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歐盟《人工智慧法》的實施落地專題會暨《合規手冊》新書釋出會
時間:2024年12月28日(週六) 14:00—17:00

為充分釋放企業資料資源價值,構建以資料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近日,國家資料局聯合中央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國務院國資委印發了《關於促進企業資料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資料發展和安全,以深化資料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以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為關鍵,以健全企業資料權益實現機制為重點,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分類推進企業資料資源開發利用,提升企業競爭力,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助力提升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務能力,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意見》從健全企業資料權益實現機制、培育企業數字化競爭力、賦能產業轉型升級、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營造開放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等五個方面作出具體部署。
下一步,國家資料局將會同相關部門,加強統籌協調和政策保障,協同各行業主管部門結合本領域實際,高質量推進企業資料資源開發利用。
國家資料局等部門關於促進企業資料資源開發利用的意見
國數資源〔2024〕125 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資料管理部門、黨委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主管部門、公安廳(局)、國資委:
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或合法獲取、持有的資料,是企業發展的重要資源。加強企業資料資源開發利用,是推進全國一體化資料市場建設、實現資料資源配置效率最最佳化和效益最大化的重要舉措,是更好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創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市場環境的必然要求。為充分釋放企業資料資源價值,構建以資料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統籌資料發展和安全,以深化資料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以激發企業創新活力為關鍵,以健全企業資料權益實現機制為重點,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分類推進企業資料資源開發利用,提升企業競爭力,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助力提升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務能力,為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二、健全企業資料權益實現機制
(一)完善企業資料權益形成機制。企業對其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形成或合法獲取、持有的資料,依法享有法律法規規定的、民商事合同或行政協議約定的各類資料權益。推動資料持有權、使用權、經營權等分置執行,鼓勵探索市場化、場景化的“授權使用、分享收益”新模式。企業行使資料權益應當遵守法律法規,遵循誠信原則,不得危害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不得損害他人的合法權益。
(二)完善企業資料權益保護機制。支援企業依法依規對其合法獲取、持有的資料進行開發利用、流通交易,保護其經營收益等合法權益。企業有權依法或依合同約定,自主或委託他人基於其合法獲取、持有的資料開發資料產品或提供資料服務。鼓勵企業採取共享開放、交換交易、資源置換等多種方式流通資料,促進資料產品和服務創新開發、高效流通和價值複用。建立健全資料權益流轉機制和多元化爭議處理機制,在企業發生合併、分立、解散、被宣告破產時,推動相關權利和義務依法依規同步轉移。
(三)健全企業資料收益分配機制。構建公平高效的資料要素價值分配機制,引導企業在資料產品和服務的生產、供給、流通、使用中實現資料價值的創造和提升。堅持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根據相關主體在資料產品和服務價值形成過程的實際作用,獲得與其貢獻相稱的收益。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探索建立資料產品和服務的收益分配調節機制。企業承擔政府和公共事業相關係統建設運維形成或獲取的資料資源,其開發利用行為應嚴格遵守公共資料資源相關政策法規規定和協議約定。
三、培育企業數字化競爭力
(四)提高資料治理能力。鼓勵企業建立首席資料官制度,健全資料資源管理機制。推動資料管理相關國家標準貫標,規範開展資料治理能力評估,強化企業資料治理和質量管理能力建設。大力推廣雲計算、邊緣計算、大資料分析等平臺服務,支援企業開發和使用智慧化工具,建立覆蓋研發、生產、銷售、服務、管理等各環節的資料資源體系。落實國家資料分類分級和個人資訊保護政策法規要求,在防範實質性風險前提下,鼓勵企業針對不同敏感級別的資料和資料處理場景,採取差異化的資料安全與合規管理措施,最佳化對同類型資料處理行為的內部合規審批流程,加強資料流轉分析和風險監測。鼓勵企業採用可信資料空間、區塊鏈、隱私計算、匿名化等技術模式,促進資料安全流動和開發利用。
