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AllIn人工智慧的投行,出現了

有誰還記得2023年,高盛、花旗、摩根大通等頂級投行非常不待見2022年底才推出的ChatGPT,並在一定程度的限制員工使用人工智慧軟體。
cr. FT
2年過去了,投行不僅一改對ChatGPT的態度,還研究起了自己的人工智慧工具。高盛近期就宣佈全面使用AI助手,加速企業AI轉型。
cr. reuters
1
高盛內部已經AI“氾濫”了?
路透社報道,高盛週一宣佈在全公司範圍內推出生成式人工智慧助手GS AI Assistant,旨在提高員工生產力,正式加入華爾街大行利用AI技術提升運營效率的競賽。
cr. Foxbusiness
高盛的資訊長Marco Argenti在發給員工的備忘錄顯示,GS AI Assistant現已覆蓋全公司,約有10,000名員工正在使用,高盛計劃在今年年底前將其推廣到其餘超過46,000名員工
GS AI Assistant可以類比成高盛內部版本的ChatGPT,由生成式AI驅動,旨在幫助員工彙總報告、起草內容、分析資料集和翻譯文件,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cr. Foxbusiness
而且GS AI Assistant針對不同工作職能還有定製的功能,因此開發人員、投資銀行家、研究分析師以及從事資產和財富管理的員工都有各自版本的AI助手,其能力旨在協助他們履行職責。
如果大家有follow高盛的新聞,會發現除了GS AI Assistant外,高盛還在打造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
Banker Copilot
簡化投資銀行家部分工作
該系統允許符合條件的高盛員工訪問交易等事務的高階受保護資料,目前還在開發初期,只有數十名員工可以訪問。
高盛預計未來Banker Copilot將在多方面為使用者提供保住,包括彙編客戶和交易資料、分析公司檔案以尋找banker想要了解的線索、起草檔案或彙總筆記等。
Legend AI Query
搜尋工具,使用AI來瀏覽銀行龐大的資料庫
高盛此前依賴Legend平臺的 “Legend Query” 工具查詢資料,使用者需預先明確目標內容及儲存位置,就好像沒有管理員指引的圖書館,流程繁瑣且效率低下。
Legend AI Query以AI充當 “智慧圖書管理員”,使用者只需要用自然語言輸入需求,就可以自動檢索深層資料,將分散在各資料庫的資訊整合為結構化結果,不僅省去手動定位步驟,還能透過關聯分析挖掘潛在資料關聯,讓原本耗時數小時的查詢縮短至幾分鐘。
Legend Copilot
快速上傳資料到Legend,保持系統的組織性
Legend Copilot於10月推出,是一款主要供資料工程師使用的工具,用於維護Legend的基礎設施並保持其資訊流井然有序以供其他人訪問。
這款AI助手使高盛的工程師能夠在幾分鐘內生成端到端的資料模型或API,比過去手動操作的過程要省事的多。
Translate AI
內部語言翻譯
作為一家全球性銀行,高盛的客戶遍佈全球。為了接觸非英語國家的客戶,高盛過去通常會將部分翻譯工作外包,但週轉時間可能長達數天。Translate AI的作用就是可以在幾秒鐘或幾分鐘內完成文字翻譯。
目前,高盛資產和財富管理、全球投資研究等團隊正在使用Translate AI。
高盛的AI賦能理念也與整個金融行業的轉型方向保持一致,目前不光是高盛,整個全華爾街都在擁抱AI。
JPMorgan
JPMorgan年度科技預算高達180億美元,其中AI投入佔據戰略核心。這家華爾街巨頭正在上演一場從投行家到程式設計師的“AI工作革命”👇
去年5月率先為私人銀行家配備生成式AI助手後,其自主研發的genAI平臺現已覆蓋20萬員工,另有100多項AI工具正在開發中。
在5月的投資者日上,以CEO Jamie Dimon為首的高管團隊用幾百字PPT首次系統披露了AI轉型路線圖,其技術團隊還最新任命了兩位AI負責人,由全球科技總監Lori Beer直接統領。
cr. BI
資產與財富管理CEO Mary Erdoes還表示要用AI重塑業務流程,用AI消滅那些“毫無成就感”的重複勞動。
Citi
Citi最新宣佈,由三位新任戰略負責人組成的AI核心團隊正式就位,全力推進CEO Jane Fraser的現代化改革計劃。此次人事調整包括:
  • 從Morgan Stanley挖角AI專家,重點改造滯後的財富管理業務
cr. BI
  • 技術高管Shadman Zafar親自操刀,制定四階段AI戰略藍圖,稱將“徹底改變未來數十年工作方式”
2024年12月,花旗集團推出Citi Assist,供八個國家的員工使用,Citi Assist可以搜尋銀行內部政策和流程;Citi還有一款工具Citi Stylus,能夠同時彙總、比較或搜尋多個文件。
2025年5月底,花旗宣佈為中國香港員工推出了新的人工智慧工具Citi AI,以協助員工簡化日常工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和生產力。據悉,Citi AI目前已開放予全球11個市場約15萬名員工使用。
關於華爾街投行擁抱AI的訊息,一篇文章自然放不下,這邊就不一一為大家列舉。
3
AI時代如何拿到投行Offers?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很多人特別是正在求職投行的留學生們會擔心,AI的使用甚至“過度”使用,投行會不會進一步推進裁員計劃?
