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開年沒兩個月
矽谷大張旗鼓地裁了近萬人
當你以為隔壁華爾街風平浪靜時
人家正在悄摸摸地踢人…

01
JPM:只裁一點點,應該沒人發現吧?
號外號外!摩根大通最新裁員訊息傳出,該公司最近一段時間展開了小規模裁員,影響人數不到1000人,目前已經有部分美國員工收到了正式通知。

cr. Reuters
裁員規模太小屬於正常最佳化?事情可沒有這麼簡單,此次裁員僅僅是開個頭,今年摩根大通還將進行多次裁員,分別在3月、5月、6月、8月、9月。不過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每一輪裁員中並不是所有業務領域都會受到影響。
對此,摩根大通發言人回應稱,“裁員只是我們常規業務管理的一部分,並且只會影響極少數員工。”

這每次踢一點,雖然看著規模小,但2025一整年到底會裁多少就不敢打包票了…
同時發言人表示:“我們會定期審查我們的業務需求,相應地調整人員配置、增減崗位數量。目前公司仍有14,000個空缺職位,我們將繼續大力招聘人才。”
聽著似乎還不錯,不過人家內部已經炸開鍋了。
這還得從摩根大通的財報說起,業績表現確實是強勁的。但摩根大通堅持釋出裁員計劃引發了員工的怒火和不確定性(俗稱缺乏安全感)。
*帖主:摩根大通在利潤創紀錄後開始裁員,並計劃裁員更多
網友A:業績好裁員,業績不好還裁員
網友B:對於公司來說股東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底層的打工人

cr. Reddit
摩根大通業績有多可觀?該公司2024年全年利潤增長至580億美元,創下摩根大通曆史最高紀錄,也是美國銀行業歷史上的最高紀錄。業績公佈後,其股價再次推至歷史新高。該股在過去一年上漲了56%,並在2025年創下了9項紀錄。
讓JPM員工感到不滿的,不僅僅是公司在業績良好時釋出裁員計劃:
該公司老大Jamie Dimon近日火氣也不小,先是表示要砍掉愚蠢的DEI支出。據Fortune報道,摩根大通花費數十億美元用於種族平等專案。同時,Jamie Dimon對某些反偏見訓練的有效性存疑,要取消一些DEI專案。
同時Dimon堅決要求實施員工每週五天返回辦公室的政策,並在會議中大發雷霆:
雖然有950名員工在請願書上簽名,要求廢除該政策,不過Dimon並不Care。

“我才不在乎有多少人簽署這份該死的請願書”
摩根大通的“熱鬧”程度屬實是給人一種殺瘋了的趕腳…
02
華爾街還有誰在狠心裁員?
雖然沒有矽谷聲勢浩大,但還是蠻多金融公司正在裁員的,並且都是聲稱戰略性調整,旨在最佳化資源配置,同時部分公司也仍在招聘,比如BlackRock,雖說計劃裁員200人但人家也說了2025要擴招2000人。
但有些公司著實是在裁員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致力於節省成本的HSBC又出手了
據Bloomberg報道,新一年的開始滙豐掌門人Georges Elhedery又馬不停蹄地開始重組工作了。HSBC正在投資銀行部門裁員,此次裁員從亞洲地區開始,目前已經裁掉了約50名bankers,具體裁員名單如下:



同時HSBC正在解散其英國、歐洲和美國股票資本市場和併購團隊。
據知情人士透露,今年裁員將根據績效和精簡運營情況,在幾周和幾個月內分階段進行,目標是在6月份前結束(打工人:又是膽戰心驚的半年…
HSBC表示自己將在這兩年花費18億美元用於遣散費及重組前期其他費用,其中約三分之二將在2025年支出。滙豐預計此舉能夠為自己每年節省15億美元。

Georges Elhedery cr. Reuters
自Georges Elhedery 2024年9月擔任滙豐掌門以來,一直專注於降低成本。上任的第二個月,Elhedery就宣佈了滙豐十多年來最大規模的重組計劃,透過減少重複職能和最佳化資源分配來降低成本。Elhedery的改革可以說是快準狠,而滙豐也在裁員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
花旗的裁員2w+還沒結束…
2023年9月花旗CEO Jane Fraser宣佈了大規模的重組計劃,內部代號“Project Bora Bora”(聽著怪可愛實際很殘忍的計劃),旨在透過精簡運營和削減成本來提升盈利能力,預計在未來兩年內裁減約20,000個職位。

