小生意;但如果市場份額評估完,發現市場本來就很小,大家就不要去做,很有可能變成「真·冷門」。
第二種生意:已被人知道,但需要重塑的人、貨、場
不管是人群、產品,還是渠道、行業的需求,都處於巨大的變革中。
比如,2015 年之前,品牌在抖音和天貓都處於很火熱的狀態,那個時間點,我們只要專注一個渠道,再去匹配人、貨,它就會比較快跑起來。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
所有的流量和人群都已經被細分,我們不再去做「大市場」的生意,而是做匹配「人群梯隊」的生意。
當傳統渠道失效時,我們需要建立起新的匹配模型。
第三種生意:產品研發還差臨門一腳,需落實人、貨、場
冷門產品的優勢是:產品的人群、使用場景都很精準,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最容易去塑造的是品類心智。
明確產品和人群,選擇適合的場域。再從馬斯洛經濟原理,迴歸到對「人的洞察」和「身份認同」。
想以最小的槓桿撬動品牌生意,核心在於最優的渠道是放在哪裡?比如小紅書,是當下人、貨、場中打造起來相對比較快速的場域。
在這個渠道上,完成種子人群到市場驗證,實現生意的撬動。


如何做「使用者洞察」,錨定高需求目標人群?
(1)找到種子人群
首先,在設定種子人群的時候,我不太建議花很長時間等想清楚之後再去做,可以先測試,不用太糾結,不然會特別內耗。
比如,我們在初步判定種子人群時,大概已經有了模糊的畫像: TA 肯定喜歡香氛、喜歡中國文化、喜歡有生活美學的物品,這其實就是呈白最原始的使用者畫像。
我們可以先拿這個方向做樣本,透過百人規模的使用者調研,或者利用已有的 KOL 、要好的朋友,讓他們看一下我們的產品。
問他們:“你認為什麼樣的人群是呈白最核心的種子人群?”
把我們認為可能會達成最高轉化率的人群,作為我們的預判種子人群,先做設定,然後透過很小的共創,確認方向。
我自己創業這幾年最大的體感是,不管是別人講的種種,他都不會比你更瞭解你的產品和種子人群。可能你自己並不專業,但是創始人的直覺和對品牌的理解,一定是大於其他人,建議先讀一讀自己的內心。
(2)進行市場驗證
如果你已經展開了一定的生意規模,不管是在私域還是全域,哪怕它很小,但是,它的命運齒輪已經開始轉動了。
花三個月左右,驗證核心方法論,透過樣本做明確的收集和反哺。
走完這個週期,我們再去評估重點投入哪一款產品,篤定這款產品是我要撬動的最大市場份額,以及打哪個人群?
三個月之後,我們就做一次這樣的篤定。
首先,我們的市場樣本量有限,但在這個過程中,如果想拿到更大的結果,肯定是要在前置位去投入貨本的。如果你的貨本投得特別分散,賣得好的情況下,它會斷貨;賣得不好的話,就會全剩下。我建議先補一款大爆品。
前置條件都完成後,關於起盤又會出現兩種不同的聲音,品牌從 0-1 在小紅書起盤,還是抖音起盤?
我認為,先確認人和貨,以及品牌此階段的目的是什麼?把這些想清楚之後,很容易區分。
大家都覺得小紅書偏種草,抖音偏轉化。但事實上,它們兩個都可以完成正常的轉化。
比如呈白,「高客單」和「非剛需」這兩項品牌特質,就特別適合在小紅書起盤,當你還不是很清楚你的人群是誰,可以先拿小紅書試,但是如果拿抖音去試,成本會非常高。
如果你還不是很清楚,你的生意規模和生意前置位,小紅書是一個高效驗證工具,透過 KOL、 自主內容、產品鎖定去判定,在0到1階段,人群是誰?產品是什麼?核心內容是什麼?快速用最小的成本去撬動生意。
抖音的話,樣本體量可能會比較大,我更建議1-2階段,拿抖音去放量。
總的來說,品牌需要搞清楚0到1階段的核心訴求,再去思考第一步在哪裡。
我從刀法這邊也得到了很明確的方法論(推薦閱讀:碎片化時代,怎麼做品、效、銷合一?| 2024刀法年度理論)
-
明確你的品牌人格
-
找到種子人群
-
拆解關鍵時刻
-
擊穿關鍵時刻,賣點轉買點
(3)先確保:你是誰?你才知道在跟誰對話
呈白是誰?
我們最終找到的品牌人格是:80% 智者+20% 天真者,也比較符合我的個人風格,我希望不管未來生意做到什麼程度,都始終保留孩子般的天真。
在產品上,包括包裝、傳遞的物料以及文案,都會以這樣的方式表達。
在確定品牌人格後,買你的人群是誰?你要的人群是誰?也都慢慢清晰了。
呈白的生活場景偏好,更偏向的人群:以「空間」作為 TA 的「精神道場」,且 TA 的消費觀念是為時間厚度買單,而不是為快消買單。