如果不想被AI取代,那你一定要想明白的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這個問題,也只有在投行工作過的人能夠提供最專業的答案。
今年7月13日,WST第十一屆百萬年薪分享會重磅來襲。本屆主題我們聚焦的是留學生最關切的AI時代高薪行業求職,我們特邀曾在頂級投行、買方機構、科技大廠及諮詢公司披荊斬棘的資深從業者與職場新銳,以行業親歷者視角深度解構高薪賽道的人才篩選底層邏輯。

如果想了解投行現在更看重哪些不被AI替代的技能?
留學生在投行實習中,是否需要主動接觸 AI 工具?
AI時代下,留學生的哪些背景優勢更易受到投行青睞?
👇
2025年7月13日
我們不見不散!
WST第11屆百萬年薪分享會報名通道來啦
掃描下方二維碼新增小助手
傳送【年百】即可報名
話說回來,儘管外界對AI替代人類崗位的擔憂持續升溫,但高盛也在內部宣傳中始終強調,AI工具的目標不是裁員,而是為員工賦能。有資料表示,高盛參與AI工具背部測試的工程團隊報告,任務完成效率提升了20%以上。
AI提高工作效率,這對求職的留學生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
挑戰是人工智慧時代,投行裁員的同時,招人的headcount會有一定程度的縮減,在招人少的情況下,投行對Candidate能力的要求一定比原來的更高。這裡的“能力”指的是“綜合能力”而不是你的hard skills。綜合能力也就是人工智慧無法取代的那部分:溝通能力、表達能力、情感需求理解的能力、同理心等等
投行變得越來越難進,但你只要進去了,企業的資源大機率會向大家傾斜。所以想進投行的留學生,該怎麼辦?
Step 1:提前準備
企業永遠比大家更懂,優秀的學生一定會提前準備求職,在早準備的情況下,大家才可以get your foot into the door。這也是為什麼在WST三位導師的連麥答疑直播中,會有很多準大一甚至高中生來提問:
好訊息是,越來越多投行會為這些很早準備的同學準備門檻相對較低的Diversity Program供大家申請:
如果學生能在這些專案的Fast Track活動中表現優異,就有機會跳過複雜的常規申請流程,甚至直接獲得大三暑期實習的Offer。
篇幅有限,不能更多展開進行科普。但是WST已經整理好了一份非常詳細的八大投行低年級專案申請資訊文件,包括八大投行開始的低年級專案、申請流程、面試問題、專案內容以及fast track的機會,非常適合大一/大二想要進入投行的留學生。
目前,各大投行也相繼開始發放2026 summer Intern Offer,以下是部分已經發出Offer的投行部門及辦公室,供大家參考:
  • JPMorgan投行部(NYC&LA)、風險管理部門(Dallas)、私人銀行部門(NYC)
  • UBS 投行部(NYC&HK)、銷售交易部(NYC)
  • BofA投行部(NYC&LA&SF)
  • Goldman Sachs投行部(NYC)、財富管理部門(SF)、資產管理部門(NYC)
  • Deutsche Bank銷售交易部(NYC)
  • Citi投行部(NYC)、銷售交易部(NYC)、股票研究部(NYC)、資本市場部(NYC)
  • Barclays投行部(NYC&SF&London)、銷售交易部(London)、股票研究部(NYC)
  • PWP投行部(LA)
  • Lazard私人資本諮詢部門(NYC)
  • PJT投行部(London)
  • Jefferies投行部(NYC)
  • Rothschild投行部(LA)
  • TD Securities投行部(SF)
  • Nomura銷售與交易部(NYC)、投行部(NYC&SF)
  • HSBC銷售與交易部(NYC)、投行部(NYC
  • BNP Paribas投行部(NYC
  • Wells Fargo投行部(CLT)
  • Scotiabank投行部(Houston)
Step 2:展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