Jane Fraser cr. AB
一年過完,花旗裁減了約1w個崗位,主要集中在高階管理層和技術支援團隊。目前裁員進度完成了50%,意味著還有將近1w人得遭殃,近日花旗首席財務官Mark Mason證實了該公司2025年將花費6億元支付遣散費,相較於2024年減少了14%(2024年為7億美元,通常為3億美元)。
據efc報道,花旗今年的裁員估計會針對初級員工及中後臺人員,而在電話會議中花旗表示投資銀行部門將裁減一些崗位。
不出所料,今年裁員計劃也已經在持續推進中了,就在上個月花旗裁減了財富管理部門的數名董事總經理,並解散了一個專注於為客戶獲取資料和分析的團隊。
相較於摩根大通和滙豐,花旗並沒有給出具體的裁員月份,主打一個隨機驚嚇…
03
金融寒冬下,留學生如何入局
華爾街如今求職形勢如何?只能說裁員是狠的,搶人是快的。
早在去年10月份,多家精品投行放出了2026 Summer崗位,12月初八大投行也紛紛加入搶人佇列,即使是最佛的高盛(哥們平時3、4月才開崗)也早早開放崗位申請。
逛逛WSO,也全都是2026 SA Thread,滿滿地緊張感已經要溢位螢幕了👇

cr. WSO
目前地招聘進度有多恐怖?誰家開崗關崗並非什麼稀奇事,八大投行已經有4家(J.P.Morgan、BofA、Barclays、Morgan Stanley)發出了2026 Summer offer,精品投行更是數不勝數。
還沒有收到面試邀請/開始投遞的同學也不要急。目前各大投行還開放著2026年暑期實習崗位,可以新增小助理回覆關鍵詞【2026】,即可獲取崗位申請資訊及ddl。

2026求職季到底難不難?拿下了全網首批摩根大通2026年暑期實習Offer的WST學員Kylie對此深有感觸:

單純從求職角度看,我能明顯感覺到今年面試題比去年難了很多,原本以為八大投行的Technical應該會是最簡單的題,但我沒想到面試JPMorgan的時候,問到了之前精品投行Superday才會問到的問題。之前沒回答上來的問題,好在面試後我立馬就做了覆盤和research,JPMorgan的面試就毫無壓力了。
求職一年比一年難,多面試多覆盤,就算沒拿到offer,也能從面試中獲得很多你意想不到的驚喜。
*關於Kylie上岸摩根大通的故事,大家可以戳右邊檢視👉全網首批摩根大通2026年暑期實習Offer,屬於這個從高中開始卷IB的女孩
大家感受一下2024年的求職難度:
高盛2024年暑期實習計劃共收到315,126份申請,申請人數也創下新紀錄,比十年前高盛收到的53,107份申請增加了將近5倍。但僅有2700人成為了高盛實習生,錄取率跌至0.8%。
J.P.Morgan去年暑期實習將近有50萬名申請者,錄取率可以跟老大哥高盛“媲美”。至於其他投行也好不到哪去,頂尖投行的錄取率一般不會超過5%。
就是這樣的情況,2026求職季還要再難…

因此想要衝刺投行的同學,必須要早規劃、早準備,才有機會在一眾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求職早規劃的黃金節點
留學生求職難度逐年遞增,這時候求職規劃就顯得分外重要。
如今從大一前開始準備求職已經是留學生的常態。華爾街各大投行也都會傾向於招募“試用”過的員工,即透過可轉正實習的方式,提前一年來招募全職員工。
對於大學生而言,可轉正實習的時間點發生在畢業前一年的暑假。即你在大三的暑假做為期8-12周的實習,如果在實習結束後得到公司認可,就可以拿到return offer(全職offer),相當於在畢業前就拿到了offer。
如上所示,各個公司為了搶奪人才,已逐漸將招聘時間線瘋狂前移。WST也用一張圖梳理了美國準大一新生的求職時間線,讓大家知道在什麼時間點應該做什麼樣的求職準備,才能求職收益最大化。

同時WST也給各位2029屆的準留學生們準備了滿滿的新生福利,新增小助理回覆關鍵詞【2029】即可獲取~

不經過正規化和魔鬼式的訓練,何談年薪百萬?
備戰2026求職季
報名VIP專案,掃描下方二維碼
聯絡WST團隊諮詢專案~~


宣告:所有學員斬獲的高薪崗位實習/全職offer,均是透過WST的求職專案達到自身實力過硬,符合公司錄用標準的前提下透過官方校招渠道,自行申請所獲得。
▼點選這裡,更多求職資訊盡在W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