(4)抓住品牌 DNA,找到種子使用者,拆解使用者的關鍵時刻
首先,列出使用者「一生與一天」中,哪些時間點可能會用到呈白的產品。
然後,洞察這幾個時間點中,TA 為什麼會用到我們的產品;
其次,拆解使用者的心理路徑:場景、動機、痛點、癢點和曬點,對照馬斯洛金字塔原理,明確需求梳理。

完成以上後,我們的內容又該如何發聲,將賣點轉買點?
和大家分享一個 PPT 以外的品牌案例。
前段時間,朋友和我分享小罐茶的案例,讓我收穫非常大。
關於使用者在使用產品時,物理空間和心理空間有什麼區別?什麼是時刻?什麼是場景?
比如:喝茶就是在茶桌,這就是 TA 的使用場景,對不對?但事實上,這個場景不止是茶桌,茶桌只是一個物理場景,TA 要如何轉化為心理場景?
而心理場景,分三類:比如小罐茶,它出了一款針對「茶人自己喝茶」的自用產品,主打「第一泡不用沖洗的茶」心智,所以大家應該能看得到,它的核心心智應該是,健康或者乾淨安全,那 TA 在茶桌這個物理空間中的心理空間是什麼呢?
1、無社交的自己喝茶。
-
乾淨,安全 OK;
2、好朋友來找我喝茶。
-
可能需要的不只是一泡僅僅乾淨的茶,同時也是一泡非常有故事的茶,也不需要那麼有面子,而是我可以跟我的好朋友共享的珍藏茶,一起靜下心來細細品嚐;
3、送給老闆的茶,或者說送給很重要的人。
-
這時候就需要相對比較有面子的茶,他們打的核心點是大師茶,凸顯價格定價和傳播過程中的精裝儀式感。
你會發現產品跟內容自然綁定了。
避免產品先行,如果都不知道你要賣給誰,卻把這個問題拋給使用者,讓使用者幫忙去解決,簡直是天方夜譚。
當我們核心打「感動禮贈時刻」,未來如果再換一款產品,比如,送親密關係,那我在設計這款產品的時候就會思考:“唉,在親密關係裡,使用者對於禮贈的需求是什麼?怎麼結合我的產品去使用?”
然後,我們再去倒推產品長成什麼樣子。

ROI 提升 250%,品牌從 0-1 做小紅書的內容三板斧
(1)呈白不同階段的品牌策略
-
從 0 到 1 階段,當時我們是以什麼樣的姿態,去看待這個生意的,或者說生意跟我們品牌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
呈白相較於其他品牌可能比較特殊,從供應鏈出身,先有產品,再有品牌。再加上「非遺」品類也很特殊,目前在中國,並沒有非常成熟的品牌,從 0-1 階段,我們用了 7、8 年的時間,走了很多的彎路。
但是,當我們完成基礎搭建之後,會發現它有一定的門檻,這個門檻未來一定有可能被攻堅,但是它能保證我們,在一定時間內是有一定優勢的,當我們有了這個優勢之後,就需要鞏固優勢。
-
從 1-2 階段,鞏固優勢的路上,我們有兩條思路。
第一,藉由更多非遺供應鏈去補充呈白在市場中的佔比,如果只有某一款單一的產品和供應鏈,不夠完善的產品架構、價位段,在整個的市場中缺乏競爭力;
第二,無人知曉的白牌期,最好用的突圍方式:做好一個爆品和一個成功的內容矩陣。用爆品擊穿使用者的心智,然後把這個品打造成心智品,並且將這個品的內容矩陣和 TA 的 JBTD(job-to-be-done)時刻想得非常清晰,那我覺得離突破白牌期不遠了。
-
從 2 到 ♾️,品牌建設期,我們認為邏輯依舊是「產品 x 內容」驅動。
「產品」和「內容」就是整個呈白的左右手,而運營和渠道是輔助位。
產品驅動和內容驅動,永遠是品牌前、中期的增長雙螺旋:從使用者洞察、到做好產品,再到聚焦做品牌內容。
當然,大家不用太過於焦慮,我們自己在做的過程中,也是不斷地拿產品反哺內容,當產品有一些眉目的時候,先推向市場,做快速驗證,提前做好預期和抗風險評估,千萬不要一次性投太多的貨,或者投太多的品類,先從小點切入,完成之後的話,再慢慢放大。