除了早準備之外,在求職過程中展示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將是大家在AI時代下的重點準備方向
AI擅長資料處理,但戰略判斷仍需人類經驗;AI能最佳化流程,但新業務模式仍需人類探索;同時,投行也依舊依賴客戶關係、跨部門協作。所以對於想要進入投行中國留學生來說,應該明白的是,投行淘汰的從來不是 “會被 AI 做的事”,而是 “只能做 AI 能做的事” 的人
1、保持行業敏感度
WST上岸學員基本都有收聽Podcast和follow market news的習慣:
1
“無論是面試還是Networking,大家都有可能被問到對市場的理解,可以提前聽聽Podcast瞭解一下市場,像Thought on market, Goldman Sachs Exchange等都是非常有幫助的資源。”
2
斬獲BNP NYC 2025實習的UCB學員
因為之前學的金融知識較少,所以學生每週都至少和行業導師上一節Technical課程,確保所有知識都在申請季開始前掌握透徹。此外,學生每天早上起床都會開著金融Podcast聽,養成了記錄Daily Market News的好習慣。
各大投行經常會邀請一些Analyst來分享他們的觀點,大家可以瞭解一下行業內專家持什麼觀點的,從而形成自己的market sense。無論是什麼崗位,Market Sense這個東西無論面哪家投行都是需要掌握的,如果面試時你能瞭解市場的deal(並且進行輸出)也可以給面試官留下好印象。
最後,和投行在職的校友Networking,也是保持行業敏感度的方式之一。
2、Networking
Networking是大家增加拿面試機會的渠道,但同樣也是體現大家邏輯思維能力和溝通能力的重要方式。
而且如今的大環境下,Networking約等於第一輪面試。你提問的同時,他們也會問你包括Behavioral和Technical類的問題,以及你對市場的理解。一定要儘早開始Networking,Behavioral方面也最好提前準備好應對內容,不然別說拿面試,Networking可能都很難推進下去。
如果你不知道怎麼Networking,不知道那些話題是Coffee chat的禁區,WST也給大家準備了Networking guide,新增小助理回覆關鍵詞即可獲取~
華爾街投行擁抱AI
留學生如何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金融賽道?
也想像拿Offer的學長學姐一樣成功上岸?
如何培養不被AI淘汰的技能?
別急,現在就有一個絕佳機會
👇
WST第十一屆百萬年薪分享會
如期而至
每一年的求職季,對於留學生而言都充滿不確定性
AI崛起重塑行業格局、高薪行業裁員潮加劇內卷、川普上臺嚴審簽證政策
讓留學生求職之路愈發迷霧重重
此時,來自 “過來人” 的指引就顯得尤為珍貴
WST第十一屆百萬年薪分享會
邀請曾在求職披荊斬棘的學長學姐們
以投行、買方、科技、諮詢等業內資深人士的獨特視角
深度剖析高薪行業篩選人才的底層邏輯
結合AI時代的深刻變革
為留學生們精準拆解這一特殊背景下的求職新挑戰與新機遇
在複雜多變的求職季中錨定方向
WST第十一屆百萬年薪分享會
集結多位行業頂尖導師深度解析
IMC導師揭秘Quant最新用人標準
McKinsey導師分享管理諮詢的上岸法則
更有上岸八大投行、MBB的學員分享
如何在WST的助力下成功斬獲高薪Offer
……

除此之外
WST第11屆百萬年薪分享會現場還有驚喜抽獎活動
豐厚福利等你拿
2025年7月13日
我們不見不散!
WST第11屆百萬年薪分享會報名通道來啦
掃描下方二維碼新增小助手
傳送【年百】即可報名
自2018年開始,WST已經舉辦了多場年薪百萬分享會。以留學生求職為主題的大型線下分享會,WST團隊精心邀約來自各個高薪行業的導師和艱難求職季依舊穩穩上岸的WST成功學員,梳理海外求職形勢,解決廣大留子痛點。超20000位留學生在WST的百萬年薪俱樂部對求職有了新的認知。
幾張照片和影片帶大家回顧WST歷屆百萬年薪分享會。
宣告:所有學員斬獲的高薪崗位實習/全職offer,均是透過WST的求職專案達到自身實力過硬,符合公司錄用標準的前提下透過官方校招渠道,自行申請所獲得。
點選這裡,更多求職資訊盡在WST

相關文章