(五)促進企業創新發展。引導企業加快向資料驅動的經營模式轉型,用資料管理、用資料決策,推動實現流程最佳化、組織重塑、效率提升。鼓勵企業強化多源資料整合分析,準確把握供需結構、客戶偏好、價格變化趨勢,提升企業洞察市場和適應市場的能力。支援企業打通生產製造、流通銷售與供應鏈等資料,實現系統化、高效化管理,提高企業資源配置和運營效率。支援企業利用資料分析、數字模擬等技術,加快產品迭代,提升創新效率,增強市場競爭力。
四、賦能產業轉型升級
(六)推進產業鏈協同創新。支援行業龍頭企業發揮帶頭作用,帶動上下游企業共建場景驅動、技術相容、標準互通的行業可信資料空間,促進大中小企業資料共享共用。鼓勵探索創新基於可信第三方的行業可信資料空間建設運營模式,推動跨行業、跨領域資料流動和融合利用。實施“國有企業資料效能提升行動”,加快構建國資央企大資料體系,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創新國有企業資料管理機制,最佳化科技創新考核指標體系。
(七)支援企業開放資料服務能力。鼓勵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等創新資料運營模式,開發決策參考、市場營銷、需求定製、風險管理等資料產品和服務,更好服務各類經營主體。發揮可信第三方作用,推動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建立互信合作機制,加速要素流通、重組和融合創新。支援發展產業網際網路平臺,提升工業網際網路應用質效,促進產業資料高效匯聚和協同利用。
(八)助力中小企業用數創新。引導行業龍頭企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等提供普惠性資料產品和技術工具,助力中小企業創新發展。鼓勵行政事業單位依法採購提供公共服務和履行職責所需的資料產品和服務。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面向中小企業提供公益性資料服務。支援各類公共服務平臺、行業服務平臺開設企業資料服務專區,為中小企業辦事創業、經營決策、合規治理提供資料支撐。加大對中小企業資料治理和應用的支援力度,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發放資料券、演算法券和算力券,降低中小企業治數用數成本。
五、服務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九)激發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制定資料產業發展促進政策,圍繞資料採集匯聚、計算儲存、流通交易、開發利用和安全治理,培育壯大資料企業。支援企業面向人工智慧發展,開發高質量資料集。在科研、製造、農業、能源、交通、金融、通訊、廣電、醫療、教育、商貿流通、文化旅遊等重點行業領域,打造一批示範帶動性強的人工智慧創新應用,深化“人工智慧+”應用賦能千行百業。聚焦無人駕駛、具身智慧、低空經濟等資料密集型產業發展需求,加速數智融合關鍵技術創新。發揮行業協會、產業聯盟等組織機制作用,推動建立資料開放社群,支援開源資料集建設。健全科學資料開放共享機制,推動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科學資料有序開放,激發企業創新活力。
(十)促進社會治理和服務模式創新。拓展企業資料在公共衛生、公共安全、生態環境、基層治理等領域的應用,提升社會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網際網路平臺企業創新引領作用,加快資料驅動的服務模式創新,持續引領消費、文化、娛樂、健康等生活方式變革。推動建立新型政企合作機制,鼓勵企業參與共建城市可信資料空間,圍繞智慧交通、智慧文旅、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養老、智慧商圈、數字鄉村等重點場景,深化公共資料和企業資料融合應用,賦能城市治理、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最佳化營商環境。
六、營造開放透明可預期的發展環境
(十一)健全資料流通利用服務體系。鼓勵探索多元化資料流通利用方式,發展資料經紀、資料託管等新業態、新模式,提升資料流通效率。在國家資料分類分級保護制度框架下,推動建立跨主體資料流通技術標準,適度超前佈局資料流通利用基礎設施。推動行業主管部門制定完善行業資料標準規範,推進元資料、主資料等基礎性、通用性資料標準建設。鼓勵專業機構提供企業資料治理和質量評價服務,促進提升資料資源質量。鼓勵企業強化資料治理、產品開發、價值挖掘和應用創新,積極開展資料資源入表,推動資料資產合規利用、規範管理。健全資料資源價值評估服務體系,探索資料資源化、產品化、價值化、資產化的可行路徑。
(十二)擴大資料領域高水平開放。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資料治理規則和技術標準制定。支援企業最佳化業務佈局,積極開拓全球資料市場。聚焦優質資料資源開發、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重大應用創新等方面,依法依規引進基礎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資料企業。促進和規範企業資料跨境流動,支援地方建設國際資料港、資料跨境服務中心等,為全球資料資源共享開發、產業創新合作創造條件。
(十三)提升資料安全合規治理效能。完善資料聯管聯治機制,強化部門協調和央地協同,推動包容審慎監管。針對新技術應用和新模式新業態,探索建立“沙盒監管”機制,構建鼓勵創新、彈性包容的治理環境。健全政企溝通機制,穩定企業合規預期。推動制定行業資料分類分級標準,健全資料資源開發利用安全技術規範。健全資料安全管理、個人資訊保護認證制度。強化行業自律建設,營造公平競爭、規範有序的市場環境。
七、保障措施
加強人才培養,構建以高等教育、職業教育為主體,繼續教育為補充的資料要素相關專業人才培養體系。支援以產教融合、實訓基地等方式,培養資料治理、資料分析、資料合規、資料標註、人工智慧訓練等方面的技術技能人才。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作用,推動重點領域資料資源開發利用、可信資料空間建設等。各級資料、網信、工信、公安、國資委等相關部門要強化統籌協調和督促指導,細化任務分工,抓好推進落實。各地區相關部門因地制宜做好各類要素保障,推動政策落地見效。
國 家 數 據 局
中 央 網 信 辦
工業和資訊化部
公 安 部
國務院國資委
2024年12月20日
。。。。。。
全部AI及資料中譯本及資訊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