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綁架案背後的細節:兩名醫療器械從業人員,為何相約赴菲開拓海外市場?

來源:每經頭條
作者:許立波編輯:陳俊傑 盧祥勇 杜恆峰 蓋源源
近日,兩名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資深從業者在菲律賓遭綁架後不幸遇難的事件在業內引發巨大反響。
據多家媒體報道,其中一名受害者夏某某為血管介入領域港股上市公司潤邁德(02297.HK)的國際營銷總監,另一名受害者孫某則是某心血管醫療器械的經銷商負責人。二人相約去菲律賓考察業務,希望進一步拓展海外市場。
實際上,菲律賓對於醫療器械尤其是心血管領域藥械的需求極為旺盛。有資料統計,在菲律賓前10種致死疾病中,心臟病排名首位,佔死亡人數的16.5%。此外,根據普華永道《2015—2023年中國企業東南亞地區醫療行業投資回顧與展望報告》,菲律賓還擁有亞太地區最活躍的心臟治療和手術中心,醫務人員多畢業於美國醫學界,具備高水平醫療技術及實踐,且心外手術費用極具價效比。
因此,對於心血管醫療器械廠商而言,菲律賓無疑是一塊充滿誘惑的蛋糕。
圖片來源:菲律賓國家警察社交賬號
01
核心產品市場拓展艱難,公司業績承壓
官網資料顯示,潤邁德醫療集團創始於2014年,公司致力成為全球領先的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公司,目前專注於機器人數字化功能診斷模組核心產品caFFR系統、caIMR系統,以及FlashBot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的設計、研發及商業化。
目前潤邁德醫療實現商業化的產品主要有兩款,分別為閃影caFFR系統以及閃影caIMR系統。根據公司年報中的介紹,上述兩款測量儀器主要用於評估冠狀動脈狹窄和微血管功能障凝引起的心肌缺陷嚴重程度。
儘管潤邁德醫療最為核心的產品和管線戰略目標一直是打造血管介入診療手術機器人,但由於手術機器人的複雜性,潤邁德醫療選擇的研發及商業化策略是將手術機器人平臺拆分為數字化功能診斷以及自動化介入兩大模組。比如caFFR系統和caIMR系統兩款產品均屬於數字化功能診斷模組,目前各自單獨用於冠狀動脈疾病的精準診斷,後續將整合在血管介入手術機器人平臺上。
這樣“分模組”實現商業化的好處是,潤邁德醫療可以有效減少整體專案的技術難度和資金壓力,還能夠透過積累早期產品的使用者反饋,先行驗證其血管介入診療手術機器人在不同診療流程中的臨床表現;此外,從財務角度看,這種分階段實現商業化的策略也更顯穩健,有助於潤邁德醫療在早期提升自我造血能力。
但硬幣的另一面是,“分兵出擊”也意味著公司暫時難以形成完整的業務協同,更何況這兩款產品均處在極為細分、狹窄並且滲透率較低的賽道上,因此公司在市場拓展上進度較慢、業績也因此承壓。年報顯示,潤邁德醫療2023年營收為0.73億元,較2022年的0.83億元下降12.4%。而2020年至2022年,潤邁德醫療分別實現營收609.7萬元、8119.9萬元、8360.4萬元。自開始商業化以來,潤邁德一直都深陷盈利困境;Wind資料顯示, 2019年來,潤邁德從未盈利,累計淨虧損已超22億元。
其中,caFFR系統以及配套的caFFR壓力感測器構成了潤邁德醫療的主要營收來源,佔2023年公司總營收的比重超過80%。具體而言,caFFR系統的主要功能是測量患者的冠狀動脈血流儲備分數(Fractional Flow Reserve,FFR),FFR的測定為介入醫生準確識別出引起心肌缺血、有功能意義的狹窄病變,從而使醫生可以對患者的病變進行精確、綜合評定,有助於幫助患者制定最佳治療方案,特別是確定是否需要進行冠脈介入治療的方案。根據眾多現行治療指南,FFR>0.80的冠心病患者接受保守的藥物治療為佳,而FFR≤0.80的冠心病患者則可能需要接受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