特別提示:建議當你拿出一款產品打爆之前,最好留幾款「後手」產品。因為我看了很多的品牌,只打一款爆品,並沒有做後續更多產品的籌備,所以導致這款爆品如果出了問題,但是資本或者是它的同行看到這款產品不錯,馬上來跟,在其他人跟的過程中,你又沒有做好後期準備的話,極有可能這個產品中途就不是你的了,它的前期優勢大力削減。
所以,我們在分清楚市場份額之後,一定要做好渠道佈局。
(2)品牌如何搭建小紅書內容矩陣?
呈白搭建小紅書內容矩陣的時候,核心還是透過「選品」,到「內容媒介」的確認,再到「投流」。
首先,分析產品背後的人群,例如瓷花這個產品的核心人群就是兩種:居家策展人和非遺求索者。也是我們最早抓到的人群,於是我們找到了「花藝」和「美學」賽道的 KOL。
KOL 定位 1:居家策展人
內容方向:開箱影片
影片體感:音樂 +光影+產品 = 質感塑造(讓使用者感到幸福)
KOL 定位 2:非遺求索者
內容方向:了不起的匠人,國之重器科普
影片體感:CCTV 權威美,文化升格(讓使用者對非遺文化肅然起敬)
人群設定完成之後,只要相關內容成功了,就開啟放量。
與此同時,除了 0 到 1 之前的階段,我們非常建議大家嘗試用「品牌自制筆記」配合「頭部 KOL 筆記」去做我們的種銷一體化。
前期,把「商銷筆記」和「種草筆記」相應的指標和場景,做比較明確的區分:pass 投低產低的筆記,投投產高去最佳化和複製。




左右滑動檢視更多

創始人親測「真金白銀」從 0-1 避坑指南
指南一:做品牌最難的,是選擇不做什麼
做品牌,其實還得迴歸到產品,我覺得「選擇不做什麼」比「選擇做什麼」更高效且更有難度。
這個時代絕對不缺產品,千萬不要老想著,我要花精力去打磨一款,市場飽和度很高的產品,我覺得這個機會基本上為 0 了,特別是我們小品牌。
沒錢沒資源,沒人脈,沒時間,啥也沒有的情況下,難度非常大,所以我建議三個「不」做:
-
不做市場體量太小的品類
-
不要太在乎競品跟隨的影響
-
不做跟風式的產品,只做洞察式的產品
不做偽需求、市場份額太小的品類,下一步都很難開展的產品;不要在意競品跟隨,賣得好的產品一定會被抄;別人賣的好的產品,也最好不要跟,跟上風的時候,風已經過去了,等你追上的時候,別人和你已不在一個量級了,容錯空間小,所以還是做好自己的路徑,把持好自己的思路。
跟一波風,永遠無法支撐一個產品。
我的建議是,在原有高銷量品上做微調,換包裝,可以做跟風式營銷活動,但是千萬不要把「跟風」跟「產品」強繫結。
產品的開發成本和代價都是戰略性的投入,所以不要老是想可以短平快的收益,難度非常大,而且做不長。
指南二:選擇要做什麼,要從企業的經營出發
“品牌的經營,是整個企業經營中的冰山一角”。
無論是品牌、產品還是內容,最終還是要回歸到企業的經營上,品牌,是目標,也初心,但是,做好品牌的前提一定是經營好一家企業。所以,我們在佈局整個商業體時,一定要算清楚現金流的賬。
我身邊很多創業者都不是死在了初心上,而是死在現金流上。
呈白的成長,可以作為參照,但非大家的決策標準。
我創業的這幾年,有一個非常大的感受——明確方向之後,就堅定地去做,這條路它一定會遇到問題,但是它一定可以被解決,這個過程中所有的資源,包括別人對你的指導,可以當參考,但是別人的經驗真的只是別人的經驗。包括我今天講的也只是我們的大致運營思路。
最後,我希望所有的創業者,既可以看得到月亮,也能拿得到六便士。
【刀法使用者福利】
觀看回放,領取嘉賓ppt,請掃碼新增小花藤,私信傳送「呈白」領取~


「品牌觀察」始祖鳥 | 昂跑 | 薩洛蒙 | 迪卡儂 | 凱樂石 | Crocs | BEAMS | 比音勒芬 | 海瀾之家 | s.deer| 駱駝| SKIMS|薇諾娜 | 可復美 | 溪木源|Aēsop | Le Labo | 戀火 | 嬌蘭 | 卡姿蘭| 方里 |樂高|Brompton | 戴森 | 徠芬|Jellycat | 百丘 | 茶百道 | 古茗 | 檸檬向右|Manner | 水獺噸噸|老鄉雞 | 柚香谷 | 趙一鳴| 零食很忙|暴肌獨角獸|麥富迪 | 電力寵物百貨 | 韶音 | 英氏 |聖貝拉 | HeyBetter | smart | 坦克 | 極氪 | 蔚來|小米汽車| 哪吒汽車 | 小米生態鏈|gi. | 老鋪黃金 |多鄰國 | 藍盒子| Bellro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