儘管FFR已被醫學界公認為判斷冠脈狹窄是否導致缺血的金標準,但限於裝置門檻高、診療費用高、FFR測量對醫生來說耗時耗力等因素,FFR系統的整體市場規模一直未能開啟、滲透率增長緩慢。根據灼識諮詢的資料,2020年中國每百萬冠心病患者接受FFR測量程式的次數約為800次,而在所有接受冠狀動脈血管造影(CAG)的患者中,FFR測量程式滲透率為0.4%。即使在美國等發達地區市場,其滲透率也不過只有22.5%。
參考同行業龍頭樂普醫療,該公司的冠脈造影影像血流儲備分數計算軟體Vicor-AngioFFR於2023年7月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 III類註冊批准。即使背靠強大的銷售團隊以及在基層醫院多年來的深耕,樂普醫療的FFR系統在商業推廣上也同樣步履艱難。根據樂普醫療披露的投資者調研紀要,公司曾多次強調FFR系統入院的艱難,如“FFR和外周小切割球囊目前正在進院中,FFR入院進了200多家,但考慮到現有形勢,實際收入貢獻較小”“新產品如FFR新進院較難,目前努力讓已進院部分逐步上量”。
02
FFR費用負擔重,是制約其入院的主要原因
裝置採購成本高、單次治療所需的耗材費用高是導致FFR系統入院艱難的核心原因。招股書披露,潤邁德醫療caFFR系統中控制檯的零售價格為34萬元至43萬元,耗材(主要為caFFR壓力感測器)價格為12000元;同行業競品的價格也大致在這一區間,而像飛利浦、波士頓科學等外資廠商,其FFR系統的控制檯甚至還要再貴上兩到三倍。電生理領域某上市企業的總經理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作為PCI手術的一環,“目前冠脈支架的價格已經很低了,這個還是有需求的,但是FFR系統的問題還是價格太高、對推廣有影響,醫保如果能解決量就會很大”。
一家三甲醫院的心血管內科主任醫師也告訴記者,制約FFR系統入院的主要原因還是其價格太過昂貴,患者往往只能自費承擔FFR檢查,而一次FFR檢查的費用動輒就在萬元以上。要知道,這僅僅只是患者在整個PCI手術過程中的前期檢查費用,如果再加上金屬支架、球囊等耗材費用、治療處理費用、後續的配套藥物費用,患者的診療負擔可想而知。華安證券研究所研報顯示,在PCI手術耗材集採前的2010年至2014年,在廣東某三甲醫院進行一次冠心病PCI手術的公費醫保價格為8.23萬元。
從市場分佈來看,國內市場仍然是潤邁德醫療的主要收入來源。年報顯示,去年,中國客戶(按交付目的地釐定)給公司貢獻的收益為人民幣7274.3萬元,中國外其他客戶貢獻收益僅47.6萬元。
國內市場拓展艱難導致公司持續虧損且業績下滑的壓力之下,潤邁德醫療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可以說是必然。潤邁德醫療在2023年年報中提到,從2019年開始,公司就開始在海外市場(如捷克、法國和義大利)商業化caFFR系統。雖未明確提及東南亞市場,但公司在年報中也強調,要積極佈局海外市場和加強國內市場的滲透率。
對於潤邁德醫療主推的caFFR系統這樣一種定位中高階的醫療器械來說,東南亞市場的接受度和支付能力是個問題。儘管東南亞市場具有巨大的人口紅利和醫療需求增長潛力,但其醫療機構的預算相對有限,可能更傾向於選擇價效比更高的替代產品,這對於潤邁德醫療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王燕(化名)就職於一家介入類藥械生產及銷售公司,她告訴記者,“儘管從絕對值上來看,一萬多元一份的耗材價格確實是偏貴的,但相對其他外資品牌兩三萬元一份還是具有價格優勢的”。因此,如果潤邁德醫療能夠把握住產品規模及價格優勢,那麼東南亞稱得上是一個前景廣闊的市場。
潤邁德醫療或許也是抱著這一期望嘗試進軍菲律賓。
記者|許立波編輯|陳俊傑 盧祥勇 杜恆峰 蓋源源
校對|段煉

 👇【 熱門影片推薦 】👇

點選在看 持續關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